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正祥

作品数:66 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头痛
  • 18篇偏头痛
  • 12篇血管
  • 9篇多巴
  • 8篇多巴胺
  • 8篇硝酸甘油
  • 7篇天麻
  • 6篇血管舒缩
  • 6篇证候
  • 6篇中医
  • 6篇脑梗
  • 5篇证候要素
  • 5篇无力
  • 5篇脑梗死
  • 5篇肌无力
  • 5篇梗死
  • 5篇发病
  • 4篇多巴胺D2受...
  • 4篇血流
  • 3篇血管活性

机构

  • 3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7篇浙江中医药大...
  • 15篇浙江省中医院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杭州市老年病...
  • 3篇江西省中医院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台州恩泽医疗...

作者

  • 61篇章正祥
  • 19篇侯群
  • 14篇曹克刚
  • 12篇范吉平
  • 11篇陈强
  • 10篇张丽萍
  • 8篇蒋旭宏
  • 8篇裘昌林
  • 8篇高永红
  • 7篇曹志坚
  • 6篇裘辉
  • 5篇饶旺福
  • 4篇孔敏露
  • 4篇邓玉
  • 3篇秋超
  • 3篇宣江雷
  • 3篇刘小敏
  • 3篇黄春华
  • 3篇戚观树
  • 2篇裘涛

