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刑事
  • 6篇诉讼
  • 4篇刑法
  • 4篇刑事诉讼
  • 4篇司法
  • 4篇公诉
  • 3篇刑法解释
  • 3篇人权
  • 3篇罪刑
  • 3篇法解释
  • 3篇法律
  • 3篇犯罪
  • 2篇侦查
  • 2篇人权保障
  • 2篇审判
  • 2篇诉讼效益
  • 2篇罪刑法定
  • 2篇公诉制度
  • 2篇法定
  • 2篇法理

机构

  • 1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最高人民检察...

作者

  • 13篇姜伟
  • 2篇卢宇蓉
  • 1篇王鸿翼
  • 1篇杨振江
  • 1篇王晋
  • 1篇黄河
  • 1篇陈正云
  • 1篇侯亚辉
  • 1篇戴玉忠
  • 1篇孙铁成
  • 1篇史卫忠

传媒

  • 4篇中国刑事法杂...
  • 4篇人民检察
  • 2篇人权
  • 1篇法学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法学会刑...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44
2002年
姜伟侯亚辉
关键词:受贿犯罪受贿案刑法理论司法机关法律规定
2004,再上新阶——高检院部分厅、室、局负责人谈2004年检察工作
2004年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寄予重托和期望。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贾春旺检察长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充分履行检察职责,努力抓好各项工作。就如何把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和贾春旺检察长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2004年检察工作健康深入发展,本刊记者对高检院有关厅、室、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采访。
杨振江姜伟张建南李保唐陈振东王鸿翼姚世根王晋陈连福敬大力戴玉忠
关键词: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监督侦查监督人民监督员司法体制
论公诉的刑事政策被引量:35
2002年
姜伟
关键词:公诉刑事政策诉讼经济原则罪刑相适应刑罚个别化
公诉的价值被引量:24
2002年
公诉的价值目标是国家与社会通过公诉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公诉在客观属性上具有众多功效 ,但国家与社会自觉追求的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功效。公诉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法律正义 ,这是公诉的外在价值 ,保证公诉结果的正确性 ;二是体现程序公正 ,这是公诉的内在价值 (独立价值 ) ,突出公诉过程的公平性 ;三是注意诉讼效益 ,这是公诉的功利价值 ,强调公诉制度的社会性。
姜伟
关键词:公诉制度法律正义诉讼效益程序公正
刑事诉讼与人权保障被引量:7
1998年
姜伟
关键词: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个人人权诉讼效益诉讼主体提高诉讼效率
论公诉的程序意义被引量:7
2002年
公诉机关通其审查起诉程序,一方面对侦查活动实行全面审查以保证办案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审判活动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同时,公诉制度作为法律监督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诉机关有权对侦查和审判活动实施监督。充分认识公诉的上述程序意义,有利于国家追诉权的正确行使和刑事程序的合理、有效运作。
姜伟
关键词:公诉审查起诉侦查审判
刑法解释的若干问题
本文对刑法解释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刑法解释的基础是成文化的刑事规范;刑法解释的目标在于发现立法者的原意,从本质上考察立法意图,刑法解释的方法是多元并综合发生作用的。在司法实践中,刑法解释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在对刑...
姜伟卢宇蓉
关键词:刑法学理刑事司法刑事判决刑法解释
文献传递
公诉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8
2002年
内容提要 公诉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一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法治文明进步的结晶。尽管因政治体制、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公诉制度在运行机制上呈现出种种差异,但其演进过程都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共同的必然规律。勾勒公诉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公诉的概念和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伟
关键词:公诉制度历史沿革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
证据开示与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被引量:5
2004年
证据开示(discovery),又称证据展示,一般是指控辩双方在庭审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相互展示各自掌握的证据材料的一项制度。从词义上讲,discovery的本来含义就是:了解原先所不知道的,揭露和展示原先隐藏起来的东西。作为一项诉讼制度,它发端于英美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式刑事诉讼模式。在这种诉讼结构中。
姜伟史卫忠
关键词:证据开示制度人权保护当事人权利人权保护律师权利
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兼析为收养而偷盗婴儿的行为应否定罪被引量:30
2001年
对于罪刑法定的把握,不能盲目地将行为事实与刑法条文机械地对应,生硬照套刑法规范的文字术语,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考量立法精神,准确理解刑法规范的完整内容和立法趣旨。罪之法定中的“罪”,是指类型化了的罪行,不是简单地指罪行实施的具体形式、方法和步骤。罪刑法定原则并不禁止司法解释,二者相辅相成。类推解释违反罪刑法定要求,但扩张解释应被允许。
姜伟陈正云
关键词:罪刑法定司法解释类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