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从尧
- 作品数:45 被引量:2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FHIT蛋白与Msh2、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与Msh2、bcl 2、bax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8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Msh2、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Msh2阴性癌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Msh2阳性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阳性表达率和bax阴性表达率在FHIT阴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在FHIT阳性癌组织中的表达 ,差异均有显著性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FHIT与Msh2、bcl 2和bax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Msh2蛋白错配修复功能的丧失是引起FHIT表达失活的原因之一 ,FHIT表达失活增大bcl 2 /bax比值 。
- 姚成才林从尧胡名柏袁宏银
- 关键词:结直肠癌FHIT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
- 颈部异位甲状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报告1例颈部异位甲状腺癌,并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颈部异位甲状腺癌的诊疗过程,并复习国内外关于异位甲状腺及异位甲状腺癌的文献报道。结果异位甲状腺癌属临床罕见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式。结论对在异位甲状腺的好发部位发现的肿块,均应考虑异位甲状腺癌的可能性,病理检查证实后,治疗方法应以手术为主。
- 张丹马瑞林从尧
- 关键词:颈部异位甲状腺癌病例报告
- 小金丸治疗多发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比较小金丸和优甲乐治疗多发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8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多发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A、B、C 3组,A组120例予小金丸治疗,B组120例予优甲乐治疗,C组40例予安慰剂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A、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8%和6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5);A、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甲乐和小金丸对多发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均有一定疗效,相对而言小金丸不良反应少,应用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张丹马瑞林从尧
- 关键词:小金丸优甲乐结节性甲状腺肿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对乳腺癌微转移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LNNB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浓度与乳腺癌微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62例ALNNBC外周血人类乳腺珠蛋白(hMAM)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者判定为乳腺癌微转移;ELISA方法检测患者VEGF血清浓度。分析hMAM mRNA表达及VEGF血清浓度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VEGF血清浓度与微转移及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ALNNBC中c-erbB2阳性表达者hMAM mRNA阳性表达率高(P<0.05);hMAM mRNA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癌存在微转移;ER阴性、P53阳性、c-erbB2阳性、hMAM mRNA阳性表达组VEGF血清浓度高(P<0.05或者P<0.01);高VEGF浓度组无复发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ALNNBC外周血血清VEGF高浓度与微转移及临床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血清VEGF浓度可能是ALNNBC预后预测因子。
- 胡卫东林从尧胡名柏毛明
- 关键词:微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腺癌
- IGF-IR反义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04年
- 目的 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IGF -IR)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肿瘤的IGF -IR反义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设计含有BamH1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 ,通过逆RT -PCR获得IGF -IRcDNA片段。经过纯化的hIGF -IRcDNA和空载体pcDNA3.1(- )经过BamH1和HindⅢ双酶切 ,连接 ,转化 ,鉴定而得到重组体。结果 反义基因重组体经过BamH1和HindⅢ双酶切后 ,得到 70 0bp和 5 .4kb两条带 ;以重组体为模板进行PCR检测 ,70 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呈现强阳性 ;重组体测序的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hIGF -IR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 张慧峰林从尧
- 关键词:基因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大肠癌中β-catenin表达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的意义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β-catenin、COX-2、VEGF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15例正常组织均呈正常表达,而COX-2和VEGF均呈阴性。大肠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5.6%,COX-2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转移和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OX-2、VEGF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转移、Duke′s分期有统计相关性(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OX-2和VEGF的表达在大肠癌中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r=0.278、0.419)。结论β-catenin在胞浆或胞核内的异常聚集以及COX-2和VEGF的过度表达共同参与大肠癌的进展。
- 汪洋林从尧周夏
- 关键词:Β-CATENINCOX-2免疫组织化学
-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外周血hMAM检测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应用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乳腺珠蛋白(hMAM)检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lymphnodeneg鄄ativebreastcancer,ALNNBC)外周血中微转移,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分别检测62例ALNNBC、6例乳腺良性疾患和6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中hMAMmRNA的表达,并以MDA-MB415细胞为阳性参考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ALNNBC外周血hMAM表达阳性率为32.3%(20/62),乳腺良性疾患组和健康成人女性组全部阴性表达;该方法检测外周血微转移的灵敏度达1/106;C-erbB2基因阳性表达者微转移发生率高(P<0.01),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ER状态、p53表达等与微转移无关(P>0.05);复发转移组较无瘤生存组外周血中微转移率高(P<0.01)。结论:hMAM可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ALNNBC微转移与C-erbB2密切相关;外周血微转移可以作为ALNNBC预后指标。
- 胡卫东林从尧熊斌熊斌李春光
- 关键词:微转移乳腺癌
-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淋巴结是否转移仍然被认为是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LNNBC)患者术后有25%左右的复发转移率[1],如能在早期发现微转移,则可以选择性地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相关治疗.本研究旨在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ALNNBC外周血乳腺组织特异性的乳腺珠蛋白(hMAM)mRNA的表达,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乳腺癌微转移.
- 胡卫东林从尧袁宏银胡名柏谢伟
- 关键词: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微转移检测外周血乳腺癌预后组织特异性
- 一种乳管内窥镜成像探头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管内窥镜成像探头,脉冲激光被耦合进入激发光纤的一端,在激发光纤的另一端通过准直汇聚元件聚焦照射到反射元件后反射,透过胶囊聚焦在生物体内表面下,由于声光效应产生超声信号,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透过胶囊照射到反射...
- 龚静林从尧吴高松张京伟
- 文献传递
- MC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proteins,MCMs)家族中的一成员MCM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大肠癌...
- 林从尧安源冯茂辉龚玲玲程甜甜
- 关键词:大肠癌阳性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恶性程度临床病理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