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彦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针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存在多种不同划分方案,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蜀南地区飞仙关组台地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剖面、岩芯、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岩性突变面、沉积相转换面、沉积物空间堆积样式的变化、早期成岩变化、电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标志,识别出不同级次的11个层序界面,据此将本区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TSQ1和TSQ2)和10个四级层序,其中TSQ1可细分出6个四级层序,TSQ2可再分出4个四级层序,并将其与传统地层单位进行对比:三级层序TSQ1和TSQ2分别对应于飞一段+飞二段地层和飞三段+飞四段地层。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指出这些层序在全区均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和等时性,每个层序均具有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特点,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未发现低位体系域和凝缩段。层序与储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四级层序Ⅲ和Ⅷ是台内鲕滩这种有利储集相带的主要发育层位,所形成的滩相鲕粒灰岩储层与高位体系域的向上变浅序列和早期暴露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淡水淋溶改造有关,平面上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 廖明光周素彦罗冰李凌牟晓慧夏吉文周小刚冯钰
- 关键词:层序地层层序界面层序格架飞仙关组三叠系
-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上亚段页岩岩相特征及含油性差异被引量:4
- 2023年
- 页岩岩相精细识别与类型划分是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基础。采用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测试、热解、矿物组成、显微岩石薄片、荧光薄片及高频二维核磁共振(2D-NMR)等方法,识别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沙三上亚段)主要岩相类型及特征,分析不同岩相含油性差异。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上亚段页岩富含石英、黏土和碳酸盐矿物,w(TOC)平均为1.08%,发育纹层状、薄层状和块状3类层理沉积构造,沙三上亚段细粒岩划分为纹层状页岩相、层状页岩相、块状页岩相、钙质页岩相和粉砂岩相5类岩相,不同岩相储层内部含油性不同,长英质矿物质量分数及沉积构造类型对页岩油含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纹层状和层状页岩相内部发育大规模由有机质、矿物纹层和薄层控制的孔—缝网结构,为页岩油提供大量的有效储集空间,具有高可动油含量特征;块状和钙质页岩相生烃潜力较差且储层结构相对致密,储集性能较差,具有低可动油含量特征。该结果为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段页岩油勘探选区评价提供参考。
- 蒲秀刚马超郭彬程周可佳卞从胜马建英周素彦曾旭张辉
- 关键词:含油性歧口凹陷渤海湾盆地
- 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砂岩油形成条件被引量:14
- 2014年
- 综合运用地震、岩心、薄片、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分析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油形成地质要素,明确了勘探潜力。研究认为,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稳定平缓的构造背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的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源储共生及近距离运移聚集有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致密油。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发育多期远岸水下扇沉积,其中中扇亚相及断裂发育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形成常规油藏;外扇亚相薄层致密砂岩发育,致密油大面积分布,形成典型的常规油与致密砂岩油纵向相互叠置、横向叠合连片的油藏分布序列。通过储层预测圈定致密油分布范围163km2,板2上薄层浊积席状砂甜点区是致密油钻探的首选区。
- 韩国猛周素彦唐鹿鹿蒲秀刚张宾胡男
- 关键词:歧口凹陷勘探潜力
- 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确定歧北深层气孔隙度下限方法研究
- 2015年
- 在深层岩心资料有限和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前提下,基于同一沉积体系内相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基本相同和不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相近的规律,通过对歧口凹陷深层气层孔隙度分布趋势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孔隙度下限值求取方法,应用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和孔隙度累计贡献曲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深层气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参数求取、准确性及效果检验。应用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 刘伟兴尹玲玲杨钰胡瑨男周素彦唐鹿鹿
- 关键词:测井解释贡献值歧口凹陷
- 确定储集层下限的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储集层下限的方法和装置,属于石油测井储层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集层中多个采样点的目标参数值,该目标参参数值为声波时差值或密度值;根据每个采样点的目标参数值,将多个采样点划分为多个采样点集合...
