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军
- 作品数:38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蜈黛软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78例
- 2009年
- 慢性单纯性苔藓又名神经性皮炎.是较常见的皮肤病,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笔者采用蜈黛软膏(清华紫光古汉牛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胡晓军王曙霞
- 关键词:慢性单纯性苔藓软膏皮肤苔藓样变神经性皮炎皮肤病阵发性
- 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病原菌RAPD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对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研究。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技术对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两条随机引物扩增的两组白念珠菌菌株之间条带的数量和片段大小存在差异,即使带型完全一致的菌株,有些片段的EB显色强度也有区别,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白念珠菌的基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基本稳定。
- 胡晓军万力林元株
- 关键词:肺癌深部真菌感染白念珠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 2005年
- 目的探讨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体位、进食方法、食物选择及呛咳的处理等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可采用坐位、仰卧位、健侧位等进食体位,采用鼻饲、用勺喂食等进食方法及合适的咀嚼、饮水方式,选择易于口腔内移送和吞咽的食物,及时处理呛咳。结论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李红玲胡晓军
- 关键词:延髓麻痹吞咽障碍饮食护理
- 永州市农村贫困家庭因病致贫疾病现状的抽样调查研究
- 蒋光清张珍秀罗四维周秦蒋铁易南蔷胡晓军黄祥国
- 本研究以疾病致贫这一特殊人群的疾病种类、治疗现状的调查研究,为农村卫生工作政策的制定,为疾病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疾病致贫的影响提供实际依据。从组织的人群,即农村贫困家庭来研究农村疾病现状,这是从另一特殊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村贫困家庭疾病谱
-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在高职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教学应用探索
- 2017年
-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职医学生培养能力和素质的基石。在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紧跟形势发展,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对高职医学生一年级新生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张琼宇胡晓军
-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世界大学城高职
- 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被引量:22
- 2009年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关键是不断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及其各专业特点,不断探索、创新、实施与其相适应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又可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落实,不断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胡晓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训实习基地
- 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病原菌的FCM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在细胞生物学水平对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菌进行研究,以探讨口腔念珠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原菌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菌-白念珠菌和对照组白念珠菌细胞总DNA含量、增殖指数及细胞周期进行测量。[结果]稳定生长阶段的白念珠菌细胞大多数处于G0/G1期,两组G0/G1、G2M期的细胞构成比和细胞总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S期细胞构成比和增殖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病原菌-白念珠菌细胞DNA合成期比例增加,增殖活性增强,发生了致病力的变化。
- 胡晓军王曙霞
-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白念珠菌流式细胞术
- 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62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应用除湿止痒软膏外用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总有效率98.0%,不良反应轻,使用安全、方便、有效。
- 胡晓军李红玲
- 关键词:除湿止痒软膏慢性单纯性苔藓疗效观察
- 55例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 2005年
- 胡晓军万力林元珠
-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恶性肿瘤患者病原菌分析热带念珠菌毛霉菌曲霉菌
- 壬基酚对金鱼(Carassiusauratus)胚胎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金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方法:在繁殖季节选取雌雄健康成年金鱼,采用人工受精的方法获取金鱼受精卵于23℃培养箱孵育。将正常发育的囊胚早期金鱼胚胎(50枚胚胎/培养皿)分别暴露在1μmol·L^(-1)、4μmol·L^(-1)、8μmol·L^(-1)、12μmol·L^(-1)和16μmol·L^(-1)的NP实验液中,设空白对照。通过显微成像技术观察NP暴露对金鱼胚胎发育形态、不同发育阶段胚胎死亡率、受精后72小时(72 hpf)孵化率及畸形率的影响。从原肠期开始每隔12 h观察一次。结果:低浓度NP主要影响金鱼胚胎晚期发育,使其尾部脊索弯曲上翘;高浓度NP可导致金鱼胚胎卵凝结、发育延迟、组织坏死、尾部卷曲、体轴缩短并出现血栓。各发育阶段胚胎死亡率和72 hpf畸形率随NP浓度升高而增加,72 hpf孵化率则随NP浓度升高而降低;NP对金鱼胚胎24 h、48 h、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28μmol·L^(-1)、8.27μmol·L^(-1)和6.52μmol·L^(-1)。结论:NP对金鱼胚胎具有明显发育毒性,金鱼胚胎对低浓度NP也具有较高敏感性,在评价环境激素胚胎发育毒性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张琼宇孙远东王中军胡晓军葵旭
- 关键词:环境激素壬基酚金鱼胚胎发育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