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娟

作品数:29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污染
  • 5篇大气污染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颗粒物
  • 4篇教学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病患
  • 3篇血管
  • 3篇农村
  • 3篇系统疾病
  • 3篇克里格
  • 3篇克里格插值
  • 3篇教学方法
  • 3篇北京市大气
  • 3篇PM
  • 3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心血管

机构

  • 25篇宁夏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4篇宁夏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银川市第一人...
  • 2篇银川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29篇张亚娟
  • 8篇德小明
  • 8篇李丽萍
  • 7篇潘小川
  • 7篇李玲
  • 5篇张鹏举
  • 5篇周健
  • 4篇李宏辉
  • 3篇王发选
  • 3篇张惠英
  • 3篇杨惠芳
  • 3篇王五一
  • 2篇张晓雪
  • 2篇纪文武
  • 2篇胥美美
  • 2篇齐爱
  • 2篇陈楠
  • 1篇马汉宁
  • 1篇吴惠忠
  • 1篇虎明明

传媒

  • 7篇环境与健康杂...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2018环境...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效果分析及自我管理、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tillus,T2DM)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探讨适...
张亚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饮食干预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健康教育
文献传递
银川市某区15所幼儿园室内空气质量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某区15所幼儿园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醛(HCHO)、二氧化碳(CO2)及细菌总数进行检测分析,为银川市幼儿园室内空气质量现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4年4月—6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某区15所幼儿园45间教室,采用GXH-3010/3011便携式红外线CO、CO2仪、RAE systems In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仪、4160-19.99型HCHO分析仪分别检测幼儿园室内空气中CO、CO2、VOCs、HCHO含量;采用柯赫沉降法测定幼儿园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并依据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银川市某区15所幼儿园45间教室室内空气中CO2极大值为0.122%,是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的1.22倍;HCHO极大值为0.107 mg/m3,是国家标准(〈0.1 mg/m3)的1.07倍。CO极大值为1.000 mg/m3(国家标准〈1.0 mg/m3);VOCs极大值为0.125 mg/m3(国家标准〈0.6 mg/m3);细菌总数极大值为7.4 cfu/皿(国家标准〈45 cfu/皿)。公办幼儿园室内VOCs含量[M(P25~P75)]为0.016(0.008~0.044)mg/m3,与民办幼儿园[0.003(0.000~0.007)mg/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部分幼儿园室内空气质量较好,但极少数幼儿园室内HCHO、CO2含量超标,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德小明郭大为虎明明张亚娟李玲李宏辉李丽萍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甲醛挥发性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细菌总数
银川市大气污染与某社区心肺疾病门诊人次的时间序列研究
2023年
目的 了解银川市2018—2020年大气污染状况及某社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门诊就诊分布情况,探讨银川市大气污染物与某社区居民心肺疾病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某社区门诊资料并筛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诊人群;收集同期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污染与社区心肺疾病门诊就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2018—2020年银川市某社区门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诊总人次分别为5 467人次、5 337人次。2018—2020年大气PM10平均浓度高于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大气PM2.5每升高10μg·m^(-3)对65岁及以上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ER)及95%CI为3.74(0.69,6.79);大气PM10每升高10μg·m^(-3)对社区门诊呼吸系统疾病及65岁及以上就诊人次ER(95%CI)分别为0.70(0.00,1.40)、2.01(0.44,3.57);大气CO每升高0.1 mg·m^(-3)对65岁及以上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ER(95%CI)为1.56(0.21,2.91);大气NO2每升高10μg·m^(-3)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诊人次ER(95%CI)分别为2.47(0.27,4.67)、2.25(0.00,4.49)。滞后效应中,大气SO2每升高10μg·m^(-3)对2 d时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ER(95%CI)为5.12(0.18,10.07)。结论 大气PM2.5、PM10、CO、NO2对银川市社区门诊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有影响;大气NO_(2)对门诊心血管系统疾病人群就诊人次有影响。
周思杰沙金张娟张翰卿王金霞石运昊张亚娟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社区门诊心血管系统疾病时间序列分析
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与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时空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2008—2009年大气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克里格插值模型对研究期间北京市大气PM10的日均浓度进行估计,进而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气PM10浓度对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北京市2008—2009年大气PM10的日均浓度为118.6μg/m^3,高于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研究期间大气PM10浓度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升高的空间分布规律。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超额危险度为0.68%(95%CI:0.45%-0.91%)。引入多污染模型后大气PM10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相对危险度略有减小,但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里格插值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估计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大气PM10浓度对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存在一定的暴露-反应关系。
张亚娟周健胥美美王五一潘小川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克里格插值
