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大勇

作品数:38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液
  • 10篇血液透析
  • 9篇血管移植
  • 8篇肾移植
  • 8篇内瘘
  • 8篇细胞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骨髓间充质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肾损
  • 7篇肾损伤
  • 7篇急性肾损
  • 7篇急性肾损伤
  • 5篇透析通路
  • 5篇静脉
  • 4篇动静脉内
  • 4篇血管
  • 4篇血浆

机构

  • 23篇解放军第四五...
  • 13篇解放军第45...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6篇张金元
  • 36篇胡大勇
  • 25篇田军
  • 18篇陆石
  • 17篇韩国锋
  • 16篇于秀峙
  • 10篇孙晶
  • 9篇刘楠梅
  • 7篇程劲
  • 5篇王巍巍
  • 3篇胡伟峰
  • 3篇黄健
  • 2篇路建饶
  • 1篇周传业
  • 1篇王会玲
  • 1篇周巍
  • 1篇王颖
  • 1篇顾勇

传媒

  • 4篇2007年浙...
  • 3篇肾脏病与透析...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85例80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血透能有效延缓80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成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更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更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更好,透析更充分,另外,心血管和感染并发症更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或感染并发症、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龄(≥80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田军张金元胡大勇于秀持陆石
关键词:肾衰竭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高龄慢性肾衰竭患者感染并发症内生肌酐清除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对缺血再灌注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有效分离出C57BL/6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雄性C57BL/6小鼠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I/R组(15只、夹闭双侧肾蒂30min开放)、I/R+mMSCs组(15只、夹闭双侧肾蒂30min开放的同时尾静脉注射mMSCs)。造模并干预后,于1d、2d、3d、7d、14d分别处死部分小鼠,留取动脉血及肾组织,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制作肾组织切片行HE染色进行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TUNEL法检测RTECs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建模后第2天肾小管组织中Caspase-3、Bcl-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I/R后小鼠的BUN及S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同一时间点I/R+mMSCs组小鼠的BUN及Scr水平较I/R组为低,以术后第7天差异最为显著(P<0.01),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也有着显著降低。TUNEL检测表明I/R可诱导RTECs发生明显的凋亡,以术后第2天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最高(46.71±11.20)(P<0.01),而mMSCs干预可显著降低各时间点RTECs的凋亡水平(P<0.05或P<0.01),至14d时AI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Western blot进一步显示:I/R+mMSCs组小鼠的肾组织中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下降(1.16±0.33,P<0.01),而Bcl-2水平却有明显增高(0.94±0.27,P<0.01)。结论:移植的MSCs对I/R诱导的肾损害小鼠RTECs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恢复,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有关,但其细胞学和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楠梅田军王巍巍程劲胡大勇张金元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血再灌注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臂贵要静脉做血液透析内瘘的设计与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上臂贵要静脉做血液透析血管内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上臂贵要静脉与肱动脉或桡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直接内瘘;贵要静脉浅置移位与肱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移位-肱动脉内瘘;贵要静脉浅置移位与桡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移位-桡动脉转位内瘘。结果 67例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术后6~8周用于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可达200~300ml/min,可满足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需要,临床使用成功率97.02%(按内瘘术后穿刺使用1周以上计算),1年通畅率87.8%。主要术后并发症是肢体肿胀52.2%、血栓形成6.0%、感染3.0%、窃血综合征1.5%。结论 当上肢前臂静脉和上臂头静脉因各种原因不能作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时,可选用上臂贵要静脉建立贵要静脉内瘘,临床效果良好,此法应在上肢建立人造血管移植内瘘之前考虑。
陆石于秀峙韩国锋胡大勇张金元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内瘘血管移植B超检查血管造影
