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繁和

作品数:44 被引量:134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血压
  • 6篇综合征
  • 6篇急性冠脉
  • 6篇急性冠脉综合...
  • 6篇高血压
  • 6篇冠脉
  • 6篇冠脉综合征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病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冠心病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4篇康复
  • 4篇可溶性
  • 4篇老年
  • 4篇高血压病

机构

  • 29篇佳木斯大学附...
  • 7篇佳木斯医学院
  • 5篇佳木斯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 1篇宝泉岭农场

作者

  • 41篇孔繁和
  • 8篇高伟勤
  • 8篇牟春平
  • 7篇杨光远
  • 6篇李娟
  • 5篇赵晓辉
  • 5篇陆春风
  • 4篇刘明远
  • 4篇张磊艺
  • 3篇李莉
  • 3篇杨军
  • 3篇董天崴
  • 3篇王立波
  • 2篇张洪亮
  • 2篇杨玉
  • 2篇金梅花
  • 2篇杨建彬
  • 2篇姚慧
  • 1篇徐心
  • 1篇李满库

传媒

  • 17篇黑龙江医药科...
  • 6篇佳木斯医学院...
  • 5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跑运动对冠心病人康复的观察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慢跑运动对冠心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对于30例长期坚持慢跑运动的冠心病人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每天进行一次慢跑运动。结果:各项数据说明长期坚持慢跑运动,可使患者体重、心率、血压、血脂下降,缺血性心电图改善,胸闷、气短等明显好转。结论:凡是对体育锻炼无禁忌症的冠心病人,应该长期坚持慢跑运动这一康复疗法,以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孔繁和李娟杨军李莉陆春风
关键词:冠心病人慢跑心电图康复疗法气短胸闷
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与脂质过氧化、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我们观察了45例高血压病(EH)患者红细胞膜磷脂,脂质过氧化及有关酶水平和血液流变各指标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EH患者红细胞膜磷脂中神经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神经磷脂与磷脂酰胆碱比值(SM/PC)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显著增高。磷脂酰乙醇胺(PE)、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脂质过氧化物比值(SOD/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脂质过氧化物比值(GSH-px/LPO)则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各指标显著升高,经简单相关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LPO被选入SM、PC和PE回归方程,LPO与PC、SM呈正相关,与PE呈负相关,提示LPO对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存在独立影响。红细胞膜磷脂中SM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PS与全血粘度低切变率呈正相关。因此,红细胞膜磷脂与血流变性和脂质过氧化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可能参与EH的发生和发展。
李莉扬军陆春风孔繁和刘中柱
关键词:高血压红细胞膜磷脂过氧化脂质血液流变学
前列腺素E_1增强蝮蛇抗栓酶体外溶栓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对人工血栓体外试管溶解试验发现,蝮蛇抗栓酶(Svate)的溶栓作用随着剂量加大,时间延长而增加,前列腺素E_1(PGE_1)能明显加速蝮蛇抗栓酶的溶栓作用,二者合用溶栓有协同作用。PGE_1本身溶栓作用轻微。
孔繁和高山杨红宇李莉满飞
关键词:蝮蛇抗栓酶溶栓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预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的水平,探讨sICAM-1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评价sICAM-1水平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0例,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比较ACS组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sICAM-1水平的差异。结果:ACS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SAP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sICAM-1水平与粥样斑块破裂有关,可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清学指标。
姚慧孔繁和赵晓辉
关键词: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破裂
心律平治疗148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人早搏疗效分析
1995年
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但老年人的用药资料相对较少.我们用心律平口服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早搏148例,疗效较好,现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148例缺血性心脏病早搏患者。
孔繁和陆春风金梅花
关键词:心律平缺血性心脏病早搏
欣维宁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欣维宁(国产替罗非斑)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40例非ST抬高ACS患者随机分为欣维宁组(20例),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疗效,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死亡,顽固心绞痛,新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同。欣维宁组临床疗效,心绞痛缓解、不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好转、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欣维宁组没有出现,对照组为15%(3例),出血并发症欣维宁组(15%),高于对照组(1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欣维宁能改善非ST抬高ACS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改善心肌灌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孔繁和赵晓辉高伟勤杨光远张洪亮牟春平
关键词:欣维宁心电图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内外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
1993年
5—羟色胺(5—HT)是血小板中的重要生物胺,血小板激活时释放并可损害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内外5—HT含量的变化,揭示血小板活性增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按WHO诊断际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5(男36,女19)例,年龄31—72(平均54)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7例;心绞痛38例。高血压患者19(男14,女5)例,年龄35—66(平均52.1)岁。正常对照组48(男25,女23)例,年龄31—67(平均50.3)岁,均经病史。
陆春风李莉孔繁和
关键词:血小板活性色胺血小板激活冠状动脉痉挛空腹采血血小板释放
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elin浓度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不同基础心脏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apelin浓度。方法: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0%)选择6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心衰组,选择心功能正常者21例做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apelin水平,比较不同病因如高血压病、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所致心衰的血浆apelin浓度区别。结果:CHF组血浆ap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5.07±0.75)ng/ml:(3.73±0.3)ng/ml,P<0.01];不同病因心衰血浆apelin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apelin浓度高于心功能正常者,可考虑将apelin浓度检测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筛查诊断指标之一。
高伟勤王忠孔繁和
关键词:APELIN
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对心功能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对心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52例老年(62~79岁)AMI患者入院时和急诊PCI术后7d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按其PCI治疗前后变化的程度分为明显降低组(A组)和无明显降低组(B组),比较两组PCI术后15d及180d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 PCI术180d后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血浆NT-proBNP的动态变化程度能预测老年AMI患者心脏功能。
杨光远刘明远牟春平孔繁和王立波张磊艺张建华
关键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心功能
100例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
1992年
人体血液粘度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关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将我院老干部病房心内科1990年下半年收治的中老年患者,资料完全者100例,就其血液粘度流变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其它疾病的血液粘度状况及在诊断与治疗中应占据的位置。
孔繁和商玉洁
关键词:老年病血液流变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