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
- 作品数:20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沙坦联合糖肾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9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糖肾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肾地黄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BUN、Scr、UAE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中医症状积分、BUN、SCR、UAE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糖肾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优于氯沙坦单独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张鹏凯白洁
- 关键词: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氯沙坦
- 基础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初诊老年糖尿病行基础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初诊老年糖尿病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治疗前的情况,观察组为治疗后的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与8周Hb A1c、2h PG与FBG水平均比对照组优,且不良反应逐渐消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老年糖尿病的患者行基础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白洁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阿卡波糖
- 肠促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的研究
- 2012年
- 肠促胰岛素具有进食后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持血糖稳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胃肠道分泌的肠促胰岛素在维持血糖稳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最主要的激素之一,其主要通过肠道-胰岛轴调控血糖水平的稳定。肠促胰岛素主要包括GIP及GLP1,其中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素(GIP)因其合成及分泌部位主要集中在小肠上端,位于肠道-胰岛轴上游,
- 白洁贾中春
- 关键词:肠促胰岛素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葡萄糖依赖性
- 舒洛地特软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软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甲组采用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舒洛地特软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行走距离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乙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治疗后两组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乙组优于甲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且乙组较甲组明显低(P<0.05)。结论舒洛地特软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好,可有效增加患者行走距离及改善血液流变学。
- 白洁辛宁张鹏凯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液流变学
- 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8例
- 2012年
-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6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7例和伊托必利组31例。2组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联合组应用伊托必利50mg每日3次,加用复方阿嗪米特2片每日3次,连用4周;伊托必利组只服用伊托必利,其剂量、用法和疗程与联合组相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但2组患者有效率有显著差异,伊托比利组2周、4周时分别为35.5%、64.5%;联合组2周、4周时分别为51.4%、86.5%(P<0.05);且停药后1月内伊托必利组复发率83.8%、联合组为37.7%(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能有效的减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 李想白洁
- 关键词:复方阿嗪米特伊托必利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病机
- Aβ40 TNF-α及IL-8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脑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β淀粉样蛋白40(Aβ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患者脑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原发性甲减患者106例,均采血测定Aβ40、TNF-α、IL-8等炎症参数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同期体检的53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按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组,比较两组各因子水平差异,分析Aβ40、TNF-α、IL-8与甲状腺激素、血脂水平及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Aβ40、TNF-α、IL-8、TSH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TC、TG、LDL-C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MMSE评分、HDL-C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106例甲减患者中,存在认知障碍31例(29.25%),障碍组Aβ40、TNF-α、IL-8、TSH、TC、TG、LDL-C高于非障碍组(P<0.05),HDL-C低于非障碍组(P<0.05)。甲减患者Aβ40、TNF-α、IL-8、TSH、TC、TG、LDL-C水平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HDL-C与之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甲减程度的加重,甲减患者Aβ40、TNF-α、IL-8表达水平增加,且与TSH呈正相关,三者共同影响脂质代谢、调控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甲减认知障碍发病过程。
- 白洁贾中春徐敏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
-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其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 分析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其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78例DP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病情严重程度[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脂联素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MNCV、SNCV、TSS与VAS评分、TNF-α、IL-6及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5%)与对照组(7.6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α-硫辛酸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缓解疼痛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脂联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白洁贾中春
- 关键词:Α-硫辛酸前列地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 丙硫氧嘧啶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房颤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或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血清尿酸以及心脏功能、窦性心律转复情况以及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3m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血尿酸(Uric acid,UA)以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以及高峰射血率(Peak ejection fraction,PER)、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转复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两组不良事件情况差异不显著。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合并房颤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心脏功能,促进窦性心律转复,且安全性佳。
- 贾中春白洁徐敏
- 关键词:甲亢房颤比索洛尔丙硫氧嘧啶
- 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MD)伴肥胖患者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T2MD伴肥胖患者共计100例,根据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采用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给予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比治疗前低,联合组患者FPG和2hPG水平、HbAlc变化相比于单一组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降低,联合组相较于单一组降低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均降低,联合组患者相较于单一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BMI更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单一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更高,丙二醛(MDA)水平更低(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低血糖、恶心、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T2MD伴肥胖患者效果明显,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代谢,且有助于控制BMI,可有效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
- 贾中春白洁辛宁
- 关键词:瑞格列奈地特胰岛素2型糖尿病肥胖氧化应激
- miR-135a-5p和TXN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肿瘤组织miR-135a-5p及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48例,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XNIP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135a-5p表达情况。结果 PTC患者癌旁组织中TXNIP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肿瘤组织(P<0.05);PTC患者肿瘤组织中TXNIP蛋白表达水平、miR-135a-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PTC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miR-135a-5p低表达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高表达者(P<0.05);PTC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XNIP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PTC患者肿瘤组织miR-135a-5p与TXNIP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PT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35a-5p、TXNIP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二者表达水平正相关,与肿瘤直径增加、淋巴结转移有关。miR-135a-5p、TXNIP蛋白低表达可能与PTC肿瘤发生及恶化有关。
- 张莉朱蕾白洁
- 关键词:微RNAS载体蛋白质类乳头状瘤甲状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