2017—2022年银川市空气质量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2017—2022年银川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银川市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空气质量数据及2022年9月20日至2022年11月20日气象数据。描述2017—2022年银川市空气质量整体变化特征;分析2022年冬季供暖期不同阶段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污染物之间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7—2022年银川市空气质量整体处于国家空气质量等级的良好水平,2017—2022年O_(3)-8 h、SO_(2)、CO年平均浓度连续6年低于国家二级标准,2018—2022年NO_(2)年平均浓度连续5年低于国家二级标准。2022年冬季供暖期,除O_(3)-8 h浓度降低外,其余各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均升高,其中PM_(2.5)和PM_(10)浓度升高均超过50%(P均<0.05)。供暖期结束,SO_(2)、NO_(2)、CO浓度均降低(P均<0.05);2022年银川市PM_(10)与PM_(2.5)、SO_(2)、NO_(2)、CO均呈正相关,PM_(2.5)与SO_(2)、NO_(2)、CO均呈正相关,SO_(2)与NO_(2)、CO、O_(3)-8 h均呈正相关(P均<0.05),NO_(2)与CO呈正相关(P<0.05)。气温与PM_(2.5)、NO_(2)、CO均呈负相关,气压与PM_(10)、PM_(2.5)、SO_(2)、NO_(2)、O_(3)-8 h均呈负相关,风速与SO_(2)、NO_(2)、O_(3)-8 h均呈负相关,气温与O_(3)-8 h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PM_(2.5)、NO_(2)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2017—2022年银川市空气质量整体处于良好水平,2022年冬季供暖对空气质量有影响,且各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胡雨婷马小军张亚娟周泓洋李丽萍
关键词:大气质量
大气PM_(2.5)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6年
许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大气PM_(2.5)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PM_(2.5)是雾霾的重要组分,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大气PM_(2.5)的来源、成分及其对人群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毒理学和可能机制,并提出了PM_(2.5)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齐爱张亚娟杨惠芳
关键词:PM2.5心血管系统
大气污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时空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银川市、西安市和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银川市、西安市和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对不良妊娠结局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本研究以多城市的时空分析研究设计,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及空间分析模型更为精确地估计...
李玲德小明周健张亚娟
关键词:大气污染
文献传递
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时空分析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 探讨北京市2008—2009年大气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人群暴露水平,分析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 采用克里格插值模型对研究期间北京市大气PM10的日均浓度进行估计,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气PM10浓度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北京市2008—2009年大气PM10的日均浓度为118.6μg/m3,高于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研究期间大气PM10浓度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升高的空间分布规律。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为0.56%(95%CI:0.28%~0.83%)。引入多污染物模型后大气PM10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略有减小,但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克里格插值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估计北京市大气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大气PM10浓度对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死亡存在一定的暴露-反应关系。
张亚娟周健尹洪磊胥美美王五一潘小川
关键词:大气污染克里格插值
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对我国某地区人群疾病死亡影响的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的单独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分别对我国某地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使用2014―2018年中国某地区188039例人群死亡数据、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及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别探讨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对人群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采用双变量响应面模型和分层法探究两者交互作用对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结果O_(3)、NO_(2)和O_(x)每增加10μg/m^(3)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累积效应最大值分别为0.82%(95%CI:0.30%~1.34%)、1.58%(95%CI:0.28%~2.90%)和1.11%(95%CI:0.51%~1.72%),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累积效应最大值分别为0.53%(95%CI:0.31%~1.37%)、2.66%(95%CI:1.07%~4.27%)和1.22%(95%CI:0.22%~2.23%)。高温和低温对2种疾病死亡影响的差异较大,高温效应即时,低温效应滞后。使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RERI)评估交互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与高浓度的NO_(2)(RERI=0.118,95%CI:0.031~0.206)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有协同放大作用,低温与高浓度的O_(3)(RERI=0.127,95%CI:0.104~0.150)、和O_(x)(RERI=0.025,95%CI:0.002~0.049)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有协同放大作用。结论高温、低温和大气氧化性污染物(O_(3)、NO_(2)和O_(x))均能增加人群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高温与高浓度的NO_(2)、低温与高浓度的O_(3)、O_(x)对人群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协同作用。
刘英刘嘉彤王金霞虎勇董学昊王发选王发选
关键词:大气污染气温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组49例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还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表及血糖变化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的改善,知识、态度、行为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分别为1.86、1.21、1.29及1.6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7.0±1.9)mmol/L vs(8.7±3.2)mmol/L,P<0.05]及糖化血红蛋白[(5.6±1.1)%vs(6.6±1.9)%,P<0.0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改变患者的态度及不良行为,降低血糖。
张惠英夏薇李怡茹张亚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