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集落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集落刺...
  • 1篇集落
  • 1篇集落刺激因子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分化
  • 1篇干细胞
  • 1篇干细胞增殖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许志恩
  • 1篇李洪
  • 1篇柯俊龙
  • 1篇陈倍楚
  • 1篇李维

传媒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的影响及其在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16只SD大鼠的骨髓,体外培养BMSC,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细胞,并进行鉴定。按不同浓度给予G-CSF,分为四组(G0-3组),G0组不含G-CSF,设为阴性对照;G1~3组分别含G-CSF5、10、20ng/ml,按1×10^5/ml密度接种于平底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μl)。MTT法测定各组加入G-CSF第1、3、5、7天吸光度(A值)的变化,观察G-CSF对BMSC增殖的影响。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h后,按神经胶质细胞衍化营养因子(GDNF)和不同浓度G-CSF组合分组(B1-5)进一步诱导,B1不含GDNF、G-CSF,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神经细胞标记物GFR-α1的表达。结果①在给予G-CSF第1、3、5、7天,G0组A值呈下降趋势(F=23.5083,P〈0.05),G1~3组内A值呈上升趋势(F1=202.5940,F2=1301.8815,F3=1222.0091,均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A值比较,G2、G3组较G1组增高(P〈0.05),G2与G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2~5组细胞逐渐变成圆形、多角形,伸出树突,并且均表达GFR-α1,而B1组无类似改变,也不表达GFR-α1。比较各诱导组在同一时间点(诱导第1、3、7天)组间灰度比值,B2-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能促进大鼠BMSC的增殖,其适宜浓度为10ng/ml。联用GDNF和适宜浓度的G-CSF,比单用GDNF能更有效地诱导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李洪许志恩李维陈倍楚柯俊龙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细胞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