- 尹玲玲刘伟兴韩国猛马建英石倩如付东立杨钰胡瑨男周素彦任仕超王锦程
- 文献传递
- 歧口地区港西凸起周缘沙二段沉积体系特征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明确歧口地区港西凸起在沙二段沉积期沉积体系分布格局,基于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及薄片等资料,结合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分析沉积古背景及沉积特征,总结港西凸起两翼不同的砂体发育模式,明确有利储集相带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港西凸起两翼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翼歧北地区受港西凸起、孔店-羊三木凸起及燕山物源的影响,主要为宽缓湖湾沉积,从西南向北东方向依次形成粒屑滩-滩坝-砂质云坪-扇三角洲相的沉积格局;北翼港北地区受港西凸起物源的影响,发育断槽输砂及斜坡控砂的砂体分布模式,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港西凸起两翼发育的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及沿岸大面积分布的滩坝砂体厚度适中、储集物性较好,且分布稳定,为油气聚集的优势储集相带。
- 周素彦马建英周可佳赵同泽尹玲玲孟立娜
- 关键词:沙二段
-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台地巨型浅滩化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碳酸盐台地演化过程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沉积现象,即浅滩化,并通常认为其连续性较差.本文报道了最近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新发现的一种罕见的碳酸盐台地"巨型浅滩化(mega-shoaling)"现象.研究区于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受限的陆表海型碳酸盐台地,其中的雷-1-1亚段B层沉积了一套几乎遍及全盆地的滩相颗粒岩,形成所谓的巨型(盆地规模)浅滩化特征.根据岩芯精细描述和薄片镜下鉴定,发现这套滩相颗粒岩以砂屑云岩(灰岩)为主,其次为鲕粒云岩(灰岩),以发育局限泻湖-台内滩、局限泻湖-台内滩-台坪和潮坪-潮缘滩这3种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为特征;多旋回小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发现,这套滩相颗粒岩在横向上具有良好的可追踪对比性和等时性;基于岩芯刻度测井方法建立的测井相模板,对全盆地235口井进行了逐井解释,发现滩相颗粒岩的累计厚度一般在10~40 m,连续分布面积超过1.5×105 km2,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碳酸盐台地确实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型浅滩化作用.重点从古构造与古地貌、古气候、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和古水动力等成滩条件角度分析了这种巨型浅滩化的成因,认为多种地质因素的有机结合为巨型浅滩化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包括平静的古构造环境、相对平坦的古地貌和蒸发岩的填平补齐作用;在稳定沉降的碳酸盐台地上,具有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多旋回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这既有利于颗粒滩在垂向上的多旋回连续叠加发育,也有利于颗粒滩的横向迁移、连片和叠置,从而形成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巨型颗粒滩沉积,形成巨型浅滩化.对这种碳酸盐台地具有现今盆地尺度的巨型浅滩化研究,有助于丰富完善对碳酸盐台地滩相沉积的认识,还因滩相沉积通常发育优质油气储层,所以还具有重要的储层地质学意义.
- 谭秀成李凌刘宏曹剑吴小庆周素彦石学文
-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雷口坡组中三叠统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台内滩与台缘滩沉积特征差异及对储层的控制被引量:42
- 2011年
- 四川盆地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时期处于局限—蒸发台地—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勘探实践证明雷口坡组的储层发育台内滩和台缘滩两类颗粒滩,不同类型的颗粒滩储层具有明显分异。通过对两类颗粒滩特征及形成条件的深入分析,指出台缘环境浪基面影响深度最大可达20m,沉积物可容空间大,形成的单滩体厚度大,早期暴露几率小,较大的上覆地层静压易使颗粒呈格架支撑,喉道减小,有利于滩体内部粒间孔保存,储集空间以(溶扩)残余粒间孔为主;而由于台缘环境的遮挡,台内环境的浪基面影响深度一般为2~3m,颗粒滩在局部微地貌高地发育,厚度较小,暴露几率大,早期大气淡水可影响单旋回台内滩中上部,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为主。沉积环境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后期成岩演化与孔隙演化的关键,影响了颗粒滩储层最终的储集面貌。
- 李凌谭秀成丁熊吴晓庆邹春周素彦黄先平石学文
- 关键词: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因
- 确定储集层下限的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储集层下限的方法和装置,属于石油测井储层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集层中多个采样点的目标参数值,该目标参参数值为声波时差值或密度值;根据每个采样点的目标参数值,将多个采样点划分为多个采样点集合...
- 尹玲玲刘伟兴韩国猛马建英石倩如付东立杨钰胡瑨男周素彦任仕超王锦程
-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二段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与勘探实践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年来,滩坝砂体作为陆相滨浅湖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评价目标,增储作用愈发突出。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分析滩坝砂体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布规律,指导油田滩坝砂体勘探。基于沉积古背景分析,认为沙二段滩坝砂体主要发育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阶段,滨Ⅳ上、滨Ⅲ下油组沉积时期规模最大;在邻近物源供给充足、往复动荡的水动力及湖盆底形的影响下,水下古隆起控制厚层坝砂的沉积分布。利用地震模型正演技术,明确了厚层坝砂地震响应特征;根据频谱分析法,确定了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门槛值,采用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技术,预测了厚层坝砂的有利发育区。通过滩坝砂体勘探实践研究,建立了构造宽缓浅水区圈定滩坝范围、水下古隆起锁定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确定厚层坝砂有利发育区的勘探评价方法。优选出歧北斜坡沙二段3个坝砂有利发育区,钻探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钻井成功率达到100%。勘探实践表明,歧北斜坡滩坝砂体发育,尤其是厚层坝砂产量高、油藏富集,是老油区增储建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和方向。
- 周立宏韩国猛马建英牟连刚赵军周可佳王昌丽董越崎孟立娜周素彦陈双清尹玲玲
- 关键词:沙二段地震正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