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化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物材料
  • 2篇氢化
  • 1篇电积
  • 1篇电极
  • 1篇电位
  • 1篇叠氮
  • 1篇叠氮化钠
  • 1篇乳化剂OP
  • 1篇试剂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监测
  • 1篇水中硫化物
  • 1篇酸根
  • 1篇铜试剂
  • 1篇硼氢化
  • 1篇硼氢化钾
  • 1篇氢化物
  • 1篇微分电位溶出...
  • 1篇硫化物
  • 1篇硫氰酸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秦化敏
  • 1篇秦文华
  • 1篇郑志才
  • 1篇章自高
  • 1篇李占霞
  • 1篇王晓燕
  • 1篇高建华
  • 1篇薛洪伟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检测管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硫化物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介绍的S2-的检测管比色测定法,以亚甲兰法为基础,显色反应在自制的小检测管内进行。通过与标准色列管进行比较来确定样品中S2-的含量。方法适用于水中硫化物的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刘喜亮秦化敏
关键词:硫化物水质监测
5—Br—PADAP—乳化剂OP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血清中的锌和铜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用Zn-5-Br-PADAP和Cu-5-Br-PADAP的络合物在OP存在下,对铜试剂(DDTC的稳定性不同,用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血清中锌铜。在掩蔽剂存在下,在适宜酸度pH=7.6-8.5范围内,于λmax=558.5nm处,Zn络合物和Cu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2×10~5和9.5×10~4,锌(铜)含量在0—4.5μg/25ml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不用氰化物,用血清量很少,便于临床检验应用。 1.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日本岛津UV-260型分光光度计。
罗晓芳秦文华章自高李占霞秦化敏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BRPADAP铜试剂DDTC
叠氮化钠-碘-硫氰酸根-鲁米诺体系化学发光测定微量硫氰酸根
1993年
本文将SCN^-催化碘-叠氮化物的动力学体系与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固定指示反应的时间,测量碘与鲁米诺作用的发光强度,建立了微量SCN^-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研究了测定的适宜条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5×10^(-8)—1。2×10^(-7)mol/L,十次测定9.2×10^(-8)mol/L的SCN^-,相对标准偏差为4.0%。方法用于CuSCN溶度积的测定,结果满意。
王晓燕秦化敏
关键词:鲁米诺硫氰酸根叠氮化钠硫氰酸根化学发光
氢化物分离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研究——(Ⅰ)生物材料中铋的测定被引量:1
1993年
由于生物材料中铋含量极低,因而必须用高灵敏的方法方能测定,虽然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铋是比较灵敏的,但因Cu、Sb等一些干扰元素的存在,使其方法没能用于生物材料中铋的测定,本文将氢化物同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干扰,达到了测定生物材料中铋的目的。
秦文华郑志才薛洪伟秦化敏高建华
关键词:生物材料比色管电积硼氢化钾
氢化物分离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研究——(Ⅱ)生物材料中锗的测定被引量:1
1994年
锗及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延缓细胞衰老。因此锗的测定对人体健康长寿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量锗的测定,主要采用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电位溶出分析法。由于生物材料中的锗含量低,干扰严重,因而难以用上述方法测定。本文将氢化物分离技术与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基体干扰并保持了较高灵敏度,从而达到了测定生物材料中锗的目的。
郑志才秦文华罗晓华王国荣秦化敏
关键词:氢化物微分电位溶出法生物材料
电位溶出分析的进展及其应用
1993年
文章综述了电位溶出分析法十几年来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及其作用,各种工作电极优点及其局限性,各种氧化剂的特点,列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秦文华罗晓芳秦化敏
关键词: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