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生
-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消化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 2025年
- 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使微创外科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目前,机器人技术在消化道手术领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机器人手术更擅长在狭窄空间内进行解剖操作,对组织的牵拉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预后更好。但如何提高手术机器人及其配套设备的自主性是未来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国产手术机器人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会使更多患者享受到远程手术医疗带来的益处。
- 郑天祥王东旺张永年任双义张新生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胃肠外科微创手术
- 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手工吻合行消化道重建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行手工吻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对2017年5—1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8例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行手工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后,将乙状结肠与直肠行"端端吻合",手工全层连续缝合,先缝合直肠左侧壁,沿直肠后壁连续缝合5~6针;然后同样方法从沿直肠前壁连续缝合5~6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82.5±57.5)min,消化道重建手工吻合时间为15(9~25)min。术后共5例(17.9%)发生并发症,2例吻合口漏患者经引流、营养支持治疗后逐渐自然愈合;1例腹腔感染患者经抗感染、引流后恢复;1例肺部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经换药引流后痊愈。无腹腔出血、乳糜漏、输尿管损伤、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19个月,中位随访15(12~1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者,有3例患者诉存在肛门异物感;行小肠造口还纳手术后,8例患者诉排粪次数多,控粪能力差,余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结论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行手工吻合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 刘敦波张新生史晓萌张乾世冯震张振兴任双义
- 关键词:直肠肿瘤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
- 回肠间置代结肠术一例报道
- 2019年
- 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中上段切除后,结肠变短,横结肠断端与直肠断端距离过远,无法直接进行横结肠与直肠吻合,传统术式是同时进行横结肠永久腹壁造瘘或者进行是回肠末端与直肠断端吻合术[1],极少有关于回肠间置代结肠术,保留肛门功能的报道,我院曾进行了1例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中上段切除时,应用回肠间置代左半结肠的手术,实行了一期吻合,保留了肛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新生袁梦郎冯震任双义
- 关键词:左半结肠切除保肛
-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例临床资料,以提高诊治水平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病例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治疗措施的疗效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手术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27个月),无治疗相关并发症。有32例患者的CEA水平较发生肝转移前或者原发肿瘤手术后都明显升高;有29例CA19-9升高。[结论]肝转移灶外科切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理想的治疗手段;介入化疗具有并发症少,全身影响小,疗效较好等优点;结直肠癌术后定期复查,尤其是CEA、CA19-9等指标,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 张新生陈鑫任双义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化疗栓塞术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0d内非计划二次手术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文献报道,亚洲胃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死亡率为1%,包括手术操作相关性的局部并发症和肿瘤侵袭、基础疾病导致的全身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要手术进行干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17例患者,总结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探讨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
- 张新生张卫彬张乾世辛志强冯震任双义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二次手术根治术后腹腔镜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
- tRNA转运与细胞周期检查点被引量:1
- 2009年
- DNA损伤检查点蛋白质与细胞周期进程的关系在分子水平尚不明了。tRNA转运和转录因子Gcn4是细胞周期进程关键的中间体分子,其可检测到DNA损伤并延迟细胞周期由G1到S期转变进程。本文对DNA损伤后tRNA转运和细胞周期检查点延迟细胞周期进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张新生左云飞任双义
- 关键词:细胞周期检查点DNA损伤
- 外科七年制医学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大多数重点医学院校已经设立了七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且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七年制医学生外科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在其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培养七年制医学生,亦是医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该文结合大连医科大学情况,对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医学本领过硬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合格外科七年制医学生进行探讨。
- 张新生任双义
- 关键词:外科医学生
-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及其应用被引量:13
- 2009年
-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生物发光蛋白,其内源荧光基团在受到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时可高效发射清晰可见的绿光。由于其具有发光的特性,已成为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因而在科研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GFP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了解和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光谱学功能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GFP已成为一个监测在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位的理想标记。本文对GFP及其发现和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张新生刘小裕任双义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 229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早期胃癌2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52例)和未转移组(177例),分析各临床病理指标和肿瘤标志物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淋巴结转移对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29例均经开腹或经腹腔镜行D2胃癌根治术,共计清扫淋巴结4071枚(平均17.7枚/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阳性137枚。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和肿瘤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未转移组的肿瘤标志物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组患者术前糖类抗原19.9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尸=0.023)。淋巴结转移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100%、85.0%和80.O%;淋巴结未转移组则分别为100%、100%和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早期胃癌患者肿瘤最大径〉2em和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及糖类抗原19.9升高其淋巴结转移风险高;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预后欠佳。
- 张梦阳张新生张乾世任双义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