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东桥
- 作品数:33 被引量:20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类似于雌激素,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质。α-玉米赤霉醇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迁移、调节血管活性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抗氧化损伤等发挥其广泛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并无明显增加,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很有希望成为雌激素的替代药物。
- 陈鹭王雯蒋东桥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
- 机能设计性实验模式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 我校自2005年起在临床医学专业与基础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相继开设不同类型的设计性实验,包含课堂式设计实验、命题式设计性实验与开放式设计实验,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基础上,发挥自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完...
- 郝刚杨东旭曾翔俊蒋东桥芦玲巧
-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质量
-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医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研究
- 2009年
-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测量、反馈及预测功能,首都医科大学开展了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学生小组访谈等,建立新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从回忆、解释、问题解决三个层次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建立新的记分方式和分数解释体系;新的学生考试综合评价成绩单,包括总成绩,每章成绩,主客观题成绩,回忆、解释、问题解决认知分类成绩,教师评语等内容;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程序化管理及成绩统计分析。在部分课程中的试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准确率高、重复性好,有利于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考试,有利于学生综合学力的构建和自主、有效学习能力的培养。
- 戴洁付丽吴云刘贞曾祥俊王红霞张立克董小黎蒋东桥翁静吕兆丰
-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学医学生
-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12-EET缺氧/复氧组、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抑制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ERK1/2的表达。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而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的漏出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促进eNOS、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拮抗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与其提高缺氧/复氧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缺氧/复氧对eNOS及磷酸化ERK1/2表达的抑制有关。
- 邱笑违王雯蒋东桥王红霞闫丽王晓燕马立权芦玲巧唐朝枢张立克
- 关键词:内皮细胞
- 再灌注损伤救援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后处理抗再灌注心肌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目前对后处理保护机制的研究还较孤立,缺乏上下游调节机制的联系。通过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后处理在整体实验下的抗凋亡效应,以及这种心肌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再灌注损伤救援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5在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均分至以下4组: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min,再灌注4h。②后处理组:在再灌注前,给予10s再灌、10s缺血,连续3个循环。③PI3K抑制剂组:在再灌注前5min经颈静脉注射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0.3mg/kg),余同②组。④MAPKK抑制剂组:在再灌注前5min经颈静脉注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APKK)抑制剂PD98059(0.3mg/kg),余同②组。再灌注结束后取左室缺血区,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凋亡指标Bax,Bcl-2,Caspase-3表达量变化及RISK通路中Akt,P-ERK1/2及eNOS表达量变化。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后处理组心肌凋亡显著减轻,Akt、P-ERK1/2及eNOS含量显著升高;PI3K抑制剂组心肌凋亡较后处理组严重,Akt、eNOS含量降低;MAPKK抑制剂组心肌凋亡较后处理组严重,ERK1/2含量降低。结论:后处理对再灌注心肌存在明显的抗凋亡作用,该作用可能与RIS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 王雯蒋东桥芦玲巧王红霞范谦杨新春刘胜辉
- 关键词: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
- α-ZAL、GST和17βE2对去卵巢HHCY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复制去卵巢(OVX)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模型,比较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AL)、染料木素(GST)和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17β-E2)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7组:(1)...
- 甄攀攀洪霓段金虹蒋东桥戴顺龄王雯
- 关键词:去卵巢GST内皮损伤
- 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中一氧化氮合酶(NOS)-NO-环磷酸鸟苷(cGMP)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血管环灌流的方法,先用10-6mol/L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观察10-10~10-5mol/L6个不同浓度α-ZAL对内皮完整和去除内皮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α-ZAL10-10~10-8mol/L为低浓度组,α-ZAL10-7~10-5mol/L为高浓度组,0.1%乙醇浓度为对照组。在高浓度组中分别预先加用10-5mol/L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和亚甲蓝(MB组)并观察其影响,测定动脉环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cGMP含量及灌流液中NO含量变化。结果L-NAME组和MB组均可减弱高浓度组中α-ZAL的内皮依赖性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组胸主动脉环中eNOS、cGMP含量及灌流液中NO含量增高(P<0.05,P<0.01);与高浓度组比较,L-NAME组可降低灌流液中NO含量及胸主动脉环中cGMP含量(P<0.05,P<0.01);MB组可降低胸主动脉环中cGMP含量(P<0.01)。结论α-ZAL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与NOS-NO-cGMP系统的激活有关。
- 蒋东桥徐春玲朱盈芬刘伟王雯
-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类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Α-玉米赤霉醇
- 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病理生理学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是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它引导医学生从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转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是沟通基础与临床各学科间的'桥梁',传统的以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
- 王雯蒋东桥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临床课程教学方法
- 设计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7
- 2009年
- 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与局域网络化教学互动相结合,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提出假说,随堂提交实验报告。此种设计性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实验课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初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江瑛张立克郝刚蒋东桥芦玲巧丰平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PBL教学法病理生理学教学
-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11,12-EET)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了解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12-EET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11,12-EET缺氧/复氧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Akt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减轻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提高缺氧/复氧条件下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和促进Akt的表达有关。
- 邱笑违王珏王红霞王雯蒋东桥芦玲巧唐朝枢张立克
- 关键词: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