传媒

  • 12篇浙江临床医学
  • 6篇浙江中医杂志
  • 4篇浙江医学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中医研究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裘昌林诊治重症肌无力的“药症对应”临床经验总结被引量:9
2021年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科的疑难病。裘昌林系浙江省中医院教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工作近五十载,在MG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对裘师门诊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裘师诊治MG"药症对应"的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裘辉张颖章正祥张丽萍蒋旭宏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数据挖掘
多巴胺D2受体和5-HT1B受体在RLS大鼠模型PAG中的共定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与5HT1B受体是否共同参与不安腿综合征(RLS)的调控.方法建立RLS大鼠模型,取脑组织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部位进行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多巴胺D2受体、5-HT1B受体.结果荧光染色显示多巴胺D2受体、5-HT1B受体共存于PAG同一细胞上.结论 PAG共同表达多巴胺D2受体与5HT1B受体,两种受体可能共同参与了RLS的调控.
陈强章正祥戚观树周会霞邵敏峰黄春华
关键词:多巴胺D2受体RLSPAG
裘昌林教授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经验探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总结裘昌林教授诊疗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证、整理医案等方式,总结TTH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裘师的治疗思路、用药特色,并举验案一则以示临床应用。[结果]裘师认为,TTH的发生虽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但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之阴血不足,肝体失柔是导致头痛反复发作的内在病理基础;临床辨证分为肝血不足型、肝脾不调型、风痰上扰型、肝阳上亢型、肝火炽盛型5型;临证时分别以养血柔肝、调和肝脾、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以及滋阴潜阳,平肝息风和清热平肝为治则,分别以四物汤、逍遥散、半夏白术天麻汤、滋水清肝饮、龙胆泻肝汤加减辨证治疗;用药上注重疏肝与柔肝并举,清肝与平肝合用,适时选用引经药,久病入络配伍虫药。所举验案属风痰上扰型头痛,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健脾化痰、平肝息风,取得较好疗效,充分体现了裘师治疗本病的辨证诊疗思路。[结论]裘昌林教授从肝论治TTH,疏肝与柔肝并举,清肝与平肝合用,中医理论依据充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裘辉张丽萍章正祥蒋旭宏裘昌林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从肝论治证型半夏白术天麻汤名医经验医案
以肌无力和震颤为主要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杂合子携带者1例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与位于染色体13q14.3...
章正祥刘佳奕郑雯静侯群张丽萍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携带者杂合子主要症状肌无力
生酮饮食对癫痫大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海马损伤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钯蛋白(mTOR)通路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雄性SD大鼠隔日腹腔注射PTZ制作癫痫动物模型直至完全点燃,另5只大鼠(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完全点燃后的4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食物(ND)+PTZ组、ND+PTZ+雷帕霉素(RAP)组、KD+PTZ组、KD+PTZ+RAP组,每组11只,均予侧脑室置管并再次给予隔日腹腔注射PTZ,共5次;其中ND+PTZ+RAP组、KD+PTZ+RAP组给药前30min侧脑室注射RAP,ND+PTZ组、KD+PTZ组予以等量人工脑脊液。观察并比较5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海马区神经元密度,海马区p S6、S6、pAkt、Akt、pAMPK、AMPK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KD+PTZ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明显低于ND+PTZ组(P<0.01);KD+PTZ+RAP组发作等级明显低于ND+PTZ组及ND+PTZ+RAP组(均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KD+PTZ组明显大于ND+PTZ组(P<0.05),KD+PTZ+RAP组大于ND+PTZ+RAP组(P<0.05),ND+PTZ+RAP组大于ND+PTZ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D+PTZ组p S6/S6、pAkt/Akt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其余4组pAMPK/AMPK蛋白表达均增高(均P<0.05);与ND+PTZ组相比,KD+PTZ组p S6/S6、pAkt/Ak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pAMPK/AMPK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ND+PTZ组相比,ND+PTZ+RAP组p S6/S6、pAkt/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KD+PTZ组相比,KD+PTZ+RAP组p S6/S6、pAkt/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ND+PTZ+RAP组相比,KD+PTZ+RAP组p S6/S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AMPK/AMPK增高(P<0.05)。结论 KD具有抗癫痫发作、减少神经元丢失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m TOR通路的抑制有关,且其上游可能通过抑制Akt通路的磷酸化、激活AMPK通路的磷酸化来调节m TOR通路。
蒋艳王宝辉贾濛濛卢裕强裘涛章正祥侯群
关键词:生酮饮食癫痫海马神经保护
炙马钱子治疗脊髓损伤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炙马钱子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24例和联合马钱子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炙马钱子胶囊。治疗前、治疗6周后、12周后,采用ASIA2006标准进行下肢运动评估,检测体感诱发电位P40,观察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Barthel评分观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6周后马钱子组Barthel评分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下肢运动评估未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马钱子组下肢运动评估、Barthel评分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P40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炙马钱子治疗脊髓损伤效果优于基础治疗。
秋超侯群戚观树章正祥
关键词:脊髓损伤中医药疗法
芎附散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浆CGRP和NO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芎附散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和芎附散组,每组18只,连续灌胃8天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予以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实验性偏头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1h,分别于1、2、4h三个时间点采集腹主动脉血测定CGRP和NO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和芎附散组大鼠1h行为学表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和芎附散组大鼠1、2h两个时间点血CGR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4h血CGRP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三组大鼠各时间点动脉血NO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芎附散可减轻由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模型大鼠症状,降低其血管活性物质CGRP和NO水平。
周金丽章正祥秋超侯群
关键词:偏头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
中脑梗死累及不同神经核团预后初步研究
2023年
目的中脑梗死发病率低,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探讨累及不同神经核团中脑梗死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5例经头颅MRI证实的中脑梗死病例,对累及不同脑神经核团病例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侧大脑脚与入院NIHSS评分(Spearman's rho=-0.536,P=0.040),动眼神经核与出院NIHSS评分(Spearman's rho=-0.537,P=0.039),双侧大脑脚与入院mRS评分(Spearman's rho=-0.570,P=0.026)、入院NIHSS评分(Spearman's rho=-0.607,P=0.016)、出院NIHSS评分(Spearman's rho=-0.629,P=0.012)、出院mRS评分(Spearman's rho=-0.643,P=0.010)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大脑脚梗死大多临床预后不佳,与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且侧支循环不足(低灌注)有关。
黄玥章正祥
关键词:中脑梗死预后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初探
2013年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GTN)偏头痛大鼠模型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变化。方法采用皮下注射GTN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应用CBI脉冲多普勒血流计、BIOPAC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对空白组、生理盐水组、硝酸甘油组血压稳定10min后连续6h监测血流动力变化,运用NOTOCORD—Hem3.5系统提取1、2、3、4、5、6h等时间点的血流速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结果GTN皮下注射后1h及2h血流速度分别降低(-8.35±3.41)cm/s和(-7.84±3.90)cm/s,而1、2、4h硝酸甘油组血流速度变化率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相比均下降(P〈0.05)。GTNSC后收缩压变化率、舒张压变化率、平均动脉压变化率在1、2、4h三个时间点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相比均降低(均P〈0.05)。结论GTN致偏头痛模型大鼠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持续下降,为进一步研究该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
关键词:硝酸甘油血流动力学偏头痛
多巴胺、硝酸甘油诱导血管舒缩异常SD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筛选合适的多巴胺(DA)提前给药时间,建立先后应用DA和硝酸甘油(GTN)诱导的血管舒缩异常大鼠模型。方法: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DA组、根据DA不同时间点(10,30,45 min)加GTN等3组,通过脉冲多普勒血流计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动态检测,评价DA、GTN对血流速度变化率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的DA在注射后的10 min内血流速度变化率与正常组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是从11 min起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0 min间隔组血流速度变化率与DA组在45,50,55,60,65,70 min等6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5 min间隔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率与DA组在80,85,90,95,100 min等5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间隔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率在各个时间点与DA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DA、间隔45 min再注射GTN可建立具有时相性特点的血管舒缩异常大鼠模型。该模型有可能用于防治偏头痛药物的血管活性筛选。
章正祥曹克刚高永红范吉平
关键词:血管舒缩血流速度偏头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