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军

作品数:73 被引量:53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静脉
  • 19篇下肢
  • 16篇血栓
  • 15篇动脉
  • 15篇深静脉
  • 15篇静脉血
  • 15篇静脉血栓
  • 13篇血栓形成
  • 13篇手术
  • 13篇曲张
  • 13篇静脉曲张
  • 12篇下肢深静脉
  • 11篇深静脉血栓
  • 11篇综合征
  • 11篇静脉血栓形成
  • 9篇血管
  • 9篇腔静脉滤器
  • 9篇下肢静脉
  • 9篇下肢深静脉血...
  • 9篇静脉滤器

机构

  • 67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明基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馆陶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67篇赵军
  • 51篇董国祥
  • 32篇栾景源
  • 19篇李选
  • 18篇李天润
  • 12篇张龙
  • 10篇翟国钧
  • 9篇韩金涛
  • 9篇李敬府
  • 8篇王昌明
  • 7篇贾建文
  • 7篇白志勇
  • 6篇王金锐
  • 6篇庄金满
  • 6篇杨玉杰
  • 5篇傅军
  • 3篇姚伟娟
  • 2篇张璐芳
  • 2篇冯琦琛
  • 2篇贾子昌

传媒

  • 21篇中国微创外科...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2011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凝治疗对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通畅率的影响
自1973年Greenfield不锈钢滤器应用于临床以来,各式各样的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filters,IVCF)的发展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其预防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
许永乐董国祥赵军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抗凝治疗华法林远期并发症
文献传递
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手术取栓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143例DVT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并附加大隐静脉置管区域抗凝溶栓;如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同时给予处理。结果术后DVT总复发率12·6%(18/143),未行区域性溶栓、抗凝者复发率为29·8%(14/47),反之复发率为4·2%(4/96)(P<0·01),合并Cockett综合征者复发率为18·9%(14/74),而无Cockett综合征者复发率为5·8%(4/69)(P<0·01),切口淋巴瘘发生率2·8%(4/143),肺栓塞0·7%(1/143),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0·7%(1/143),大出血0·7%(1/143),切口感染0·7%(1/143)。围手术期死亡率2·1%(3/143)。结论积极处理髂静脉病变、区域抗凝溶栓可降低DVT复发率;取栓术应列为DVT的首选治疗方法。
董国祥栾景源赵军
关键词: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抗凝治疗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董国祥赵军栾景源
目的: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和瘢痕,介绍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电凝法。方法:下肢静脉曲张295例,共403条肢体,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术后除1...
关键词:
关键词:电凝下肢静脉曲张
手法诱发试验对早期胭动脉陷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探讨手法诱发试验对早期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opliteal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手法诱发试验I踝被动背伸、手法诱发试验Ⅱ踝主动跖屈、手法诱发试验Ⅲ...
张龙董国祥李选赵军
抗凝治疗对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滤器通畅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抗凝治疗对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黄入术后滤器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138例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男性75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5岁。随访其口服华法林时间和下腔静脉滤器的通畅状况。按口服华法林的长短分为未抗凝组(n=41)、抗凝A组(口服华法林≤6个月,n=20)和抗凝B组(口服华法林〉6个月,n=77)。X^2检验比较各组患者的滤器闭塞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各组的平均滤器通畅时间和1、3年滤器累计通畅率,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本研究死亡16例,其中1例患者死于肺栓塞。确定为终点事件者为19例(13.8%)。未抗凝组、抗凝A组和抗凝B组之间滤器通畅率(87.8%、75.0%和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三组滤器通畅时间和1、3年的滤器累计通畅率(87.1%、80.0%、94.8%和87.1%、74.3%、85.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27).结论抗凝治疗对滤器晋入术后滤器涌畅率的根高沿右明显影响.
许永乐董国祥赵军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抗凝药
导管直接溶栓技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冯琦琛赵军
关键词:下肢导管直接溶栓溶栓效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血栓溶解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化学性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雷诺综合征及其并发症预防研究(附73例报告)
本文采用CTS治疗73例雷诺综合征,按照时间顺序分为A、B2组,B组在A组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雷诺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赵军董国祥栾景源李天润翟国钧张龙韩金涛
关键词:动脉病变血管外科
文献传递
罕见病例原发性静脉间充质型软骨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综述被引量:1
2008年
间充质型软骨肉瘤是软骨肉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多发生于骨骼组织,发生于骨骼外组织者少见,而原发于静脉血管者极为罕见。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超声造影发现原发于髂外静脉和股浅静脉间充质型软骨肉瘤各1例,分别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本文就2例罕见患者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加以报道,并对相关文献加以综述。
许佳音李敬府白志勇杨玉杰杨碧波谷涌泉赵军贾建文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
电凝及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观察电凝和激光对静脉的破坏程度,比较两种方法对曲张下肢静脉闭塞的差异。方法20例静脉曲张患者,分别接受电凝(n=10)和激光(n=10)治疗后取材静脉比较病理变化。8只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常规电凝、激光法处理后肢内侧隐静脉,术后即刻、7天、14天取材,观察静脉病理变化。结果电凝和激光治疗后均可见静脉壁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结构不清、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7天时血栓部分机化并与管壁粘连,两组均出现缝隙样微小再通;14天时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增生,血栓完全机化,再通情况变化不明显。结论电凝和激光均可导致静脉闭塞,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栾景源董国祥刘鹏赵军李天润
关键词: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电凝激光病理
颈动脉预阻断与逆流压测定在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预阻断试验与逆流压测定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12例颈动脉狭窄者,在颈丛麻醉下完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行颈动脉预阻断试验并测定颈内动脉逆流压,选择性应用转流管,清醒状态下全术程监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分析颈内动脉逆流压及预阻断试验,评价近期随访结果。结果术中3例一过性心率、血压升高,颈内动脉逆流压2例最低值出现于对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且伴椎动脉病变的患者,预阻断试验(+)者2例,选择性应用转流管4例,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例。术前伴有头晕及视力下降的9例症状均改善。术后随访平均11个月(1~26个月),2例再狭窄,无脑梗死发生。结论颈丛麻醉结合预阻断试验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提供了微创、安全、有效的监测,建议结合预阻断试验、颈内动脉逆流压及对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病变程度选择性应用转流管。
翟国钧赵军董国祥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