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好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守护神抑或是偷窥者——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的法律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张友好
- 关键词:国家安全机关谦抑原则比例原则公众利益
- 限制与扩张:我国证人资格制度之历史嬗变被引量:1
- 2006年
- 除传统之“亲不为证”外,我国古代对证人资格殊少限制,只是到了唐代,才将证人自身之作证能力纳入到了证人适格的考察范围。近代以来,受认识深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基于政策性、可靠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等因素的考量,关于证人资格的规定变化很大,实现了从重在证人的适格性审查到证言的真实性审查、从单向容隐到同居相隐再到特权容隐、从道德义务到法律义务再到道德义务和法律权利的结合体等几个转变。
- 张友好
- 关键词:证人资格演进规律
- 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以当事人证明权的实现为中心
- 按照权力、义务和权利等三要素在证据收集中的地位和作用,证据收集可分为“权力主导”、“义务主导”和“权利主导”三种理想类型。权力主导模式是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于权力、权利和义务三者之关系,权力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证据之收集...
- 张友好
-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 论我国古代证人之作证责任
- 证人出庭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庭审改革的难题之一,实践中,证人即便出了庭,但以没看清、不记忆等为由或因某种偏私而为不知或不实陈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致证人之作证功能大打折扣。本文拟对我国古代如何保障证人作证及其效果进行考查,...
- 张友好
- 关键词:司法改革
- “面对面”的权利——论我国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制度的完善被引量:2
- 2017年
- 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是指刑事被告人享有与提出对己不利证言的证人进行面对面诘问的权利,在庭审质证中,对质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使争议能尽量集中在庭审中解决,从而保证庭审的实质化。另外,对质权对于发现案件真实和保障诉讼权利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包括"面对面"对质的权利、出庭审判的权利以及交叉询问的权利。目前我国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涉及刑事被告对质权的启动以及不出庭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等。而完善我国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制度,需要树立公正审判的理念,确立对质权的权利属性,对不出庭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加以限制和规范,并同时完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 张友好欧书沁
- 关键词:刑事被告人
- “春秋决狱”之内涵及其价值探析被引量:1
- 2002年
- “春秋决狱”是西汉中期统治者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以“原心定罪”为指导思想,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用儒家经义来指导司法实践的一种断案模式,对儒法两家的合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张友好
- 关键词:西汉量刑法制史司法实践
- 政务公开视域下的裁判文书上网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裁判文书在性质、行为属性、保护法理和功能目标等几个方面的二元性,裁判文书上网应遵循程序主体、价值衡平和全部上网等三大原则,并在权力主导下,赋予当事人一定程度的程序话语权。具体制度设计时,根据裁判文书的类型和具体内容等,可考虑作原则上网、原则不上网、合意不上网和隐名上网等类型化处理,并基于裁判文书公共性的半衰期和当事人回归社会、权利保障等因素,对裁判文书实名上网的期限作必要的限定和匿名化处理。
- 张友好陈磊
- 关键词:信息公开
- 公共场所安装监视器行为的法学思考被引量:31
- 2007年
- 公共场所安装的监视器是一柄双刃剑,其既具有监管、预防、震慑违法犯罪和收集证据等保障安全的功用,也对公众的隐私权、资讯自决权和行为自由等构成严重威胁。立法需要充分考量社会公共安全之保障和公众基本权利之保护等基本要素,并以谦抑原则、透明化原则和目的正当性原则等为指导,对监视器的安装主体、安装场所、监视强度以及所得资讯的监督和管理等作出明确的规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
- 张友好
- 关键词:监视器隐私权公共场所
- 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
- 按照权力、义务和权利等三要素在证据收集中的地位和作用,证据收集可分为“权力主导”、“义务主导”和“权利主导”三种理想类型。权力主导模式是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于权力、权利和义务三者之关系,权力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证据之收集...
- 张友好
- 关键词:书证
- 文献传递
- 论案卷笔录证明力判断的限定性
- 2018年
- "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核心要素,但案卷笔录中心主义使得我国刑事庭审的功能被虚化。在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模式下,案卷笔录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滥用,对于公诉方移送和当庭宣读的案卷笔录,法官一般不会质疑甚至还会优先予以接受,并以此作为裁判审理的依据。案卷笔录的滥用导致法庭调查、法庭质证等程序流于形式,为了恢复法庭审理的司法公正,有必要对案卷笔录的证明力予以限定。
- 邓燕张友好
-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