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继兵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热分解
  • 5篇甲酸
  • 4篇苯甲酸
  • 3篇热分解反应
  • 3篇热分解机理
  • 3篇尖晶石
  • 3篇草酸
  • 2篇水热
  • 2篇水热合成
  • 2篇酸盐
  • 2篇热合成
  • 2篇稀土
  • 2篇流变相法
  • 2篇甲酸钙
  • 2篇尖晶石型
  • 2篇碱土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反应
  • 2篇二苯甲酮
  • 2篇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5篇袁继兵
  • 14篇张克立
  • 13篇孙聚堂
  • 8篇袁良杰
  • 2篇汤昊
  • 2篇贾漫珂
  • 2篇张晴川
  • 1篇王丽娜
  • 1篇唐怀军
  • 1篇许建明
  • 1篇张志国
  • 1篇陆剑华
  • 1篇蔡乃才
  • 1篇余幼祖
  • 1篇张银华
  • 1篇刘勇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贵州化工
  • 1篇第三届全国物...
  • 1篇全国大学化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苯甲酸盐的合成及热分解反应机制被引量:13
1999年
由水热法合成了稀土苯甲酸盐配合物Ln(C6H5COO)3(Ln= La,Nd,Sm ,Eu,Gd ,Dy ,Er) 。用元素分析、IR、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该系列配合物。它们都为层状结构, 属单斜晶系。用TG、DTA、IR、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机制。在氮气氛下, 热分解分两步进行: 先分解生成二碳酸一氧盐和有机化合物; 而后二碳酸一氧盐进一步分解生成稀土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第一步中生成的有机化合物成分比较复杂, 主要成分为二苯甲酮、9 ,10蒽醌和1 ,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等。
张克立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关键词:稀土水热合成热分解络合物
草酸亚铁在氩气中的热分解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用热分析(TG/DTA,DSC)、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FeC2O4·2H2O在氮气中热分解的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FeC2O4·2H2O在氩气中分两步分解,其失重率与理论计算失重率相吻合。XRD结果表明...
张克立王丽娜袁继兵孙聚堂
关键词:DSCXRD热分解动力学
文献传递
碱土金属苯甲酸盐的热分解被引量:6
2001年
用DTA和TG研究了碱土金属苯甲酸盐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 ,并用红外光谱、色 -质联用表征了热分解产物。碱土苯甲酸盐在氮气中一步或两步分解生成碳酸盐或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成分主要是二苯甲酮和三苯甲烷等。
张克立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关键词:碱土金属热分解机理
含有载流子传输功能基团咔唑和噁二唑的有机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被引量:4
2008年
合成了一种含有载流子传输功能基团咔唑和噁二唑的有机铕(Ⅲ)配合物.在研究了光致发光等性能的同时,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2.5%铕(Ⅲ)配合物:CBP(30 nm)/BCP(10 nm)/Alq3(30 nm)/LiF(1 nm)/Al(100 nm)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在612 nm处有半峰宽为4 nm的高纯度的明亮红光发射,起亮电压约为6 V,在17.3 V时达到最大亮度1778 cd/m2.
唐怀军汤昊张志国袁继兵张克立
关键词:咔唑噁二唑电致发光
苯甲酸锰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用半固相反应合成了苯甲酸锰,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确定了它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它属单斜晶系,为层状结构.用DTA和TG研究了它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产物.苯甲酸锰在空气中一步分解生成氧化锰,在氮气中除分解生成氧化锰外,生成的气相凝聚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二苯甲酮和三苯甲烷等.
张克立陆剑华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关键词:热分解红外光谱
苯甲酸钕的流变相合成和热分解反应机理研究
本文报道服采流变相反应法合成苯甲酸钕配合物,用热分析(TG、DTA)法研究其热分解过程,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法表征了合成物和分解产物,探讨其分解反应机理.通过对苯甲酸钕的热分解机理的研究,可望为制备某些芳环化合物提...
张克立袁继兵余幼祖袁良杰孙聚堂
关键词:热分析
文献传递
由草酸盐先驱物制备尖晶石型化合物MCo_2O_4被引量:8
1997年
报道了用草酸盐先驱物制备尖晶石型化合物MCo2O4(M=Mn,Cu,Zn,Cd,Ni,Mg)的方法.用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和IR光谱证实了尖晶石型化合物MCo2O4的形成;由扫描电镜测得最终产品的颗粒尺寸为1~10μm.
张克立袁继兵朱高锋张晴川张晴川
关键词:草酸盐尖晶石型
用尖晶石型化合物 NiCo_2O_4 和复合镀技术制备析氧电极被引量:9
1998年
为减少析氧电位、提高电极的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成本,人们一直在努力合成各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析氧的电催化材料[1].研究表明,尖晶石型化合物NiCo2O4对氧的析出有较高的催化活性[2].但因其制备方法多为喷涂热解法,需400℃以上温度,因此易发生...
蔡乃才张克立袁继兵刘勇孙聚堂
关键词:尖晶石型复合镀析氧电极电催化
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用流变相法合成了苯甲酸钙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确定了它的组成和晶体结构 .用 DTA和 TG研究了它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 ,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产物 .苯甲酸钙在氮气中分两步分解 ,首先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苯甲酮等 .碳酸钙进一步分解生成氧化钙 .由此确定了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 .
张克立贾漫珂汤昊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关键词:二苯甲酮流变相法热分解晶体结构绿色化学
用色谱-质谱和质量色谱研究苯甲酸钐热分解反应被引量:2
1998年
为合成某些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提供一种新途径,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质量色谱法研究了苯甲酸钐的热分解反应产物。其热分解产物溶入丙酮后有大量9,10-蒽醌析出,其丙酮溶液中还含有1,2-二苯甲酰基苯(256%)、苯甲酸(187%)、二苯酮(144%)、9-芴酮(82%)、9-苯基芴(49%)、联苯(36%)、二苯甲烷(23%)、3-甲酰苯基联苯(21%)、二苯基乙二酮(19%)、4-甲酰苯基联苯(18%)、芴(17%)、m-二苯甲酰基苯(11%)和p-二苯甲酰基苯(02%)等55种化合物。讨论了苯甲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张银华许建明孙聚堂张克立袁继兵
关键词:热分解M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