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瑞

作品数:96 被引量:1,890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专利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矿业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2篇液压支架
  • 21篇煤矿
  • 18篇综采
  • 18篇工作面
  • 16篇综采工作
  • 16篇综采工作面
  • 13篇采煤
  • 12篇振动
  • 10篇振动加速度
  • 10篇控制技术
  • 10篇加速度
  • 10篇工作面设备
  • 9篇自动化
  • 9篇自动化控制
  • 9篇自动化控制技...
  • 8篇综采工作面设...
  • 7篇顶梁
  • 7篇设备监测
  • 7篇位姿
  • 7篇煤机

机构

  • 65篇天地科技股份...
  • 3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煤炭科学研究...
  • 6篇中煤科工开采...
  • 4篇兖矿集团有限...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煤炭科工...
  • 3篇陕西陕煤陕北...
  • 2篇山西大学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煤炭学会
  • 2篇北京神华国际...
  • 1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兖州煤业股份...

作者

  • 92篇赵国瑞
  • 51篇任怀伟
  • 44篇杜毅博
  • 40篇文治国
  • 25篇庞义辉
  • 25篇王国法
  • 24篇张德生
  • 23篇吴淼
  • 18篇马英
  • 17篇薛光辉
  • 14篇杨健健
  • 14篇韩哲
  • 11篇徐亚军
  • 11篇侯刚
  • 9篇李明忠
  • 9篇吴思遥
  • 7篇苏明辉
  • 6篇赵新赢
  • 6篇吉晓冬
  • 6篇李旭

