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振清
- 作品数:30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重点病媒生物及相关虫媒传染病控制
- 庞振清祁业敏杨莹左雅静贾建国张良顺李顺利韩海峰冯晶晶张明王春东
- 该课题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对该地区重点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数量变迁、抗药性变化以及虫媒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重点病媒生物:啮齿类动物鼠类3科7种,双翅目蚊科3属5种,双翅目蝇类5科1...
- 关键词:
- 关键词:虫媒传染病病媒生物监测疾病预防
- 地震灾害后做好山区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庞振清高亮张明
- 关键词:地震灾害农村卫生防疫
- 2011年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沧州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以预防控制手足口疫情发展及蔓延。方法对2011年疫情报告手足口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沧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累计报告14 855例,重症61例,死亡1例。比2010年同期(11 687例)上升27.11%。;对606例患者的咽试子等标本进行EV71、CoxA16和肠道通用病毒核酸检测,其中EV71型427份,CoxA16型89份,其他肠道病毒感染90份,分别占70.46%、14.69%和14.85%。结论沧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感染以EV71型病毒为主,与往年比较发病高峰期明显增高,年底拖尾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各项防治措施,侧重EV71型病毒的防控。
- 王春东董笑菊杨谊卢俊荣王巨忠庞振清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
- 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对沧州市流感疫情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对沧州市流感疫情的影响,为该市科学制定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沧州市某流感哨点医院2016—2019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及2020—2021年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实施后的ILI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前后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percentage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及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2020—2021年沧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实施后,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ILI%显著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水平(χ^(2)=598.64,P<0.001);2020—2021年该市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水平(χ^(2)=155.64,P<0.001)。结论 2020—2021年沧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实施对该市流感疫情的发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有效提高ILI监测的敏感性,降低流感病毒的人间流行。
- 吴秉伦祁业敏魏亚梅庞振清冯晓宇
- 关键词:流感病毒防控措施流感样病例
- 2006~2010年河北省沧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调查河北省沧县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提供数据。方法2006--2010年,每年10月下旬采集沧县监测点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标本(不少于1000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和厨房等4类地点土样,进行土壤中人蛔虫卯污染情况监测。结果2006--2010年分别检测粪便标本1012、1071、1138、1152和1053份,蛔虫卵阳性标本数分别为4、3、0、1和0份,感染度均为轻度,未检出其它虫种。蛔虫感染仅见于30~40岁年龄组,其他年龄组虫卵感染率为0;3—12岁儿童蛲虫检测597例,2006--2010年感染率依次为5.98%、0.94%、2.65%、0和0。女性蛲虫感染率高于男性,小学生与学龄前儿童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土壤中未检出虫卵。结论沧县监测点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平稳,仍属于《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界定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低于5%的地区。
- 刘树林李军殷海青甄素娟周国坤毛月霞王春东庞振清刘洪斌
- 关键词:线虫感染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 1986-2008年沧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动态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1986-2008年沧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HFRS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及相关监测结果。结果沧州市HFRS疫情呈现从低发、波动上升、下降的流行趋势。1986年首次报告该病,1999年和2002年出现2个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4.78/10万和14.51/10万,其中89%的县(市)处在中发县标准以上,发病率在6.93/10万~42.02/10万之间,男女发病之比为2.07∶1,发病年龄向低龄和高龄两端延伸,病例主要分布在15~64岁之间,占91.37%。监测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69%;平均鼠密度为2.20%;平均鼠带病毒率为8.61%。结论通过贯彻"灭鼠和免疫并重"策略,加强监测预警,结合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HFRS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后发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下。
- 庞振清祁业敏高亮高永海王刚张明王冬微王春东王巨忠李清虹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
- 沧县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你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监测方案》要求,2009~2011年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人群线虫总体便检阳性率为0.51%蛔虫感染率为0..29%,3~12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2.62%,土壤标本未检出土源性线虫虫卵。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检测点采取药物驱虫,落实改厕等各项综合措施,使土源性线虫病处于低水平流行。
- 郑振旺庞瑞霞庞振清殷海清刘树林祁月敏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
- 2011—2020年沧州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1—2020年沧州市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情况,为本市人间布病疫情防控工作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20年沧州市布病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0年沧州市共报告布病病例2625例,发病趋势较为平缓,年平均发病率为3.43/10万,不同年份布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79,P<0.05);布病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占发病总数的67.51%;沧县、南皮、青县等地布病发病率较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72∶1;30~<70岁年龄组布病高发,占总病例数的83.73%;布病病例中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8.61%。结论2011—2020年沧州市布病发病率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发病地区分布和职业特征明显,应进一步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全市人群布病的发病率。
- 吴秉伦庞振清田玉颖郑炎祁业敏
- 关键词:布鲁菌病防控措施发病率
- 肾综合征出血热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 庞振清祁业敏庞瑞霞蔡舒景李清虹郑振旺陈静王冬微张明王刚李更生卢书恒王春东王巨忠杨谊
-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沧州市1986-2009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监测资料、病例个案等调查资料,运用Epinfo软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疫情、传播媒介、宿主动物等变化情...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方法传染源控制
- 沧州市家蝇抗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沧州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病媒生物防治及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杀虫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家蝇对胺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9.51、41.38、29.06、271.33,均属高抗水平;甲基吡噁磷抗性倍数为9.12,属低抗水平。结论沧州市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应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 杨莹庞振清韩海峰张明贾建国李顺利冯晶晶
- 关键词:家蝇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