上肢腋窝与肘窝制作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的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在上肢腋窝和肘窝建立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血管透析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透治疗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患者透析生命的延长血管通路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
陆石张金元韩国锋于秀峙胡大勇
关键词:人造血管移植
文献传递
冻干辐射人尸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在建立透析通路中的应用。方法 :将经冷冻、干燥和辐射处理后的人尸血管移植于 52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 ,建立永久性血管透析通路。结果 :手术成功率和术后 3~ 4周移植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均为 1 0 0 % ;至今 44例仍保持通畅 ,其中 2~ 3年 9例 ,1~ 2年 1 9例 ,不足 1年 1 6例 ,8例移植血管已失去功能 ,主要原因为血栓形成 5例 ,发生动脉瘤 2例 ,感染 1例。结论 :冻干辐射血管取材方便 ,价格低廉 ,容易保存 ,无抗原性 ,用于移植动静脉内瘘手术简单 ,成功率高 ,为自身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理想的移植血管通路。
陆石张金元韩国锋胡大勇于秀峙孙晶田军
关键词:血管移植血液透析冷冻尸体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8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83.5±2.9岁(80-96岁),男性40例,女性45例,原发病:良性肾动脉硬化34例,糖尿病
田军张金元胡大勇
关键词:尿毒症患者慢性肾衰患者
文献传递
在上臂腋窝制作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和探讨在上臂腋窝建立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血管透析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透治疗的生命线,近年来血管通路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直接影响到透析质量,虽然有
陆石张金元韩国锋于秀峙胡大勇
关键词:人造血管移植
文献传递
苯那普利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及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经开博通加心痛定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28例,改用苯那普利(洛丁·新)加硝苯吡啶治疗6周后,血压由治疗前的(22.6±2.7)/(13.6±1.8)kPa降为治疗后的(20.1±2.8)/(12.0±2.O)kPa(
路建饶田军陆石张金元胡大勇于秀峙
关键词:尿毒症高血压苯那普利药物疗法
来氟米特用于肾移植患者长期维持治疗20例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兼有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病毒活性,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它可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但长期疗效尚不清楚。目的:评价来氟米特+环孢霉素(或他克莫司)+泼尼松三联药物对肾移植受者维持治疗的长期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2-12/2007-03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解放军南京军区肾脏专科中心完成。对象:选取肾移植术后超过1个月且肾功能正常者。来氟米特治疗组:用氟米特替换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患者20例,移植时年龄16~47岁,平均(32.6±8.7)岁,其他免疫抑制剂与对照组相同。对照组:同期肾移植患者41例,年龄17~57岁,使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他克莫司+泼尼松为维持治疗。方法:来氟米特起始剂量为50mg/d,应用3~5d后给予20mg/d维持;泼尼松维持剂量为10mg/d;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剂量根据其血药浓度进行调整。前3个月每月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以后根据患者情况1~3个月复查1次。主要观察指标:来氟米特治疗组和对照组移植肾和患者生存率,及来氟米特不良反应。结果:来氟米特组观察时间平均(27.7±21.6)个月。继续维持来氟米特治疗肾功能稳定7例,血肌酐翻倍或肾功能丢失2例,失访1例,退出10例。来氟米特组人、肾生存率分别为1年100%和100%,3年100%和94%,5年79%和78%。对照组人、肾生存率分别为1年95%和95%,3年90%和88%,5年90%和77%。死亡原因:来氟米特组2例移植肾失功后放弃透析治疗;霉酚酸酯组2例带功死于肺部感染,2例于移植肾失功后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来氟米特不良反应:早期脱发3例,皮疹2例,恶心3例,贫血2例。结论:用来氟米特+钙调素抑制剂+泼尼松三联治疗和霉酚酸酯+钙调素抑制剂+泼尼松三联治疗的肾移植受者5年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别。
韩国锋胡大勇张金元周传业孙晶周巍
关键词:肾移植来氟米特生存率
血管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研究生物性血管( 人尸血管、同种异体及自体大隐静脉) 和非生物性血管(PTFE) 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多种血管材料对220 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作袢式、直桥式、间插式及跨跃式移植,建立永久性血管透析通路。 结果:移植血管中人造血管112 例,人尸血管78 例,同种异体大隐静脉19 例,自体大隐静脉11 例。一次手术成功率99-1% ,非生物性血管移植1 ~3 年畅率分别为97-3% ,92 % ,87-5 % ;生物性血管1 ~3 年通畅率分别为90-7% 、86-1% 、81-5 % 。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形成、动脉瘤和感染,分别占9-5 % 、2-7% 、2-3 % 。 结论:移植血管内瘘为建立直接动静脉内瘘困难的尿毒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永久性透析血管通路。
陆石张金元韩国锋孙晶田军胡大勇于秀峙
关键词:血管移植透析通路慢性肾功能衰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