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辽宁小塔子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小塔子沟金矿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温度为280℃-400℃之间,成矿压力为160-200M Pa,矿化深度为2.8-4.72km,属中深成中温岩浆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为形成较大工业意义的矿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2号脉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在标高-211m以下的1号脉深部,出现较大规模工业矿体的可能性不大;1号脉南侧是发现有规模的工业矿体的最有利地段。
- 朴寿成王力李清泉于泽新张博文
- 关键词:金矿床找矿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
- 黑土农业区常量和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6
- 2002年
- 黑土常量元素组成表明黑土化学组成比较均匀,但Fe、Al在剖面中发生分异,有风化脱Si作用,黑土亚类间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的差异与其分布区地势不同有关。对黑土中微量元素B、Cu、Fe、Mn、Mo和Zn的全量、有效态含量、它们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需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加黑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陆继龙周云轩周永昶李清泉
- 关键词:农业区黑土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
- 吉林蛟河爱林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开展详细的室内外研究,对吉林蛟河爱林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野外调查发现,矿体呈脉状产于范家屯组粉砂质板岩中的断裂蚀变带中,受NE向断裂控制。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爱林金矿床成矿期流体均一温度为240~400℃,成矿深度为0.64~1.60km。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流体δ^18O变化范围为5.40‰~6.86‰,δD变化范围为-103.1‰^-100.0‰,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与古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综合区域地质特征、矿体产出状态和实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受断裂控制的浅成中—高温热液型矿床,其形成与花岗岩的侵入密切相关,推测该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碰撞向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转换期环境。
- 王存柱陈桂虎李清泉王文宝陈景文崔雪文
- 关键词: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
- 吉林白山(浑江)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 2007年
- 白山金矿是近年来在吉林南部地区发现的一种重要类型金矿床——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在活泼性较高的元古庙老岭群珍珠门组大理岩中。吉南元古庙分布区Au、Zn、Sb、Cd、Sn、As、Hg等元素丰度具有显著偏高特征,白山金矿区Au、Ag、W、Bi、Sb、As等元素具有浓集系数高、变异系数大、多元素套合叠加异常等特点。异常带沿构造带分布并具有明显分带现象,元素组合为Au-Sn-Zn-Ag-Cd。
- 李清泉房京宇周永昶于峰
-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地球化学特征
- 辽宁北地金矿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08年
- 北地金矿产于燕山期石英二长岩与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杂岩的内接触带,主成矿阶段的温度为240~360℃,盐度(NaCl)为1%~6%,成矿压力为105.5×106~156×106Pa,矿化深度为3.52~6.24km,属中温中深成脉状热液矿床。从矿石的石英及其包裹体获得的δD分别为-88.44×10-3和-88.96×10-3,δ18O分别为5.08×10-3和5.11×10-3,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燕山期石英二长岩形成过程和区内广泛分布的太古宙变质杂岩都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矿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都有双峰现象,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160℃~220℃和280℃~300℃,盐度(NaCl)的峰值分别为3%~4%和7%~8%,矿质的沉淀、富集可能与流体的不混溶有关。
- 朴寿成于泽新李清泉张博文师磊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吉林白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15年
- 白山金矿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吉林南部地区发现的一种重要类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在活泼性较高的元古宙老岭群珍珠门组大理岩中[1]。成矿物质具有多元性,硫、金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部分来源于古老壳源——早元古代老岭群碳酸盐岩;铅主要来源于早元古代老岭群碳酸盐岩,部分来源于深部岩浆;碳、氢、氧主要来源于地下水,部分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水。
- 邵兴坤李清泉闫岩陈宇宋林旭毛永新
-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稳定同位素
- 两段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的试验被引量:15
- 2001年
- 采用两段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结果表明:此工艺的水解段具有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整个工艺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 李清泉柴社立蔡晶芮尊元车全中张振森
- 关键词:玉米淀粉废水接触氧化工艺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