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宪斌
- 作品数:34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治疗耐受性、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究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治疗耐受性、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n=20)、可疑营养不良组(n=22)和中度营养不良组(n=24),比较3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化疗后耐受性、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3组患者ALB、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ALB、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于中度营养不良组(P<0.05);可疑营养不良组ALB、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于中度营养不良组(P<0.05)。3组间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化疗耐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0%)高于中度营养不良组(33.33%)(P<0.05);3组患者胃肠道、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不同营养水平的化疗患者治疗耐受性差异不显著,处于中度营养不良患者疗效明显较营养良好患者低,并且营养程度低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可能性越高,提示及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并给予一定的营养支持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 张喜凤梁宪斌向梅张维真
-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营养状况耐受性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被引量:4
- 2017年
-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7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全脑放疗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控制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可在全脑放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治疗,不但能显著控制病灶转移,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梁宪斌张雅慧张燕玲王艳张维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
-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作为同源域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了PRO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8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所有患者术后随访。随访中,失访4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阳性率为71.76%,癌旁组织则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00,P<0.001);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Ki-67标记指数和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ROX1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6.73±2.73)个月,PROX1阴性表达组则为(56.36±2.13)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3,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PROX1蛋白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PROX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乳腺癌发生、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 赵东丽梁宪斌王艳张喜凤张维真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遗传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切除且病理明确诊断为OMM的病例共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蛋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PCR)及基因测序检测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男1例,女7例,年龄30~81岁。临床病损主体表现为口腔黏膜黑色肿物,肿瘤发生于牙龈者6例,上腭者1例,颊黏膜者1例,临床分期均为晚期黑色素瘤(Ⅲ期和Ⅳ期各4例)。镜下瘤细胞呈梭形、上皮样、小蓝圆细胞、透明细胞及多形性等多种形态学表现;8例均表达HMB45、S-100和Melan A蛋白,Ki-67阳性指数10%~60%。BRAF、c-kit、PDGFRa及NRAS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例出现NRAS第二外显子突变。随访至2022年1月31日,2例存活,6例死亡。结论OMM罕见,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漏诊及误诊。
- 魏丽王轶娟王艳刘灵乔森焱刘兴华刘鹏梁宪斌刘萌萌
- 关键词:黑色素瘤口腔黏膜突变
- 氢吗啡酮镇痛泵对黑色素瘤患者疼痛程度及血清5-HT、NO、PGE2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氢吗啡酮镇痛泵对黑色素瘤患者疼痛程度及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20例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氢吗啡酮镇痛泵干预的观察组162例和采用常规镇痛的对照组58例。观察2组疼痛改善情况、疼痛介质5-HT、NO、PGE2血清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1 d后、干预7 d后、干预30 d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5;t=6.08、P<0.05;t=6.16、P<0.05)。干预后,2组血清5-HT、NO、PG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总发生率(2.47%)与对照组相比(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7)。结论:氢吗啡酮镇痛泵的应用能够降低黑色素瘤患者疼痛介质5-HT、NO、PGE2的水平,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毛玉焕梁宪斌王艳
- 关键词:氢吗啡酮镇痛泵黑色素瘤
- 黏膜黑色素瘤原发部位与转移部位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黏膜黑色素瘤的原发部位与转移部位的相关性及基因组学特征。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为黏膜黑色素瘤的9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肿瘤原发部位及转移部位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头颈部为黏膜黑色素瘤高发部位46人(50%),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25人(27.17%),肛管直肠21人(22.83%)。最常见转移部位均为区域淋巴结,头颈部、肛管直肠、泌尿生殖系统分别为63.04%、57.14%、32.00%;其次为肺转移,头颈部、肛管直肠、泌尿生殖系统分别为23.91%、19.05%、32.00%;肛管直肠和泌尿生殖系统来源黑色素瘤还易出现肝转移,分别为28.57%和20.00%。进行基因检测的33人中,BRAF V600E突变2例(6.06%),CKIT突变1例(3.03%),NRAS突变4例(12.12%)。结论: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头颈部黑色素瘤,其次为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统来源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局部复发伴淋巴结转移在头颈部黑色素瘤约占1/3。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 向梅梁宪斌赵东丽王艳胡姗姗张维真
- 关键词:黏膜黑色素瘤原发部位基因检测
- 面神经颞支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防止涉及颞区的颅底手术损伤面神经颞支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20侧,应用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手术入路,解剖观察面神经颞支的分支数目、走行层次,测量颞支与所选标志点的关系。结果①面神经颞支越过颧弓时分为2~4支,其中85%为3支。②颞支距耳屏尖距离:最后支16.32±2.43mm,最前支31.30±2.64mm。③在颧弓上面神经颞支走行于颞浅筋膜深面。结论面神经颞支在耳屏尖前颧弓表面16.32~31.30mm范围内较集中,相关手术应避免损伤。在颞深筋膜深层与颞肌之间分离颞肌可保护面神经颞支免受损伤。
- 孙永强杨雯雯梁宪斌
- 关键词:面神经颞支显微解剖手术
- Ras突变型晚期黑色素瘤治疗
- 2025年
- 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基因是实体肿瘤中最常见的原癌基因,由于突变亚型中缺乏药理学上可靶向的口袋,Ras历来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然而,药物设计的改进最终导致了对活性或非活性状态的突变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具有选择性的抑制剂的开发。其中一些抑制剂已被证明对Kras G12C/G12D突变癌症患者有效,并已成为实践的改变。癌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RAS信号传导的理解不断提高,逐渐探究出新的药物或联合治疗的潜力,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探索。本文阐述了Ras突变的作用机制及黑色素瘤中Ras突变的特点及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展示该突变患者的治疗现状,并对各种新型治疗方法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方案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向梅赵东丽张喜凤张艳玲王艳胡姗姗毛玉焕张维真梁宪斌
- 关键词:黑色素瘤
- 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
- 2019年
- 黑色素瘤是发生于皮肤及其他器官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早期黑色素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6~10个月。近年来随着医学快速发展,黑色素瘤治疗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尤其是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黑色素瘤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但由于靶向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短,容易产生耐药性,基于以上因素,本文就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进行探究,分析联合运用靶向药物治疗或者免疫治疗对于耐药性的改善效果,为延长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提供理论依据。
- 张喜凤毛玉焕梁宪斌张维真
- 关键词: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耐药性
- 一种黑色素瘤穿刺活检及标本存放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素瘤穿刺活检及标本存放装置,黑色素瘤通过压力穿刺仪穿刺负压吸出进行活检,所述压力穿刺仪的外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指环,所述压力穿刺仪的下端通过连通管与金属针头相互连接;包括:排物管,其贯穿连接设置在所述连通...
- 梁宪斌张维真张雅慧张喜凤周建中陈正雷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