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明 作品数:53 被引量:17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基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经济管理 建筑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支巷充填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巷充填密封装置包至少一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囊充气的阀门,所述阀门一侧设置有拉环。该支巷充填密封装置成本不高,有利于推广高水及膏体材料的充填应用,进而达到保护矿区环境,节约煤炭资源的效果。 刘鹏亮 崔锋 张华兴 胡炳南 祝琨 孙凯华 孙万明 田锦州 颜丙双文献传递 平朔矿区380kV高压输电线下特厚煤层开采技术 被引量:4 2016年 为实现在平朔井工一矿太西区4106等工作面380 k V高压线输电线下特厚煤层的安全开采,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以线塔倾斜变形作为控制指标研究确定了工作面的开采方案,提出了抗地表动态变形的线塔维护方案,并获取了地表、塔基、塔体倾斜变形的实测数据。数据研究表明:线塔下小煤柱限厚开采方案(只采不放)将线塔地表的最终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线塔基础的改造方案减弱了地表动态变形对线塔的影响,实测的杆塔地表倾斜变形与前期预计结果相吻合,整体方案安全合理,解决了线塔安全运行和资源回收的矛盾;地表、塔基、塔体三者倾斜变形的发展有"同步不同量"的特点,在地下采动的影响下,地表变形将引起线塔基础及塔体同步变形,三者的倾斜变形量存在依次变小的关系。 徐乃忠 邓增兵 孙万明 王燕涛 韩科明关键词:高压输电线 特厚煤层 小煤柱 千米定向钻高效超前探测井田边界采空区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6 2016年 隆德煤矿为超前探测井田边界采空区、解决巷道掘进安全及接续紧张问题,对比不同探测方法后,采用千米定向钻探技术确定了206和202工作面巷道及切眼的合理位置,实现了超前探测与巷道掘进的同步作业,保证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并进一步提高了资源采出率。千米定向钻探技术具有单孔成孔距离长、钻探轨迹可控、钻进效率高、安全性好、劳动强度低等优点,是解决煤矿老空区探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冉星仕 白成杰 孙万明关键词:采空区 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的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工作面开采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工作面开采将影响临近地表建筑物安全的问题,结合周边矿井地表沉陷实测成果,研究确定了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工作面未来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开采边界、局部采厚的调整确定了利于建筑物保护的工作面开采参数。结果表明:工作面全部开采或局部限厚均难以保证建筑物安全;工作面分别沿切眼方向、推进方向回缩44m、251m可满足建筑物保护要求。 孙万明关键词:厚松散层 薄基岩 地表沉陷 岩移参数 概率积分法 高水材料条带充填开采地表沉陷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13年 为确定高水膨胀材料条带充填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主控因素,根据王庄煤矿高水膨胀充填材料的特点,针对覆岩类型、充填率、充填体强度3个主要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3个因素的3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引起地表沉陷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充填率为高水膨胀材料条带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的主控因素,充填率由50%提高至70%时,地表最大下沉量减少50%以上;选择合适的充填率,条带充填开采可以获得良好的地表沉陷控制效果。 孙万明 刘鹏亮 崔锋 吕文宏 赵立新关键词:充填率 充填体强度 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分段充填开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分段充填开采方法,包括根据综采工作面矿压实测数据确定隔离墙间距,根据顶板压力确定隔离墙支撑强度及尺寸,基于综采工作面分段开展采煤作业,在当前阶段使采煤作业推进隔离墙间距大小的距离后,通过在采... 孙万明 刘贵 崔锋 祝琨 张华兴 尹希文 甘志超 孙林 张刚艳 李磊 樊振利 郭爱国 田国灿 于秋鸽文献传递 瞬变电磁全程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瞬变电磁全程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瞬变电磁法使用发射源获取观测点处每时刻的垂直感应电动势,将垂直感应电动势转换为磁场强度;根据每时刻的后一时刻的全程视电阻率,计算每时刻发射源在所述观测点的... 张永超 甘志超 孙林 曹路通 孙万明 刘贵 张刚艳 尹希文 张玉军大板基础输电塔可承受地基倾斜极限值计算 被引量:5 2010年 地表倾斜后,必然引起地表输电塔的倾斜。以输电塔基础底面最大压力作为判别依据,利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在相同情况下与普通独立基础进行对比,得到大板基础可承受的地基倾斜极限值的计算公式。 孙万明 王明立 张华兴关键词:输电塔 极限值 采空区顶板下沉监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空区顶板下沉监测设备,包括固定件、绳及与所述绳连接的测量装置;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并通过所述绳与所述测量装置连接;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采空区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空区顶板下沉监测设备可实现对... 孙万明 刘鹏亮 孙凯华 崔锋 徐乃忠 胡炳南 张刚艳 田锦州 祝坤 颜丙双 李磊文献传递 适用于燃煤电厂的碳捕集技术路线选择 2025年 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降低燃煤发电的CO_(2)排放量,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适用于燃煤电厂的CO_(2)捕集技术路线,包括富氧燃烧技术、直接空气捕集、转化前CO_(2)捕集技术和转化后CO_(2)捕集技术等。对各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工业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结合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根据技术成熟度、成本、碳减排潜力等,提出适用于我国工业领域的技术路线。短期内,亦即碳达峰(2030年)之前,燃煤电厂碳捕集应以燃烧后捕集技术中的CO_(2)矿化技术与化学吸收法为主。 张秋园 甘志超 岳海荣 王路 尹希文 孙万明 纪龙关键词:矿化 化学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