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廷俊
- 作品数:151 被引量:7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海洋无脊椎动物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海洋无脊椎动物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抗体,没有免疫记忆,只能靠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防御和抵抗病原体的感染。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而酚氧化酶作为该系统末端的一种含铜金属酶,则通过催化黑化反应在海洋无脊椎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综合本领域的大量参考文献对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和酚氧化酶的免疫学功能、激活机制、生化性质与酶性质以及基因与分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樊廷俊荆昭樊现远
- 关键词:酚氧化酶海洋无脊椎动物
- 一种用卤虫孵化液生产卤虫孵化酶的方法
- 一种用卤虫孵化液生产卤虫孵化酶的方法。先将卤虫卵培养于人工海水中,待90%以上的卤虫完成孵化时,经滤网收集滤液——孵化液;然后将硫酸铵加入其内,并搅拌使硫酸铵的饱和度为50-70%;再放入4℃冰箱中过夜沉淀,进而离心沉淀...
- 史振平丛日山樊廷俊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鲜海参生产冻干海参的方法
- 一种用鲜海参生产冻干海参的方法,先将新鲜海参剖腹去肠制成皮参后,预冷,然后转移至-20℃以下的冷库进行冷冻12小时以上得冰皮参;把冰皮参加水升温煮熟,捞出放入稀碱和醋酸水溶液中进行发制,再放入离子水或蒸馏水中在0-4℃下...
- 丛日山樊廷俊侯迎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鲜海参生产冻干海参的方法
- 一种用鲜海参生产冻干海参的方法,先将新鲜海参剖腹去肠制成皮参后,预冷,然后转移至-20℃以下的冷库进行冷冻12小时以上得冰皮参;把冰皮参加水升温煮熟,捞出放入稀碱和醋酸水溶液中进行发制,再放入离子水或蒸馏水中在0℃-4℃...
- 丛日山樊廷俊侯迎
- 文献传递
- 一种组织工程人角膜基质的体外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工程人角膜基质的体外构建方法。其特征是用组织工程人角膜基质体外构建专用培养液A将人角膜基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再将该细胞悬液注射入经载体支架专用复水溶液复水后的脱细胞猪角膜基质载体支架中,置入24孔培养板...
- 樊廷俊于苗苗徐彬庞鑫苗莹
- 文献传递
- 氧氟沙星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非转染人角膜上皮(HCEP)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了眼科常用抗生素药物氧氟沙星(ofloxacin,OFX)的细胞毒性及其细胞与分子机理。体外培养的HCEP细胞用不同浓度OFX处理后,分别利用光镜和M TT方法测定细胞病变效应和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色、DNA凝胶电泳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使用ELISA、Western杂交和流式细胞术鉴定胱天蛋白酶的激活、胞质中线粒体特有凋亡激活蛋白的含量和线粒体跨膜电位(MTP)的崩解。结果显示,OFX在质量浓度大于0.375 g/L时,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引起HCEP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活力下降和质膜通透性升高,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DNA断片化,凋亡小体形成,胱天蛋白酶-2、-9和-3的激活,胞质中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含量的上调,以及MTP崩解。可见,OFX在质量浓度为其临床治疗质量浓度的1/8以上时,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对HCEP细胞产生显著细胞毒性,其凋亡诱导作用要受到死亡受体介导的线粒体依赖性信号途径的调控。
- 王德平樊文艺温茜樊廷俊
- 关键词:氧氟沙星人角膜上皮细胞细胞毒性
- 大黄鱼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体外培养,通过添加促细胞贴壁和分裂的物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大黄鱼鳍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并研究了久效磷对大黄鱼细胞系鳍细胞的毒性作用。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20%FBS-DMEM/F12,最适培养温度为25℃,体外培养鳍细胞的形态主要为成纤维细胞样,22 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继代培养成功建立了大黄鱼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12代;对第60代大黄鱼鳍细胞系细胞的鉴定结果显示,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0.96 h,分裂状态十分旺盛,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8条,并具有正常的6m+6sm+36t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大黄鱼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久效磷处理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对久效磷敏感,20~160μg/mL久效磷可引起鳍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久效磷对该细胞系细胞的48 h半抑制浓度(IC50)为43.05μg/mL,证实久效磷对大黄鱼鳍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 樊廷俊孙爱杨秀霞姜国建徐晓辉郭雪阳
- 关键词:大黄鱼细胞系久效磷毒性作用
- 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从种子细胞的来源和载体支架的制备两个方面对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进行综述。
- 樊廷俊刁金美
- 关键词:种子细胞体外重建
- 利多卡因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lidocaine)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HCEP)细胞系细胞,利用光镜观察、MTT、荧光染色、DNA电泳、TUNEL、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利多卡因对 HCEP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光镜观察和 MTT检测结果显示,质量浓度 125~1000g/L的利多卡因对 HCEP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O/EB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质量浓度 0625~10000g/L的利多卡因可引起 HCEP细胞的质膜通透性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也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NA电泳和 TUNEL检测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 HCEP细胞发生 DNA断片化;TEM观察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 HCEP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了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胞质空泡化、染色质浓缩、线粒体膨胀且嵴的结构紊乱、出现凋亡小体等;AnnexinV/PI染色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能引起 HCEP细胞质膜中的磷脂酰丝氨酸(PS)发生外翻变化;ELISA检测结果显示,利多卡因还能引起 HCEP细胞中胱冬肽酶3、8、9、10表达量的增加,表明利多卡因确能引起 HCEP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坏死。由此可见,利多卡因在质量浓度大于 0.625g/L时对 HCEP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其毒性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在眼科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应谨慎使用。
- 苗莹王瑞鑫于昊泽于苗苗葛源樊廷俊
- 关键词:人角膜上皮细胞利多卡因细胞毒性细胞凋亡
- 中国红豆杉细胞紫杉醇合成期特异表达新基因TS1-FL的部分cDNA克隆被引量:1
- 2004年
-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 PCR)比较了悬浮培养的中国红豆杉细胞合成紫杉醇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并从紫杉醇合成期细胞中分离出一个特异表达的cDNA克隆TS1.TS1长度为638bp,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代表一新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26429),将此新基因命名为TS1 FL.开放读框分析结果表明TS1拥有一个不完整的开放读框,蛋白质同源性检索没有发现与TS1翻译序列有较大同源性的蛋白质.对此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可揭示它在紫杉醇生物合成中所扮演的角色.
- 胡国斌丛日山梅兴国郑从义樊廷俊
- 关键词:CDNA克隆MRNA差异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