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军亮

作品数:55 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细胞
  • 21篇肝炎
  • 18篇乙型
  • 17篇乙型肝炎
  • 14篇调节性
  • 14篇节性
  • 12篇慢性
  • 12篇肝炎患者
  • 12篇病毒
  • 11篇乙型肝炎患者
  • 9篇淋巴
  • 8篇乙肝
  • 8篇原发性
  • 8篇淋巴细胞
  • 6篇调节性T细胞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肝硬化
  • 6篇感染者
  • 5篇树突

机构

  • 31篇解放军第30...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军医进修学院
  • 6篇解放军第三○...
  • 5篇解放军302...
  • 4篇解放军第三〇...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郑州市第六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3篇福军亮
  • 49篇王福生
  • 20篇金磊
  • 16篇张政
  • 11篇施明
  • 10篇徐东平
  • 7篇陈黎明
  • 7篇邹正升
  • 6篇汤紫荣
  • 6篇张纪元
  • 6篇周春保
  • 6篇李元元
  • 6篇刘红虹
  • 6篇罗生强
  • 5篇徐若男
  • 4篇吕吉云
  • 4篇张辉
  • 4篇辛绍杰
  • 4篇邢少军
  • 4篇王嗣予

传媒

  • 8篇传染病信息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肝脏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地区肝病...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 1篇首届全国病毒...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点和意义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的检测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9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16例急性乙型肝炎(AHB)和42 例正...
徐东平福军亮金磊张辉周春保邹正升赵景民施明丁熙来汤紫荣付阳新张玲霞王福生
关键词:肝组织乙型肝炎患者CD4外周血
文献传递
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表现与自身抗体谱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自身抗体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解放军三零二医院收治的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及病理分期分为肝硬化期70例和非肝硬化期5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采用免疫印记法(EUROLINE)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抗体(anti-promyelocytic leukemia,anti-PML)、抗核点型靶抗原蛋白100 000(anti-sp100 antibodies,anti-sp100)、抗核孔复合物210 000跨膜糖蛋白(an-ti-gp210 antibodies,anti-gp210)、抗重组M2融合蛋白抗体(anti-BCOADC-E2 PDC-E2 OGDC-E2 antibodies,anti-BPO)、抗52 000核颗粒蛋白(anti-Ro-52 antibody,anti-52KD)。结果:ANA、AMA、AMA-M2、anti-PML、anti-sp100和anti-52KD阳性率,肝硬化期分别49%、47%、51%、54%、31%和49%,非肝硬化期分别为38%、37%、51%、60%、30%和5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nti-gp210阳性率:肝硬化期27%,非肝硬化期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ti-gp210阳性的PBC患者较anti-gp210阴性的PBC患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偏低,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Mayo评分偏高,发展为肝衰竭概率大。结论:AMA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ANA阳性有助于AMA阴性患者的诊断;anti-gp210出现在PBC病程后期,anti-gp210阳性的PBC患者有更严重的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害。
刘红虹福军亮徐军罗生强刘振文王福生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自身抗体病理学
肝内失平衡细胞因子表达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肝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其来源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1例接受肝移...
邹正升李保森徐东平张政福军亮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孙艳林邢汉前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关键词:Γ-干扰素白介素-10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文献传递
异常的外周血及肝内浸润免疫活性细胞在慢性乙性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及肝内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对61例慢重肝患者、21例慢性乙肝患...
邹正升徐东平李保森张政福军亮张辉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刘庆峰邢汉前陈黎明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活性细胞
文献传递
HIV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5年
福军亮王福生
关键词:母婴垂直传播静脉吸毒血友病患者HCV感染疾病进展血制品
多克隆抗乙肝病毒免疫细胞的扩增方法
本发明涉及免疫细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克隆抗乙肝病毒免疫细胞的扩增方法。发明通过将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用HBV抗原肽库联合IL‑7和Anti‑CD28抗体协同进行刺激,有效扩增抗原特异性细胞。...
王福生徐若男张纪元福军亮金磊
文献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肝内中、小胆管非化脓性、进行性、炎症损伤为特征,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目前PBC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非洲和亚洲尚缺乏相关资料。PBC在英国和美国的患病率和发生率较高,人群PBC流行率在37/100万至144/100万之间。PBC在我国的发病率目前尚无报道,随着诊断技术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我们发现PBC在我国肝病患者中并不少见。PBC的起病隐匿,自然病程个体差异大,因此早期诊断、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刘红虹福军亮罗生强施明张纪元王福生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预后PBC非化脓性
猴痘疫情现状及防控挑战被引量:7
2022年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既往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2022年5月以来,非洲以外地区的猴痘病例逐渐增多,患者多无流行地区旅行史,这次疫情引发全球关注。猴痘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程度较轻。PCR或核酸测序有助于确诊猴痘。猴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通过接种天花疫苗预防。鉴于本轮疫情中猴痘病毒传播途径未知且基因出现“超突变”,不排除猴痘出现大流行的可能。各国需要高度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王文鑫福军亮王福生
关键词:猴痘猴痘病毒天花疫苗大流行
肝内IFN—γ及其分泌细胞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肝内促炎细胞因子 IFN-γ的表达及 IFN-γ的分泌细——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明确二者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乙型 ACLF 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肝内 IFN-γ的原位表达以及其分泌细胞 CD4^+T 淋巴细胞与 CD8^+T 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①乙型 ACLF 患者 IFN-γ阳性分泌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慢性乙肝患者 IFN-γ阳性分泌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乙型 ACLF 患者肝内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数量较慢性乙肝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均<0.001),慢性乙肝患者肝内 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均<0.001);③肝内 IFN-γ阳性分泌细胞数量与 CD4^+T 淋巴细胞和 CD8^+T 淋巴细胞数量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96和0.885,P 均<0.001)。结论乙型 ACLF 患者肝内 CD4^+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其分泌的 IFN-γ的增加可能参与了 ACLF 的发病过程。
孙颖李保森徐东平张政赵景明周光德孙艳玲黄磊福军亮杨永平金磊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邹正升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慢加急性肝衰竭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观察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和肝内树突细胞(DC)及其亚群的特征,分析它们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清除的关系。方法选择10例免疫耐受患儿(免疫耐受组)、20例免疫激活患儿(免疫激活组)和14名健康儿童(健康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和浆样树突细胞(pDC)的百分比,分别用poly I:C和CpG ODN2216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mDC产生白介素12(IL-12)和pDC产生干扰素α(IFN-α)的能力;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内mDC和pDC的数量。结果免疫激活组mDC和pDC的百分比(分别为0.39%±0.17%和0.22%±0.13%)明显低于免疫耐受组(0.52%±0.21%和0.28%±0.10%)、健康组(0.47%±0.20%和0.36%±0.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DC数量与血清ALT呈明显负相关,与HBV DNA病毒载量无明显相关性。免疫激活组CpG刺激产生IFN-α的量(464.8±381.8pg/ml)明显低于免疫耐受组(822.3±327.2pg/ ml)和健康组(866.0±311.1pg/ml,P<0.05),而免疫耐受组与健康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DC在poly I:C刺激下产生IL- 12的能力三组无明显差异。同时还发现免疫激活患儿肝内的mDC和pDC数量均明显增加。结论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DC数量的下降可能与局部的免疫反应有关。
姚金霞张鸿飞张政陈大为张晖福军亮金磊王福生
关键词:树突细胞干扰素Α免疫耐受儿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