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翼

作品数:92 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9篇儿童
  • 27篇肾病
  • 21篇紫癜
  • 21篇综合征
  • 20篇肾病综合征
  • 17篇病理
  • 15篇肾炎
  • 12篇紫癜性
  • 12篇紫癜性肾炎
  • 12篇过敏
  • 10篇肾损
  • 10篇过敏性
  • 10篇过敏性紫癜
  • 8篇原发性
  • 8篇肾损伤
  • 8篇患儿
  • 7篇幼年
  • 7篇幼年特发性
  • 7篇幼年特发性关...
  • 7篇肾脏

机构

  • 77篇湖南省儿童医...
  • 8篇南华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0篇张翼
  • 78篇李志辉
  • 76篇寻劢
  • 72篇段翠蓉
  • 67篇吴天慧
  • 60篇丁云峰
  • 41篇银燕
  • 37篇张良
  • 12篇康志娟
  • 9篇何金华
  • 6篇张丽琼
  • 4篇刘志群
  • 2篇林芝
  • 1篇段翠容
  • 1篇周宇航
  • 1篇朱晟

传媒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儿科药学杂志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儿童紫癜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的表达
李志辉张翼段翠蓉何金华刘志群寻劢吴天慧银燕
食物过敏原相关性变态反应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SPN病人食物过敏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了解食物过敏所诱发的Ⅰ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在HSP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确诊为紫癜性肾炎且完善肾活检者为研究...
张翼李志辉段翠蓉寻劢吴天慧丁云峰银燕张丽琼
关键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儿童紫癜性肾炎变态反应
文献传递
血液灌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对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11 月-2013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8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灌流前后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1、血液灌流治疗的入选标准:...
吴天慧李志辉段翠蓉寻劢丁云峰张翼张良银燕
槐杞黄颗粒对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对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泼尼松、氯雷他定等西医抗炎抗过敏对症治疗,治疗组再予槐杞黄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检测入院第1天、7天、14天、21天、28天时血清hs-CRP的变化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住院第7天、14天、21天、28天时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槐杞黄颗粒治疗紫癜性肾炎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hs-CRP水平。
段翠蓉李志辉张翼吴天慧寻劢丁云峰张良康志娟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槐杞黄颗粒血液流变学HS-CRP
肾病综合征复发与慢病毒感染的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复发与慢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0-2013年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次诊断肾病综合征的患儿进行EB病毒(EBV)及巨细胞病毒(CMV)两种慢病毒感染检测,将其分为EBV感染组、CMV感染组、...
吴天慧李志辉段翠蓉寻劢张翼丁云峰张良银燕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患者慢病毒感染
儿童过敏性紫癜伴胰腺损害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所致胰腺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诊断为HSP的患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P患儿血、尿淀粉酶,B超观察患儿胰腺形态,观察患儿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分析患儿胰腺损害与其他系统损害的关系。结果95例HSP患儿中发生胰腺损害者64例。其中男34例(53.1%),女30例(46.9%),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6,P〉0.05)。HSP伴消化道损害合并胰腺损害的患儿(53例,82.8%),显著高于HSP不伴消化道损害合并胰腺损害的患儿(11例,17.2%)(,=14.24,P〈0.05)。混合型HSP并胰腺损害者61例(95.3%),亦显著多于HSP仅有皮疹合并胰腺损害(单纯型)者(3例,4.7%)(X2=18.18,P〈0.05)。64例HSP伴胰腺损害的患儿均行胰腺B型超声检查,无一例伴胰腺水肿及结构回声改变。HSP伴胰腺损伤的患儿住院天数为5~39d[(10.80±6.39)d],不伴胰腺损害患儿住院天数为4~13d[(8.42±3.51)d],二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68,P〉0.05)。结论儿童HSP可伴胰腺损害,伴消化道损害及病变累及多系统的患儿更易伴胰腺损害,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丁云峰李志辉吴天慧段翠蓉寻劢张翼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胰腺损害儿童
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与肾脏病理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9-12月本院住院临床及肾脏病理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80例患儿,6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组儿童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并分析肾脏病理损害程度与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24 h尿蛋白排出量与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①8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110.218±32.439)ng/ml与68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5.946±15.606)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理分型II级及病理分型III级患儿的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分别为(110.234±24.209)ng/ml、(108.672±23.4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人24 h尿蛋白排出量与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之间的关系,按照24 h尿蛋白的排出量分成三组,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组、50 mg/kg>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组、24 h尿蛋白定量>50 mg/kg组,三组的血清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分别为(99.90±16.44)ng/ml、(115.53±28.30)ng/ml、(169.75±18.27)ng/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胱氨酸白三烯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相关,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蛋白尿的排出密切相关。
段翠蓉李志辉张翼寻劢丁云峰吴天慧银燕
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蛋白尿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IL-6、TNF-a的表达分析
吴天慧李志辉张良段翠蓉寻劢丁云峰张翼康志娟
托珠单抗治疗12例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收治的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12例进行前瞻性自身病例对照研究。入组患儿均给予托珠单抗治疗(每次8 mg/kg或12 mg/kg,每2周静脉滴注一次),比较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激素用量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入组患儿12例,所有患儿给予托珠单抗前均有中等热度以上发热,在应用托珠单抗24~48 h后体温恢复正常,6例有关节症状的患儿治疗12周后2例症状消失,2例症状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在治疗前无关节症状的患儿中有2例在治疗第12周出现新的关节症状。4例患儿治疗前有皮疹,在治疗24~48 h后皮疹均消失且未反复出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WBC、ESR、CRP、SF均下降,激素用量减少(P均<0. 05),而IL-6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4例患儿出现转氨酶升高,5例患儿出现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2例患儿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次,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过敏及严重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较安全。
寻劢李志辉段翠蓉吴天慧张翼丁云峰康志娟
关键词: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BAFF的表达及意义
张良李志辉段翠蓉寻劢吴天慧丁云峰张翼银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