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敏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隐性辍学
  • 3篇辍学
  • 3篇高校
  • 2篇留守
  • 2篇留守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学业
  • 1篇大学生学业倦...
  • 1篇性生活
  • 1篇学生学业
  • 1篇学业
  • 1篇学业倦怠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性生活事...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特质
  • 1篇逆商
  • 1篇人格障碍

机构

  • 5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5篇李素敏
  • 4篇杨曙民
  • 2篇赵鹏燕
  • 2篇李建秀
  • 1篇龚晓会

传媒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北某高校大二学生隐性辍学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隐性辍学的原因,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编《大学生隐性辍学现状》问卷,其中主要涉及"课时界定"等有关内容15个问题,发放给大二学生2000份进行统一填写。[结果]①未能完成每周20学时学习任务的比例为59.83%。②依据学业倦怠量表、Meyer和Allen量表挑选的有关"厌学"原因问题中,以"情感枯竭"肯定数的比例为高,达到78.25%,相比其他因素比例41.57%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大二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采取消极逃避"上网聊天"的比例达73.2%。[结论]该校大二学生隐性辍学率较高,造成"厌学"的诸多因素中以情感因素所占比例较高;而一旦形成"厌学"情绪,又以"上网聊天"形式逃避,将形成"厌学——情感枯竭——逃避"的负性循环链。此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李素敏杨曙民赵鹏燕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辍学
高校大学生隐性辍学表现率、逆商指数水平剖析被引量:1
2015年
依据学业倦怠简表[1]、"课时界定"[2]标准,自编大学生隐性辍学现状问卷,选择某高校大二学生2000人进行调查,同时进行逆商(AQ)[3]问卷调查,找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及原因,为制定有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李素敏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辍学逆商
某高校留守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调查被引量:29
2008年
杨曙民李素敏李建秀龚晓会
关键词:抑郁症患病率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高校发病前
大学生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对隐性辍学表现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调查某高校大二学生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以及隐性辍学表现率的现状,为制定有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依据学业倦怠量表、"课时界定"标准,针对自编问卷中的5个问题,选择某高校2000名大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学业倦怠三维度比较,情感枯竭因素的比例78.25%,高于讥诮态度的因素比例64.5%,"自我效能感"比例较低,为28.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86,P﹤0.01)。②"课时界定"未达标的比例为59.8%。③核心自我评价偏低的比例为73.2%。[结论]①大二学生学业倦怠三维度间的显著差异表明,情感枯竭对隐性辍学表现率影响较大,即情绪性隐性辍学较易发生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②隐性辍学表现率为59.8%。③大二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偏低。④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与隐性辍学表现率呈正相关,表明人格因素在形成隐性辍学的事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李素敏杨曙民赵鹏燕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隐性辍学
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剖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并进行病因性剖析。方法采用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因子检测表(MIS-BPD)作为问卷,同时在问卷中附加自编留守大学生的定义为"自3岁起由其他照育者抚养至18岁"一项,以甄别出留守大学生人数。对2600名大一新生(包括补充网上收集问卷2100份,现场集体答卷500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391份,其中留守大学生107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88%。罹患边缘型人格障碍人数百分比比较:留守大学生明显高于未留守大学生(χ2=49.38,P<0.01)。边缘型特质(四特征)分型比较,在情感扰乱、认知系统紊乱、紊乱的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大学生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未留守大学生。边缘型特质亚型因子阳性符合一种以上诊断率,共病率远高于有关报道"大学生共病率26.30%"的水平。结论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罹患率较高,达到42.03%,边缘型特质亚型因子阳性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诸如此类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会诱发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危险信号。社会支持程度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罹患率呈正相关。
杨曙民李建秀李素敏
关键词:留守大学生边缘性人格障碍社会支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