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林毅

作品数:56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色谱
  • 14篇相色谱
  • 12篇液相色谱
  • 12篇高效液相
  • 1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滴丸
  • 9篇川贝
  • 9篇川贝枇杷滴丸
  • 6篇氧化石墨
  • 6篇氧化石墨烯
  • 6篇液相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色谱法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6篇细胞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硼酸
  • 4篇液质联用
  • 4篇质谱

机构

  • 4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南开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6篇天津中新药业...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药物研究...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天士力控股集...
  • 2篇天士力医药集...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沃特世科技(...
  • 1篇山西生物应用...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52篇董林毅
  • 5篇段宏泉
  • 5篇齐欣
  • 4篇姜民
  • 4篇侯媛媛
  • 4篇魏晓鹏
  • 3篇白钢
  • 3篇李明潺
  • 3篇刘昌孝
  • 2篇徐亮
  • 2篇郭婷婷
  • 2篇孙毅
  • 2篇张韻慧
  • 2篇刘艳杰
  • 2篇叶正良
  • 2篇王冬梅
  • 2篇许煜静
  • 1篇王银松
  • 1篇周梦鸽
  • 1篇罗国安

传媒

  • 12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草药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成药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药学教育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2014第三...
  • 1篇2014年全...
  • 1篇第19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研究
对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容易发生质量变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评 价。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四个不同厂家处方相似的制剂产品的质量进 行评价研究,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 × GC/TOF-MS)对...
董林毅侯媛媛姜民林安清王云凤白钢
关键词:DROPPINGPILLSVOLATILEDISCRIMINATIONGC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三七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建立三七药材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定量分析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七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对53批药材分别测定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利用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药材样品中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预测最佳波段分别为4 450.32~7 350.01 cm-1和6 163.92~3 984.71 cm-1。定量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2和0.962 4,校正均方差分别为0.039 6和0.776 0;验证集的相关系数为0.962 4和0.988 4,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173和0.595。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无污染,可用于三七药材中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快速测定。
周雨枫杨哲萱董林毅周立红叶正良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水分醇溶性浸出物偏最小二乘法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质量控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测定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法检测了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及其相似处方制剂产品的指纹图谱,再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过期样品与市售产品间差异最大。继而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确定了其中的74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19%。
殷玮齐欣王佳侯媛媛董林毅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偏最小二乘法
提升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究被引量:3
2022年
以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为例,基于2018—2021年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状况,探究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方案,为本校“双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助力。
魏晓鹏朱慧陈伯玮周雯董林毅
关键词:药学本科生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小金丸中7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金丸中7种成分(麝香酮、次乌头碱、乌头碱、原儿茶酸、阿魏酸、藁本内酯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45mL·min^-1,质谱正离子模式扫描,进样量:2.0μL。结果7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线性,r均大于0.9996;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9%-101%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小金丸中麝香酮、次乌头碱、乌头碱、原儿茶酸、阿魏酸、藁本内酯和11-羰基1β-乙酰乳香酸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蔡博董林毅王静刘昌孝
关键词:小金丸乌头碱麝香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舒脑欣滴丸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等6种成分含量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舒脑欣滴丸中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Q-TOF)。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PDA检测190~400 nm扫描;进样量:2.0μL。结果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分别在10.31~206.24,3.28~65.52,6.36~127.24,8.24~164.88,10.18~200.52,3.14~62.72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9%~101%之间。结论所建立的UPLC-Q-TOF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脑欣滴丸中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的含量测定,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阎小青董林毅齐欣白钢
关键词:舒脑欣滴丸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
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的二抗的合成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的二抗(secondary antibody)的合成及应用。合成步骤包括:在氧化石墨烯上接枝间隔臂;在氧化石墨烯上实现硼酸功能化;在功能性氧化石墨烯上负载pH敏感性显色剂;利用硼亲和作用进...
王涎桦董林毅段瑞孙露
一种具有硼酸定向修饰与PEG局部后修饰的细胞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硼酸定向修饰与PEG局部后修饰的细胞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细胞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抗体等生物试剂,极大降低了制备成本,且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涎桦董林毅孙毅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苍耳丸调治鼻窦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苍耳丸治疗鼻窦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及Cytoscape3.9.1筛选并判断出苍耳丸主要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鼻窦炎的主要靶点,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苍耳丸调治鼻窦炎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蛋白激酶B1(AKT1)、转录因子p65(RELA)等,在分子对接验证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结果的能量均低于-5 kcal/mol,说明结合活性较好。结论:苍耳丸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发挥治疗鼻窦炎的作用。
杨琳徐亮董林毅
关键词:鼻窦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机制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平喘化学物质研究
通过豚鼠离题平滑肌收缩药理评价试验证明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二氯甲烷萃取层是主要的平喘的物质组段.因此选用UPLC/Q-TOF-MS对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二氯甲烷萃取层进行化学物质组学的成分表征,鉴定了55种化学成分,为治咳川...
董林毅程彬峰姜民
关键词:平喘作用化学物质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