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勇
- 作品数:71 被引量:3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1054例肝胆胰恶性肿瘤与ABO血型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胆胰恶性肿瘤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54例恶性肿瘤的ABO血型分布特征,并与文献提供的郑州市中心血站同期献血者340475例血型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型以B型居多,B〉O〉A〉AB,各种血型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不同。结论肝胆外科常见恶性肿瘤的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血型分布有显著差别,恶性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有一定的关系。
- 陈艳军杨占锋周百中李晓勇
- 关键词:肝胆胰恶性肿瘤ABO血型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 2009年
- 曹予文徐明杰李晓勇周百中杨占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
- 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风险模型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纳米刀治疗的9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3天内出现血清肌钙蛋白I>0.03 ng/mL作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n=51)和非心肌损伤组(n=41),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吸烟史、酗酒史、术前合并症等基线资料。计量资料用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筛选出相关因素建立预测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发生心肌损伤风险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和临床效用。结果相较于非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消融时间更长(χ^(2)=7.410,P=0.006),探针数量更多(χ^(2)=6.130,P=0.047),术前合并高血压(χ^(2)=12.124,P<0.001)、慢性肾脏病(χ^(2)=12.829,P<0.001)者更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消融时间、手术方式、探针数量、高血压史及慢性肾脏病史均与心肌损伤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比值比(OR)=3.94,95%CI:1.09~14.18,P=0.036]、消融时间(OR=4.15,95%CI:1.30~13.27,P=0.016)、手术方式(OR=6.92,95%CI:1.92~25.07,P=0.003)及合并高血压史(OR=4.07,95%CI:1.12~14.77,P=0.034)是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AUC=0.859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临床效用。结论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术前合并高血压、肿瘤直径>4 cm、消融时间>1 h是心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纳米刀+旁路吻合)能增加心肌损伤的风险,列线图对预测心肌损伤发生的风险有较好效果。
- 海珑珠胡强夫李晓勇郭佩垒杨玲伟
- 关键词:胰腺肿瘤心肌疾病
- 栀子大黄汤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制备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模型,探讨栀子大黄汤对AFL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用药剂量。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对照组44只;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乙醇灌胃(50%乙醇溶液6.0mL·kg^(-1))+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AFL模型。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0mg·kg^(-1)),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所含生药剂量分别为5.0和10.0g·kg^(-1));每组10只。每隔2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酸氢基转移酶(ALT)水平。给药后第4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TC、TG、AST、ALT、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水平,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评分。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AST、ALT、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C、TG、AST和ALT水平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1),低剂量桅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1),低和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肝组织中ADH和ALDH水平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大黄汤组AFL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栀子大黄汤能明显改善由高脂联合酒精饮食引起的肝损伤和肝脏脂肪性病变。
- 杨战锋李晓勇周百中陈升阳
- 关键词:栀子大黄汤酒精性肝损伤炎症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5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例数占我院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总数的7.8%(57/727),术前诊断正确率58%(33/57)。5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37例,平均生存期为24个月;姑息性手术14例,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行活检术6例,平均生存期为4个月。结论肝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早期根治肝内肝管结石是预防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关键。
- 蒋建强李晓勇陈艳军周百中崔卫东
- 关键词:胆结石胆管肿瘤
- 纳米刀消融联合化疗/局部放疗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2年
- 评价纳米刀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用纳米刀消融术治疗的62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化疗组、粒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回顾性分析各组临床资料。(1)各组术前PTCD比例、术中行内引流比例、消融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肿瘤标志物CA19-9术后7 d开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组胰瘘、腹腔内出血、脾动脉瘤、脾梗死及腹腔感染发生率最高;(4)各组间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1,P=0.029),联合组中位生存期最长(23个月),粒子组中位生存期最短(7个月)。联合化疗可进一步改善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联合粒子植入的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 陈艳军程冰冰郜宇陈升阳胡水全李晓勇
-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化疗局部放疗
- 手术室空气细菌动态变化与切口感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了解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密度的变化与患者创口感染情况,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50例手术患者,通过自然沉降法对普外科手术室手术开始30、60min和120min空气中的细菌密度进行监测,监测得到的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不同持续时间的手术,在手术开始前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在0~22CFU/m3;空气中细菌的密度随着手术进行时间的增加而增高,直到手术结束后;空气细菌密度在手术持续1h以内为213~798CFU/m3、1~2h为552~1382CFU/m3、2~3h为588-2108CFU/m3、〉3h的为734~2212CFU/m3;手术过程中,空气中细菌含量随着医务人员人数增多而增多,手术结束后的密度〈4人时为212~441CFu/m3、5~8人时为335~951 CFU/m3、9~12人时为654~1423CFU/m3、〉13人为858~2212CFU/m3;细菌密度还随着开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开门次数〈6次为215~329CFU/m3、7~12次时为512~819CFU/m3、13~18次时为649~1970CFU/m3、〉19次时为896~2212CFU/m3。结论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室人数和开门次数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郭艳李国荣李晓勇李德馨
- 关键词:手术室
- 实时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实时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LA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不可逆电穿孔(IRE)联合化疗组(联合组)12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15例,化疗方案均为吉西他滨+替吉奥。观察联合组围手术期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联合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心肌酶、血淀粉酶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CA19-9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的疾病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随访期内的生存状况。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随访期内的生存状态。结果联合组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及轻度并发症12例次(Clavien-DindoⅠ级9例次、Ⅱ级3例次)。联合组所有患者术后心肌酶指标一过性升高,7 d内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7 d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术后1 d,9例患者血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至术后7 d明显下降,术后14 d基本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7、14 d、1个月血淀粉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CA19-9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联合组治疗后CA19-9水平逐步下降,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后CA19-9水平呈短暂下降随后上升,但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RR、DCR均高于对照组(75.0%vs 26.7%、91.6%vs 53.3%,P值分别为0.021、0.043)。在中位随访期(13个月)内,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个月vs 5个月、18个月vs 10个月,P值分别为0.014、0.034)。结论实时多影�
- 苏东朝李晓勇陈艳军杨金雨陈升阳胡水全仝昊
- 关键词:胰腺肿瘤导管消融术
- 纳米刀消融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评估纳米刀消融术治疗局部进展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行纳米刀消融术的30例局部进展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评估术后客观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纳米刀消融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含量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肌酶谱指标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发生胰腺炎3例、恶心呕吐2例、低血糖、肺部感染及胃排空功能障碍的各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2个月内无胰瘘、出血和胆瘘等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术后肿瘤标志物糖蛋白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及CA-242与术前对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CT检查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的6例(20.0%),部分缓解的20例(66.7%),稳定的4例(13.3%),有效率为86.7%。结论:纳米刀消融术在局部进展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中安全性高、近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 刘少朋李晓勇陈艳军崔卫东陈升阳程冰冰
- 关键词:胰腺肿瘤消融术
- 3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Ⅰ期、Ⅱ期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并定期随访。36例患者全部符合保乳标准。结果 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乳房外形优良率97.2%。结论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改善了患者的形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信心。
- 刘记恩李晓勇王宏霞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