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燕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西省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胎儿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并颜面异常及手指异常姿势1例 孕妇:36岁。妊娠33周,第一胎,孕4.5个月感胎动,但胎动少,家庭主妇,有吸烟酗酒史,夫妇双方均无遗传病家族史,仪器: IU-22型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3.5HMz,行常规超声检查。 赵玲变 米燕萍关键词:骨发育不全 羊水过多 文献传递 食管超声在经胸小切口直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4年 应用Amplatzer 封堵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内科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ltrial septal detect,ASD),已有20 余年历史,技术日趋成熟[1].常规操作方法均为经导管介入在X 线下透视并结合食管或经胸超声引导下完成[2].近年来随着对非体外循环手术认识的深入和心脏外科微创化的趋势,外科经胸小切口镶嵌治疗房间隔缺损,为房间隔缺损患儿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本研究旨在讨论食管超声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作用. 米燕萍 刘洁琼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食管超声 小切口直视 经胸非体外循环 外科微创化 心血管外膜超声的临床应用 1998年 心血管外膜超声的临床应用张桂珍①米燕萍②许惠敏①张纯耿世钊1资料与方法1994年至1996年在我院进行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300例患者,于手术中进行了心血管外膜超声检查。其中男167人,女133人。年龄7天~62岁,平均32.1±23.7岁。先心病17... 张桂珍 米燕萍 许惠敏 张纯 耿世钊关键词:超声检查 小儿热性惊厥随访观察 2000年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患儿远期预后。方法 :采用随访调查、描记脑电图和智商测定 ,对 5 3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 3a~ 6 2a随访 ,探讨其复发、转为癫痫及智商水平等预后情况 ,并在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发性热性惊厥之间进行预后比较。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中有 2 9 4%复发 ,9 8%转为癫痫 ,3 9%智力低下 ,无 1例死亡。复杂性热性惊厥组的复发率和对智力水平的影响均明显高于单纯热性惊厥组。结论 :患儿首次发病年龄、惊厥持续时间、首发惊厥时体温。 崔晓钟 杨彩凤 米燕萍关键词:热性惊厥 随访 儿童 超声心动图对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是临床较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整个先天性心脏病的12%~14%,占紫绀型先心病的50%以上;病理解剖特征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前壁右移并骑跨、右心室肥大及肺动脉系统发育不良,患儿右室持续肥厚,左室相对缩小,若不及时手术,右室收缩功能恶化,预后较差。86%的患儿经心内修复术后可生存30年以上。 畅芳叶 米燕萍 刘洁琼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超声心动图 心室收缩 术前术后 患儿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5~17MHz高频探头,对因腹痛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现9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其声像图表现为腹腔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长径与横径的比值(C/T)≥2,治疗10d后复查,肿大的淋巴结消失或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刘洁琼 米燕萍关键词:高频超声 肠系膜淋巴结炎 高频超声对小儿隐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05年 米燕萍 刘洁琼 刘艳关键词:小儿隐睾 高频超声 睾丸下降不全 回顾性分析 睾丸位置 隐睾症 彩超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评价与纤溶系统改变关系的研究 2006年 米燕萍 刘艳 李亚蕊 赵玲变 刘洁琼 郭岩关键词: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彩超 血管炎综合征 后天性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2年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达15万左右,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且存在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2002年Hijazi等噌先应用封堵器闭合膜部VSD并获得成功,为VSD的介入治疗开辟了全新的前景,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体外循环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超声心动图是介入性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刘洁琼 米燕萍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创伤 介入治疗 介入性治疗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手术所见,评价及明确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方法通过13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临床资料,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及术后复查,结合术中所见,观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和三尖瓣反流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均为中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等量的左向右分流,心室收缩期,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典型的三尖瓣前向运动及三尖瓣呈开放状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大多数病例表现为经室缺的部分穿隔血流被隔瓣阻挡,但主要血流经三尖瓣隔瓣下缘穿过,冲击到三尖瓣的前瓣,导致三尖瓣反流。室缺修补后,三尖瓣反流消失。结论膜周室缺的穿隔血流可导致膜周室缺合并三尖瓣反流。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发现该现象,这是外科手术修补室缺的良好指征。 陈瑞 刘彩霞 米燕萍 李亚蕊 唐伟椿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