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清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抑郁
  • 2篇喹硫平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精神病
  • 2篇焦虑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症
  • 1篇典型抗精神病...
  • 1篇电休克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理状况
  • 1篇休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机构

  • 1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张清清
  • 7篇欧阳华
  • 6篇王章元
  • 5篇李强
  • 5篇耿彩虹
  • 3篇王翠鹏
  • 3篇张朝辉
  • 3篇张瑞岭
  • 2篇张磊
  • 1篇马振武
  • 1篇原富强
  • 1篇潘苗
  • 1篇郑华
  • 1篇张三强
  • 1篇孙敏
  • 1篇胡茂林
  • 1篇王传升
  • 1篇王丹
  • 1篇裴丽粉
  • 1篇李娟

传媒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奥氮平口服治疗,每日10~20 m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r TMS治疗。治疗前后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并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ANSS阴性、阳性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PANSS阴性、阳性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周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6周后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 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欧阳华李学晋张清清王章元耿彩虹李强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奥氮平精神分裂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水平与自我效能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及其与自我效能、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0名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与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2.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医生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的人格解体维度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医护人员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的情感耗竭维度分与自我效能评分及掩饰性、积极应对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格解体维度分与自我效能评分及内外向性、掩饰性、积极应对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低成就感维度分与自我效能评分、积极应对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精神质、消极应对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且存在性别、文化程度、医护差异,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王章元张朝辉李娟张清清欧阳华李强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
新乡市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调查河南省新乡市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9月~10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乡市区5341名中学生,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对被试及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试年龄范围为12~19岁,平均年龄为(14.87±0.99)岁。中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22.41%和19.96%;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68%,其中男生为6.20%,女生为7.24%;女生的焦虑情绪(t=-5.85,P<0.001)、抑郁情绪(t=-5.86,P<0.001)和行为问题(t=-2.31,P=0.02)均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青少年相较于城市青少年抑郁情绪显著升高(t=-2.40,P=0.02)。另外,在控制了性别和生源地之后,焦虑情绪(β=0.15,P<0.001)和抑郁情绪(β=0.45,P<0.001)对青少年行为问题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新乡市中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行为问题发生率偏低,并且焦虑和抑郁情绪与青少年行为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张清清王丹张磊郑华史利静王娜娜张溢涵李珍仪孙敏陈慧敏杨子皞王传升张瑞岭
关键词:焦虑抑郁
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方法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等分为CUMS组和对照组,前者连续28天每天随机接受不同的应激,对照组同样条件下饲养但不给应激,至第28天进行行为测评后处死,在日立(H7500)透射电镜下测量海马CA1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结果 CUMS抑郁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突触活性区长度(216.64±20.19 nm)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42.4±5.23 nm)显著小于对照组(321.58±12.27nm,69.6±4.77 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触界面曲率及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性抑郁大鼠存在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这提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
潘苗张三强裴丽粉张瑞岭胡茂林张清清马振武原富强
关键词:慢性应激抑郁突触可塑性
二甲双胍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组和非药物组,药物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非药物组给予运动加食疗,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后的腰围、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及血脂。结果: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药物组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相比非药物组的腰围、体质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7.46,P<0.001;t=-7.28,P<0.001;t=-3.48,P<0.001;t=-2.10,P<0.05;t=-5.75,P<0.001;t=-7.05,P<0.001;t=-7.24,P<0.001),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不显著。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效果满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同时纠正其体重增加与糖代谢紊乱的情况。
张清清
关键词:二甲双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体质指数
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7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干预,并对比其干预前后的危险性行为发生率。结果与综合干预前比较,70例患者综合干预后的出走、伤人、毁物、自杀、自伤危险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明显,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发生率。
李强王翠鹏王章元耿彩虹欧阳华张清清
关键词:综合干预精神病患者
氟伏沙明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或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氟伏沙明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喹硫平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9—2016-09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周期≥12周的78例难治性强迫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2组,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效果、TES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总分(8.45±7.20)分和汉密尔顿抑郁(29.20±1.10)分、汉密尔顿焦虑(28.50±1.40)分均较对照组低(P<0.01);2组8、12周后TES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84.55±14.33)分,高于对照组的(65.35±13.02)分(P<0.01)。结论难治性强迫症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能够缓解强迫症状,改善不良强迫带来的不良情绪,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张清清
关键词:难治性强迫症氟伏沙明喹硫平无抽搐电休克生活质量
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首次来电且有自杀意念者的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中,首次来电且有自杀意念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自杀意念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使用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电脑咨询操作系统,提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拨打该热线的31401例来电者的资料。采用圆形分布和核密度分析法探讨首次来电且有自杀意念者的时空分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494例首次来电,其中1697例(30.9%)报告近2周有自杀意念。时间分布上,自杀意念来电高峰时段为12:36~01:08,且星期分布显示周五来电量最多;空间分布上,有自杀意念来电者的主中心呈现以郑州市和新乡市为核心的联合集聚特征,次中心在省内呈现多中心离散分布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0岁(OR=11.85)、无业(OR=1.78)、有精神心理问题(OR=5.03)、有家庭关系问题(OR=3.67)、经济困难(OR=7.08)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自杀意念者来电时间分布有集中趋势,来电空间分布有不均衡性;在接听首次有自杀意念者的来电时,应重点关注年龄<20岁、无业、有精神心理问题、有家庭关系问题及经济困难的来电者。
刘坤亚李小妞张清清张磊成绘平王诗韵侯运生许颖张瑞岭
关键词:自杀意念圆形分布法
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 10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40 mg·d-1,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喹硫平25 mg·d-1,口服,疗程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58.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4、6周后2组患者HAMD及SCL-90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D及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嗜睡乏力、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欧阳华耿彩虹张清清王章元张朝辉
关键词:喹硫平帕罗西汀躯体形式障碍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和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抽取49例作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以及精神障碍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治疗情况。结果本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神经症样综合征发病率最高(P〈0.05),其次是智能障碍;经对症治疗后,48例患者在治疗后3-10 d痊愈出院,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痊愈率是98.00%。结论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应给予对症治疗,改善其预后。
李强王翠鹏王章元耿彩虹欧阳华张清清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