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友民
- 作品数:67 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苯那普利对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基因蛋白产物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剥脱后内膜增生中苯那普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Fas抗原和Fas配体的影响。方法 5 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8只 ,苯那普利组和对照组各2 2只。后两组大鼠行胸主动脉内膜剥脱术 ,苯那普利组动物于术前 7天至术后 14天每日接受苯那普利 (10mg·d-1·kg-1)治疗。术后 14天处死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Fas抗原与Fas配体在血管中的表达 ,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细胞。结果 内膜损伤后第 14天在新生内膜中有平滑肌细胞凋亡 ;苯那普利显著增加新生内膜中Fas抗原与Fas配体的表达 ,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减少新生内膜面积。结论 苯那普利可能通过Fas系统调节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而抑制新生内膜形成。
- 苗莉崔天祥李莉赵友民崔明琴刘瑞云
- 关键词:苯那普利血管内膜损伤细胞凋亡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等的变化。方法 112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8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观察hsCRP、IL-6、PAPP-A、ICAM-1等生化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血hsCRP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和AMI组高于SAP组(P<0.05),AMI组高于UAP组(P<0.05)。UAP组和AMI组的PAPP-A和ICAM-1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hsCRP、IL-6、PAPP-A和ICAM-1在ACS易损斑块的破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血浆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筛选高危患者的重要指标。
- 耿国英刘恒亮沈德良刘洋赵友民郝冬琴王贺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妊娠相关蛋白A细胞黏附因子
- 胆红素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血脂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胆红素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患者冠脉高度狭窄者42例、中度狭窄者25例及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的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结果CA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冠脉造影正常者(P均<0.05);高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之间其血清胆红素和血脂也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101例研究对象作为整体进行相关性分析,血清TBil、DBil和IBil与TC、TG和LDL-C均呈负相关,与HDL-C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通过对血脂的影响在C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闫继锋解金红赵晓燕赵友民关怀敏刘志华
-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胆红素
- 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研究
- 崔天祥张振香李莉赵杰娉张强张娟简立国黄振文胡亚兰赵友民
- 观点认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而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约为30%。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和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已成为高血压病遗传机制...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分子生物学并发症防治
- 经皮双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别于2012-03-26-04-06在我院心内科一病区接受双肾动脉去交感术,第1例术前血压140~210/60~100mmHg,术后血压120~130/70~80mm-Hg;第2例术前血压130~190/70~100mmHg,术后血压140~150/60~70mmHg。
- 赵友民柴建文李连东徐桂安郝冬琴杜秋波武鑫玲张力俨
-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术
- 心肌缺血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
- 2012年
- 患者男、72岁,以"发作性胸痛20年,加重2天伴短暂意识丧失6h"入院。患者2011年5月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脉中段30%~50%弥漫性狭窄,前降支第1对角支开口处闭塞,开口后80%~95%狭窄,行球囊扩张,植入Partner支架1枚,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持续约15~20min后缓解,6h前再次发作伴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急诊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 赵秋霞赵友民毛磊耿国英柴建文李连东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心电图心律失常
- 强化降脂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与常规降脂组,每组73例。强化降脂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常规降脂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与不良反应。结果强化降脂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低于常规降脂组(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张朝华刘旭帮赵友民
- 关键词:冠心病脑梗死强化降脂血脂炎症反应心脑血管事件
- 洛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疗效比较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洛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左心室重塑 (LVRM)的治疗效应并进行比较。方法 AMI患者 6 5例 ,随机分为 3组。洛沙坦组 2 2例 ,培哚普利组 2 2例 ,对照组 2 1例。对照组仅给予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等常规治疗 ;洛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沙坦 2 5mg口服 ,每日 1次 ;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 4mg口服 ,每日 1次。分别在入院后第 1天、14天、6个月时采用超声心动图 ,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 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较基础值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 14天及 6个月时LVDd、LVDs与基础值比较轻度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小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LVDd、LVDs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培哚普利组咳嗽发生率 18% ,洛沙坦组无 1例发生副反应。结论 洛沙坦与培哚普利具有相似的抗左心室重塑的治疗效应 。
- 陈玉善赵晓燕赵友民
- 关键词:洛沙坦培哚普利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塑疗效
- 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血压、性功能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病人 6 5例。血压水平为收缩压 (SBP) 14 0~ 180mmHg ,舒张压 (DBP) 90~ 110mmHg。缬沙坦 80mg/d ,观察血压、性功能评定、心率、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结果 6 5例病人 8周治疗后SBP下降 16± 3 7mmHg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 ;性功能评定 :治疗后国际勃起指数显著增加 (P <0 0 5 ) ,心率、血肌酐均无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仅有 1例轻微头痛。结论 缬沙坦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可提高男性性功能。
- 李莉赵友民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
- 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10例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RDN,观察术后1d、1个月、3个月血压、心率、血肌酐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RDN术后1d、1个月血压明显下降(P<0.01),至3个月时下降更加明显(P<0.001),RDN后患者心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下降(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DN能明显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 杜秋波赵友民柴建文郝冬琴李连东郭国勋
-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