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鹏程
-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卫星导航的相对精度衰减因子单调性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相对精度衰减因子(RDOP)是衡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对定位性能的几何强度指标。简要给出了两种类型RDOP的描述,并分别给出了单调性证明。相对于同一参考卫星或是不同参考卫星进行双差观测,均有其RDOP随着可见导航卫星数目增加而单调递减的性质。结合编队卫星的星间相对定位背景,仿真计算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RDOP,给出了某时刻每颗可见卫星对RDOP的贡献,证实了RDOP的单调性;而卫星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RDOP的降低已不明显,因此应综合考虑可见卫星的数目和相对定位的精度需求等方面因素进行选星。
- 姚静易东云朱炬波聂鹏程
- 关键词:单调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仿真
- 编队卫星InSAR空间基线修正的建模与精度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星载GPS接收机相对定位获得的编队星间基线,与用于星载InSAR测高的基线并不相同。给出了从GPS测量基线到InSAR测高基线的关联建模,包括天线相位中心与几何中心的偏差修正、GPS接收机到SAR天线的安装部位修正以及基线矢量的坐标系转换等环节。推导了基线的修正和转换公式,并进行了相应的精度分析。对于极限基线之内的宽编队,相位中心变化造成的基线差别在亚毫米量级,一些时刻达到与测高基线精度指标相当的厘米量级,必须加以修正;在编队中由于三轴稳定卫星之间的相对姿态数值通常较小,坐标系转换误差引起的基线修正误差在亚毫米量级。
- 姚静聂鹏程易东云朱炬波
- 关键词:编队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 单星InSAR系统基线模型的误差传播与精度反演
- 2011年
- 基于由光学手段测得的单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支撑臂矢量,通过转换关系建立空间基线模型。综合考虑基线模型在安装、测量和卫星在轨飞行等各环节的误差源,包含卫星姿态误差、外部副天线姿态误差、安装位置地面标定残差、卫星与天线在轨变形量、测量系统轴向标定残差以及硬件设备的测量误差等。分析各自的误差特性,给出多种因素误差源对于空间基线的误差传播机理,推导传播过程中的误差演化特性;基于理论推演的结果给出测量设备合作目标的最优安装位置。从逆问题的角度给出基线长度精度反演策略的实例,该思路可用于辅助基线测量方案、安装方案与处理算法的设计等。
- 聂鹏程姚静易东云
-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 三轴稳定卫星的星敏感器对地定姿精度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给出利用星敏感器进行惯性姿态和对地姿态确定的流程,重点分析了惯性姿态向对地姿态转换过程中的误差传播关系,给出了相应的误差传播矩阵和误差传播影响因子.仿真表明,由于坐标转换时引入轨道参数误差,误差传播影响因子一般在1~2之间,因而使得对地定姿精度较惯性定姿精度稍低。
- 姚静易东云聂鹏程潘晓刚
- 关键词:星敏感器
- 编队卫星高数据率星间基线确定的函数逼近精度分析
- 2007年
- 获取满足精度和数据率要求的星间基线参数是保证编队卫星有效完成任务的关键之一.运用实际测量所得低采样率信息,采用函数逼近方法,从测量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了星间基线确定的保精度高数据率插值技术,着重分析了采样率和随机干扰对基线确定精度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高数据率的星间基线确定精度取决于函数逼近误差和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在分析星间基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说明就目前可达的测量采样率而言,对于白噪声的情形,测量误差水平较函数逼近误差对于基线确定的影响更为显著.
- 姚静易东云聂鹏程
- 关键词:编队飞行数据率函数逼近
- 基于微分特性三阈值化的编队卫星基线稀疏表示方法
- 2007年
- 星间基线的高数据率保精度确定是影响编队卫星技术应用的关键之一。本文在分析星间基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函数曲线微分特性的三阈值化方法进行曲线特征点提取,使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方法进行曲线重建,从而实现基线数据的稀疏化表示。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从低采样率的数据保精度地得到高数据率的数据。
- 姚静聂鹏程易东云
- 关键词:曲率极值数据率
- 基于GNSS的编队卫星相对定位模糊度解算性能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模糊度解算性能是影响卫星导航系统相对定位精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针对编队卫星的星间相对定位需求,对影响模糊度解算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种场景下模糊度解算成功率的定量仿真,说明组合多种GNSS星座、增加观测频率的个数以及选取与星间基线长度相适应的电离层模型,均有利于提高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该结果对于相对定位性能的预测与编队卫星系统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 姚静聂鹏程易东云
- 关键词:编队卫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电离层模型
- 多类用户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定位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针对地面用户与空间用户在测量环境与观测几何动态性等方面的不同,基于导航卫星可见性与加权精度因子(WDOP)对混合星座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用户的星座天空视图与可视时长;从理论上讨论了权值选取对WDOP的影响。仿真表明,地面静态用户对不同类型导航卫星的可见性差异很大;而低轨卫星用户的可视时长更短,观测几何快速变化,WDOP数值较大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 聂鹏程姚静易东云
- 关键词:用户类型
- 单航过单平台InSAR基线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2010年
- 从单航过单平台InSAR系统对其自身基线的高精度需求出发,给出了光学测量方案下的基线模型,并针对模型中的各因素及其误差来源,进行了模型的敏感性分析,阐明了测量元素与位置修正矢量的基线矢量的误差传递关系,然后根据误差传递关系找出测量系统的优化安装部位。通过解析推导得出各类误差源在不同条件下对基线精度影响的理论结果,由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安装部位的误差传递系数。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由测量环境的输入条件直接获得基线的误差量级,其结果可作为指导测量系统方案设计与精度分配的参考依据。
- 聂鹏程姚静易东云
-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 基于小波降噪的编队卫星相对位置确定被引量:2
- 2007年
- 在编队飞行任务中组成编队的卫星之间相对定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信号的频谱性质,运用小波阈值去噪法探讨了J2项摄动下的卫星相对位置确定。该方法通过对高频分量的滤波,改善编队卫星相对运动位置确定的精度。仿真验证了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表明该方法有利于相对定位精度的提高。
- 姚静聂鹏程易东云
- 关键词:编队卫星小波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