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水分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变化
  • 1篇温度变化
  • 1篇西北干旱
  • 1篇西北干旱地区
  • 1篇流域
  • 1篇含水量
  • 1篇旱地
  • 1篇河流域
  • 1篇黑河流域
  • 1篇黑河下游
  • 1篇干旱
  • 1篇干旱地区
  • 1篇包气带
  • 1篇尘暴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万力
  • 2篇周训
  • 2篇胡伏生
  • 2篇曹文炳
  • 2篇陈劲松
  • 2篇张文洋
  • 1篇卢洪雷
  • 1篇董艳辉
  • 1篇龚斌

传媒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年份

  • 2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黑河下游水环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7
2004年
黑河下游地区深处内陆腹地,气候极度干旱,冬春季节多大风,生态环境恶劣,黑河进入下游地区的水量是维系区内生态的主要水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游地区过量开采,流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涸,绿洲草场大面积沙化,沙尘暴肆虐,生态环境恶化。2002年以后,由于执行国务院有关黑河分水方案,东、西居延海相继恢复湖面,绿洲区生机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储存量达到3000×108m3以上,水质较好。黑河沿途渗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不同河段渗漏的水量通过古河道网络迳流、排泄,维系着额济纳绿洲和古日乃荒漠绿洲植被生态。目前,正在修建旨在防止河床渗漏的甘蒙引水渠,遗弃原有河道,将会切断地下水的补给,导致依靠地下水滋养的古日乃荒漠绿洲植被消失,形成新的规模巨大的沙尘暴源区。
曹文炳万力周训胡伏生陈劲松龚斌张文洋董艳辉
关键词:水环境沙尘暴黑河流域
包气带中温度变化对水分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笔者在高180cm、宽50cm的砂槽中,做了温度对水分运移影响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包气带一定深度以下,孔隙相对封闭,孔隙内液态水与气态水处于动态平衡,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条件下,砂柱内温度场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孔隙系统内的水分发生蒸发或凝结。当包气带内温度场发生变化时,气态水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向最低温度界面运移,蒸发或是凝结取决于最低温度界面的性质。在不发生聚集的开放性界面上出现蒸散,消耗包气带内水分。在聚集性封闭界面上则出现凝结,使包气带内水分增加。在温度场控制下,包气带中气态水凝结或蒸发是水分运移的另一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水分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温差巨大的地区,这种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万力曹文炳周训胡伏生陈劲松张文洋卢洪雷
关键词:包气带含水量生态环境西北干旱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