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
- 作品数:87 被引量:1,18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 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
- 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
- 吴莹
- 关键词:华侨教育
- 黄海鳀鱼中痕量金属浓度与体长的关系
- 2009年
- 测定了在黄海采集的各种体长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中6种痕量金属(Zn、Cu、Fe、Al、Mn和Sr)和3种主要元素(C、N和P)的浓度。除Zn浓度在4-5倍内变动外,其余5种痕量金属浓度的变动范围均接近或超过一个数量级;并且,这6种金属均显示出了浓度随体长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对于3种主要元素,N和P的含量也与体长存在负相关关系,而C却显示出了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Zn和Cu在鳀鱼内的浓度变化较为接近,可能验证了这两种金属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活动较为密切的性质;而其余4种金属的浓度变化规律更为接近,可能反映了陆源输入的影响。
- 高磊万瑞景吴莹张经
- 关键词:痕量金属
- 马来西亚东部典型泥炭地河流和河口溶解态锰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影响因素
- 2024年
- 本文利用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6年8月(旱季)马来西亚东部泥炭地河流拉让(Rajang)河及河口溶解态锰(DMn)的浓度和2017年3月(雨季)Rajang、马鲁丹(Maludam)、实文然(Simunjan)、实巫友(Sebuyau)、Samunsam和土马丹(Sematan)河及河口DMn的浓度。Rajang河流域旱、雨季DMn浓度分别为(300.3±305.3) nmol·L^(-1)、(424.3±290.3) nmol·L^(-1),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雨季Rajang河DMn浓度与Maludam、Simunjan、Sebuyau、Samunsam和Sematan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马来西亚东部砂拉越(Sarawak)州泥炭地河流DMn空间差异不显著。河口DMn在旱、雨季表现出不同的混合行为,旱季Rajang河口DMn表现为非保守混合行为,在盐度0~20区间存在明显的外源输入,而雨季则表现为保守混合行为。Talang岛周围海域DMn浓度为(51.3±3.9) nmol·L^(-1),高于海南岛和越南东部邻近海域DMn浓度。水团的物理混合、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解吸是影响马来西亚Ssrawak州六条泥炭地河流及河口DMn的主要因素。由于马来西亚泥炭地有机物浓度较高,泥炭地河流中的DMn浓度高于其他气候带河流。Rajang河输送至南海的DMn通量为3.3×10^(6) kg·a^(-1),泥炭地河流对南海DMn浓度具有重要影响。
- 刘然饶恩铭江山吴莹任景玲
- 关键词:泥炭地通量
-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6年
- 海洋食物网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部分。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是一项研究海洋食物网的新技术,较测定总有机物的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海洋食物网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丰富的信息。通过脂肪酸、氨基酸等分子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更细致更准确地了解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该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特别是在海洋热液系统食物网研究之中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虽然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仍有一些局限性有待改进,但在海洋食物网研究的应用中已经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 于灏吴莹张经
-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
- 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季节分布被引量:104
- 2002年
- 在长江南通市区段国控断面 (李港对照断面 )上自 1 996— 1 999年每两个月定期采样 ,测定悬浮颗粒物的碳、氮同位素及其相关参数。研究发现 :稳定碳同位素值分布区域在- 2 3.6‰— - 2 7.1‰之间 ;稳定氮同位素多分布在 1 .4‰— 5 .9‰。两者的季节变化趋势与陆源输入和现场浮游植物的组成和生长状况有关。δ1 5N、C/N比值均不能严格体现物源影响 ,受到水体中有机质的转化和微生物活动的影响而被改造。借助简单模式 ,获得估算的陆源贡献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并证实在 1 998年夏长江南通的陆源输入有明显的增大 ,与 1
- 吴莹张经张再峰任景玲曹建平
- 关键词: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悬浮颗粒物长江有机质微生物
