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翙
-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黄埔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0
- 2012年
- 目的:观察宫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经宫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析宫腔镜的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5.2±8.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7±12.7)mL,平均住院天数为(10.7±2.7)d。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有效率达96.67%;术后有1例出现一过性发热,体温在38-38.5℃。结论:运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较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住院天数短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 丘峻朝姜翙陈萍
-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53例。A组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B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记录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卵巢储备功能[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_(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积,随访并统计两组术后1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均大于术前,且A组大于B组(均P<0.05)。术后,B组患者的E_(2)水平上升,A组患者的E_(2)水平下降,B组患者的FSH、LH水平均上升(均P<0.05),而A组患者手术前后的FSH、L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组患者的FSH、LH及E_(2)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获得较佳效果,但与腹腔镜手术相比,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且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积。
- 戚莹莹姜翙张婷
-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腹腔镜卵巢储备功能
- 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3年
- 子宫内膜癌缺乏明显症状,一旦有症状已是中晚期,故早期筛查的诊断方法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获取宫腔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诊断,并与常规分段诊刮,全子宫切除术后以及宫腔镜+分段诊刮取材的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姜翙陈悦周烨丘峻朝陈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早期筛查病理学诊断子宫切除术后分段诊刮子宫内膜癌
- CRISPR/Cas9技术在卵巢癌诊疗及其转移相关机制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作为卵巢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晚期卵巢癌尤其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所以卵巢癌转移的诊疗也是我们卵巢癌临床治疗的重点。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系统相比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来说可以更快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有望通过CRISPR/Cas9来解析卵巢癌的发生及转移机制,从而加速卵巢癌的研究。本文简要的介绍了CRISPR/Cas9技术以及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在卵巢癌的治疗及晚期发生、发展转移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戴桂明姜翙
- 关键词:卵巢癌远处转移
- 后城市化进程育龄期妇女稽留流产原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后城市化进程育龄期妇女稽留流产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200例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的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和同期200例正常孕妇作对比,通过详细的个人信息采集,进行感染四项、优生优育免疫四项、优生四项、糖尿病两项、甲功五项、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培养、TORCH检查、染色体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各项相关检查。并对稽留流产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下次妊娠情况。结果:内分泌异常、支原体感染、阴道炎症感染、宫内炎症感染、孕妇染色体异常、接触有毒环境因素是引起后城市化进程育龄期妇女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TORCH感染、衣原体感染、优生优育免疫四项异常不是引起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治疗炎症感染、纠正内分泌异常、避免接触有毒环境可以降低后城市化进程育龄期妇女稽留流产发生率。
- 陈悦马钰王翠荣姜翙
- 关键词:稽留流产病因
- 派特灵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派特灵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治疗的12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60例使用派特灵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检查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HPV-DNA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HP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ASCUS、SIL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炎症及正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派特灵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抗菌抗病毒功效,能提高HPV-DNA转阴率,抑制宫颈病变,治疗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朱琼姜翙苏素文王爱萍廖昆玲
- 关键词:派特灵干预效果
- 医学人文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探讨
- 2019年
- 目的 :探究医学人文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年期间我院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选用传统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的实习生分别纳入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记录两组考核(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情况。结果 :对两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临床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可促进实习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高,值得大力应用。
- 姜翙
- 关键词:临床教学医学人文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5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子宫异常出血来本院就诊,经B超及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58例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定期随访1年,追踪患者术后月经变化、贫血恢复情况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0 ~ 18 min,平均(12.0± 1.3) 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8.0±2.5)ml,手术一次成功率为100.0%,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月经量增多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不规则阴道流血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因月经量过多致贫血者术后随访1~3月血色素明显上升,基本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B超及宫腔镜检查均未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陈悦姜翙周烨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
- 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HBV经胎盘感染胎儿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 5 9例HBsAg( + )孕妇血清、胎盘及新生儿脐血清中HBVDNA。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胎盘中HB sAg及HBcAg。结果 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 45 .8%( 2 7/5 9) ;胎盘HBV DNA( + )者宫内感染率达 78.8%( 2 6/33) ,均显著高于其HBVDNA( - )者。免疫组化染色HBsAg阳性率为 81 .4%( 4 8/5 9) ,HBcAg阳性率达 61 .6%( 36/5 9)。HBsAg及HBcAg在胎盘中分布由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 ,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依次递减 ,羊膜上皮细胞中可检出HBsAg及HBcAg。结论 HBV经胎盘感染胎儿机理可能是HBV经母血和 /或细胞直接蔓延感染胎儿 ,或HBV经母血和 /或细胞蔓延至羊膜 。
- 姜翙陈萍岳亚飞张树林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聚合酶链反应
- 冻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被引量:2
- 2018年
- 背景:目前大多数报道是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而从冻存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鲜有报道。目的:从冻存人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比较多种培养方法获得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冻存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绘制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和第14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含血清培养基培养)表面抗原表达;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别用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培养液诱导其分化,qPCR鉴定分化标记基因表达;检测第7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及其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1)从冻存人脐带组织原代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力旺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用无血清培养基传代培养,但增殖速率还远低于有血清培养基;(2)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90、CD73、CD105呈强阳性表达,CD45、CD34、CD14/CD11b、CD79a/CD19、HLA-DR呈阴性表达;(3)经成脂、成骨和成软骨诱导培养14-28 d后,脂肪细胞标记基因PPARγ、骨细胞标记基因Osteonectin、软骨细胞标记基因CollagenⅡ的表达量显著升高;(4)第7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可检测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α2、趋化因子IP-10、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5)结果提示可从冻存人脐带中培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刘亭姜翙刘志华孙宁李晓媚翁锦生
- 关键词:细胞鉴定无血清培养干细胞间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