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秋梅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母婴
  • 9篇病毒
  • 8篇妊娠
  • 5篇母婴传播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妊娠期
  • 4篇肝炎病毒
  • 3篇乙肝
  • 3篇预后
  • 3篇妊娠合并
  • 3篇综合征
  • 3篇阻断
  • 3篇抗病毒
  • 2篇新生儿
  • 2篇血细胞
  • 2篇孕妇
  • 2篇孕周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23篇庞秋梅
  • 6篇张华
  • 5篇魏宏
  • 5篇田淑芬
  • 5篇张华
  • 4篇朱云霞
  • 3篇刘青
  • 3篇王明
  • 2篇马晓鹏
  • 2篇田瑞华
  • 2篇柳鑫
  • 2篇王会芝
  • 2篇段钟平
  • 2篇魏宏
  • 2篇焦蕊丽
  • 2篇冉冉
  • 1篇闫妙娥
  • 1篇王夫川
  • 1篇朱跃科
  • 1篇刘俊宝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病例1 30岁,停经29周无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持续约12 d,体温最高40℃,当地医院经抗感染、保肝治疗,患者胆红素仍进行性升高,于2015年2月5日(孕31周)转入北京佑安医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右颈前淋巴结肿大约0.8 cm3,伴肝脾肿大。血常规:9WBC 4.44×109/L,Hb 86 g/L,PLT 121×10/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94%,FIB 2.42 g/L;生化:ALT 249.2 U/L,AST 177.2 U/L,T-BIL 178.1μmol/L,D-BIL 105.0μmol/L,ALB 25.1 g/L;
焦蕊丽王明庞秋梅于红卫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保肝治疗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妊娠安全性及临床处理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的妊娠安全性及孕产期处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硬化分期分为代偿期组(55例)和失代偿期组(41例);根据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将75例晚期妊娠产妇分为抗病毒+常规治疗组27例及常规治疗组48例.分析不同肝硬化分期患者的妊娠状况,以及不同抗病毒治疗组的肝功能及HBV-DNA载量的变化.结果 代偿期组早产、产后出血、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胎死宫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失代偿期组(P<0.05).孕期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且两组ALT、TBil及HBV-DNA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肝硬化严重威胁母儿安全,失代偿期产妇母婴结局令人担忧,建议不宜妊娠,孕期抗病毒+常规治疗可降低妊娠风险,也可改善母儿预后.
常灵芝张华庞秋梅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17例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C)的临床特点,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手术时机、术前术后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7年0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17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7例患者均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其中12例患者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5例行治疗性宫颈环扎术,延长妊娠至足月11例,早产6例,无流产病例,17例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确切,可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马晓鹏魏宏赵志强庞秋梅
关键词: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
妊娠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产科处理方案探讨
焦蕊丽庞秋梅
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孕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干预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围产期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传播途径。研究表明: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而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目前尚无补救措施,孕妇血清中HBV-DNA载量与母婴传播呈正相关,降低母血...
张华庞秋梅田瑞华刘青田淑芬柳鑫闫妙娥王娟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核苷类似物母婴传播
羊水栓塞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9例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临床诊断、处理。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05年12月间在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及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发生的9例羊水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文中发病的9例患者,均有诱因存在。4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死亡率44.44%。以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起病的病例抢救成功率低,以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迟发性的病例,抢救成功率高。文中抢救成功的病例,3例均及时行子宫全切手术。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最快速度建立呼吸通路,多条循环通路,组成多科室参与的抢救小组,及早行全子宫切除术。
庞秋梅王会芝刘晓莉
关键词:羊水栓塞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安全性、实用性。方法对100例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加电凝修复术,并与同期93例卵巢良性肿瘤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病率和住院日分别为(42.10±6.68)min、(27.23±10.15)mL、3.0%、5d;开腹手术组分别为(75.50±20.23)min、(85.40±8.65)mL、7.69%、7d,2组4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6h全部拔尿管并下床活动,无腹腔内出血发生。术后分别对腹腔镜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剖腹组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随访6~12个月,发现腹腔镜组有2例(17%)、开腹组有8例(31%)出现下腹隐痛。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安全,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具有实用价值。
王会芝庞秋梅王雪菲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免疫系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母儿免疫系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3月~2015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29例并将其作为对照组,收集同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HBV感染患者71例并将其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及白细胞介素(IL)-18、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百分率、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8、IL-12、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孕妇合并HBV感染患者较未合并HBV感染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更容易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早产、产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ICP孕妇合并HBV感染患者体内IL-18、IL-12、TNF-α水平上升,应采取措施防止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母婴健康。
高翔张华庞秋梅朱云霞刘俊宝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系统
2001-2010年分娩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分娩方式的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病房分娩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妇按时间顺序分组,每年为1组,分析其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及前5年(2001--2005年)、后5年(2006—2010年)各自的围产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收集所有剖宫产病例,分析每年的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阴道分娩者新生儿窒息率(2001--2005年4.7%,2006--2010年5.6%)、产后出血率(2001--2005年2.3%,2006—2010年2.5%)方面均明显低于剖宫产者(新生儿窒息率2001--2005年8.2%,2006--2010年8.6%;产后出血率2001—2005年4.4%,2006--2010年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1--2010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001年37.3%,2010年64.9%)。剖宫产指征分析:难产(2001年41.4%,2010年17.5%)、胎儿窘迫(2001年27.4%,2010年17.2%)占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逐年下降,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逐年上升,与2001年(4.7%)比较,2010年(29.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者围产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者,因此剖宫产率的升高并不能改善母儿预后,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综合使用分娩镇痛及提高助产技术,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
田淑芬张华庞秋梅
关键词: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剖宫产指征围产儿窒息产后出血
不同孕周口服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妊娠中晚期不同孕周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阻断高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停药后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母婴阻断门诊检查的792例HBV DNA高载量(HBV DNA>1.0×106IU/ml)和ALT<2×ULN(ULN=40U/L)孕妇的临床资料,自妊娠24周后使用替比夫定降低血清病毒载量至产后4周。根据服药开始孕周分为孕中期组(24~27+6周)333例和孕晚期组(28~32+6周)459例。主要研究指标两组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和停药后对产褥期肝功能异常的影响。结果:两组的起始肝功能、起始HBV DNA、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患者开始服药平均孕周分别为孕(26.21±1.07)周和孕(28.30±0.74)周、孕期平均服药时间分别为(12.63±1.88)周和(10.57±1.5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组分娩前血清HBV-DNA与孕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3±7.91 vs 3.59±2.45,P>0.05),孕中期组出生时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与孕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7%vs 21.56%,P>0.05)。两组患者产后7月龄婴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均为0,HBV-DNA均未检测到;两组患者产后6周ALT水平(53.69±60.46 vs 50.87±52.54)和肝功能异常比例(42.94%vs 4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28周前和孕28周后采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均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较早孕周开始服药患者并不能获益,不建议提前抗病毒治疗。
冉冉王明张华刘青朱云霞庞秋梅
关键词:HBV病毒母婴传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