- 长江口外低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微生物参与的反硝化是河口区氮损失的主要途径。【方法】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方法,研究了长江口外低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nirS型和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分布特征。【结果】样品共检测到346个nir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和267个nirK Operational TaxonomicUnits,根据采样地的环境特征及nirS型和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聚类分析结果将所有OperationalTaxonomicUnits划分为低氧区、南部区域及外部深水区,其中外部深水区的样品nirS功能基因的多样性最高。各实验样地优势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在系统进化关系上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簇。此次发现的所有优势OperationalTaxonomicUnits均属于未被培养的菌群,其中部分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还是首次被发现。此外还发现nirS功能基因对低氧区的环境适应性更好。【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存在的反硝化微生物在河口沉积物的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鹏吴莹刘素美王晓娜戴金龙叶祁
- 关键词:长江口低氧区NIRK
- 基于光合色素的海南八门湾及其毗邻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类群组成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根据2010年4月(春季)、2011年8月(夏季)在海南八门湾及其毗邻水域的采样调查,采用CHEMTAX化学分类法对该区域的表层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以及类群进行了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生物量由湾内向外海增大,最高值出现在文昌河入八门湾处,金藻、硅藻为主要优势类群。生物量与溶解无机氮(DIN)、SiO_3^(2-)、PO_4^(3-)正相关,与盐度负相关,浮游植物与营养盐比值(N∶P,Si∶N)相关性不明显,硅藻与P显著正相关。夏季,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文教河,蓝藻、金藻、硅藻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特征与营养盐含量和比值之间存在相关性。生物量与SiO_2-3正相关,与盐度负相关,绿藻与N∶P比呈正相关关系,绿藻还同时与N正相关,硅藻与Si∶N比正相关。
- 李明王焱胡俊张国森朱卓毅吴莹张经
- 关键词:浮游藻类光合色素高效液相色谱
- 中国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9
- 1999年
-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中国海洋有机地球化学在中国边缘海及一些大河口(黄河、长江)体系中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诸多成果,如:中国边缘海的物质输入特点是陆源输入的影响由北至南减弱而海源输入正相反;在长江和黄河体系中,陆源输入的贡献占绝对优势,且受一定人文活动的影响;生物标志物研究和古海洋学方面的应用表明了目前我国的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的实力。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海洋有机地球化学在广度和深度上仍距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 吴莹张经唐运千
-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物古海洋学
- 渤黄东海及其若干河口的烃类有机地球化学
- 本报告总结了博士后工作期间,结合在研项目和博士论文的整理,就烃类分子标志物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渤黄东海及其若干河口(长江、鸭绿江和椒江)的应用,在运用分子标志物认识物质来源、循环及其迁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工作: (...
- 吴莹
- 关键词: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稳定碳同位素悬浮物
- 东海陆架典型断面颗粒态氨基酸的分布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现场调查对东海典型PN断面(文中为C断面)的颗粒态氨基酸(Particulate Amino Acids,PAA)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叶绿素a(Chla)、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有机氮(PON)及颗粒态氨基酸的构型特征(D和L型)等参数探讨了该区颗粒有机氮的来源和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受咸淡水混合和生物现场生产双重作用影响,POC、PON以及PAA的总浓度均达到了极大值,其中,受再悬浮作用影响,底层水体中的有机物呈现高度降解的状态;近岸水华区域的颗粒态氨基酸则更多来源于现场生产,而且POC/Chla质量比值与降解因子DI值的负相关特征表明冲淡水向海洋输送的过程中,现场生产力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比重逐渐增大,悬浮颗粒物也变得越来越新鲜。值得关注的是,一些D型氨基酸[如D型天冬氨酸(D-Asp),D型丙氨酸(D-Ala)]与细菌生物量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暗示颗粒态氨基酸在受到物理水团和生物现场生产作用控制的同时,还受控于微微型浮游生物以及异养细菌。
- 刘宗广吴莹胡俊朱卓毅赵苑宣基亮
-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稳定同位素异养细菌黑潮东海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