传媒

  • 10篇煤炭学报
  • 5篇煤炭工程
  • 5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矿机械
  • 2篇矿山机械
  • 2篇工矿自动化
  • 1篇煤炭技术
  • 1篇流体机械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智能矿山
  • 1篇中央高校基本...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21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状态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运行信息监测装置及系统,涉及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可以对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包括:液压支架状态信息采集装置、液压支架状态...
周杰文治国韩哲任怀伟赵国瑞杜毅博庞义辉巩师鑫
文献传递
5G技术在煤矿智能化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160
2020年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当前处于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面临泛在感知难、多类型数据同步传输不可靠、远程控制实时性差、融合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效率低等问题,面向垂直行业智能化应用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分析了5G中的高频通信、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设备到设备通信、网络切片和移动边缘计算6项关键技术和各自的技术特征;研究了煤矿智能化应用在信息感知、多类型数据传输、实时决策控制、新技术应用和异构物联设备互联互通需求等方面的短板,以视频传输为例分析了4G技术在未来应用中的局限性,研究了井下WiFi组网的不足之处,指出了煤矿井下应用5G技术的必要性;结合5G技术优势和煤矿井下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5G技术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与应用服务、虚拟交互应用、远程实时控制、远程协同运维及井下巡检和安防等煤矿井下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混合现实的井下智能化开采和远程实时可视化操控的构想,给出了井下应用5G技术的总体架构:有线光纤骨干环网加5G覆盖,分析了实施要点,指出与井下应用场景的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5G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开采中的作用,简要展望了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煤矿智能化中的融合应用。
王国法赵国瑞胡亚辉
一种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实现的,上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数据传输电缆、通...
杨健健吴淼李旭姜海赵国瑞周剑锋赵新赢吉晓冬杨子贤
文献传递
智能开采装备全位姿测量及虚拟仿真控制技术被引量:32
2020年
针对深部开采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装备空间位姿及受力动态变化、随机倾斜错动难以描述和自适应控制难题,提出了基于全位姿测量及虚拟仿真控制的智能开采模式,以中煤新集口孜东矿140502工作面地质条件和7 m四柱大采高综采装备参数为基础,构建复杂条件下智能开采装备全位姿测量及虚拟仿真智能控制系统。首先,给出了智能开采“环境装备-仿真模拟-反向控制”运行体系下的智能决策过程,提出了融合视觉的装备全位姿测量、工作面装备位姿一体化描述及驱动关系建模、基于Unity3D的综采虚拟仿真控制等3项支持智能决策的关键技术。随后建立融合视觉的工作面综采装备群全位姿多参数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设备特征点的视觉多参数测量方法,获取描述综采装备群空间全位姿的15个独立参数;给出综采装备群统一坐标描述及驱动模型,建立了特定的全局和局部坐标系、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位姿驱动关系模型和刮板输送机三维空间弯曲姿态模型;基于Unity3D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工作面场景、装备、工艺流程等虚拟实体和关系模型,支撑井下综采装备开采过程运动仿真。开发出与全位姿测量系统通信的底层数据接口,获取装备的实际工况数据,从而驱动仿真模型实现三维场景下的虚实映射。分析计算和模拟优化下一割煤循环装备协同运动及工艺过程,通过反向控制链路实现对装备虚拟模型和实际装备体的闭环控制。实验室测试表明: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数据获取、模型解算、单机装备及装备群协同运动仿真,满足装备实际运行逻辑关系,具有对工作面装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和反向控制能力,系统运行流畅性满足要求,帧率>20 fps。全位姿测量系统经井下现场测试表明:图像识别检测的支架数大于5架,图像解算时间小于0.5 s,支架顶梁测量角度误差小于1.2°,满�
任怀伟赵国瑞周杰文治国周杰文治国
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视觉监视测量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综采工作面设备视觉监视测量装置及系统,涉及煤矿安全生产及视觉测量技术领域,可以对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及采场的实时状况进行监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
赵国瑞任怀伟巩师鑫杜毅博庞义辉文治国韩哲代万洲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系统实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方法是通过振动信号、采煤机截割和牵引电机电压电...
杨健健吴淼李旭姜海赵国瑞周剑锋赵新赢吉晓冬杨子贤
文献传递
基于振动的大型香蕉直线振动筛大梁裂纹故障诊断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大型香蕉直线振动筛使用中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给洗煤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诊断振动筛大梁裂纹,变事后维修为预防维修,甚至对振动筛寿命进行预估,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振动的大型香蕉直线振动筛大梁裂纹故障诊断方法,并设计了实验模型研究了大梁出现裂纹时的振动响应特征频率变化规律。现场实验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赵国瑞武丽薛光辉苏明辉刘宓吴淼
关键词:故障诊断预防维修
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姿态监测技术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通过在液压支架上合理布置倾角传感器,以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姿态监测为目标,建立了支架三维杆系模型,推导出支架在任意姿态下各关键参数的姿态算法;并采用Solid Works环境中等比例搭建了支架虚拟样机,通过Motion插件对支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绘制了极限位态时支架关键构件运移关系曲线,该曲线可作为指导支架姿态监测的依据,同时验证了姿态算法的正确性。
文治国侯刚王彪谋任怀伟赵国瑞
关键词:液压支架三维建模运动学仿真
8 m以上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综合防尘关键技术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高度远超出了传统喷雾降尘有效作用的距离,导致易出现跑尘、漏尘的问题,研究了超大采高工作面的产尘特点及运移规律,探讨了相应的综合防尘关键技术,优化了影响防尘效果的关键元部件的相关参数,提出了8 m以上大采高工作面综合防尘新方法。井下应用表明,综合防尘新方法有效覆盖了产尘区域,解决了8 m以上大采高工作面跑尘、漏尘的问题,保障了工作面生产安全,避免了煤尘对工人健康造成的危害,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新方法的提出奠定了8 m以上大采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理论体系基础,对相关综合防尘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国瑞亓玉浩亓玉浩杜毅博
关键词:喷雾
一种智能自适应超前液压支架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自适应超前液压支架及其自动智能支护工艺流程,其主体结构包括底座、支撑立柱、姿态调整组合顶梁、顶梁可旋转复位装置;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底座三向倾角传感器、主体顶梁三向倾角传感器、支撑顶梁三向倾角传感器、...
庞义辉刘新华任怀伟马英姜鹏飞文治国赵国瑞杜毅博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