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俊兰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老年
  • 4篇疗效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早搏
  • 3篇治疗老年人
  • 3篇疗效观察
  • 3篇临床疗效
  • 3篇脉搏波
  • 3篇老年人
  • 3篇ABI
  • 2篇丹参
  • 2篇丹参滴丸
  • 2篇滴丸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养心

机构

  • 15篇兰州市第二人...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15篇吴俊兰
  • 6篇马斌武
  • 5篇罗张兴
  • 4篇徐元胜
  • 4篇周璇
  • 3篇李琳
  • 1篇赵叶花
  • 1篇韩红梅
  • 1篇马东兵
  • 1篇朱菊花
  • 1篇陈亮
  • 1篇何家琦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甘肃中医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第五届国际络...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佐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20例,2组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5 mL/d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价心绞痛、心电图、运动耐量。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对改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8%,较对照组7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76.7%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耐量总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78.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血压、肝肾功能、血糖等无影响。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在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电图、改善缺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和药损性变化。
吴俊兰韩红梅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舒血宁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180例2型糖尿病(rr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PGF1a)。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GTN%)。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O、PGF1a明显增加(P〈0.05),ET明显降低(P〈0.05);FMD%明显改善(P〈0.05),GTN%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升高NO、PGF1a,降低ET水平等途径实现对T2DM患者内皮功能保护作用,减少内皮功能紊乱(ECD)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吴俊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
重症胰腺炎并多脏器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2007年
吴俊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损伤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入选患者实验前采空腹静脉血检测ET、PGI2、TXA2,然后给与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服用3个月,再采空腹静脉血检测ET、PGI2、TXA2,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患者实验前的ET、TXA2明显较高,而PGI2水较低,而给与复方丹参滴丸干预后再检测ET、PGI2、TXA2,服药前相反,ET、TXA2明显降低(P<0.01),而PGI2明显升高(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调整、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异常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作用的靶点之一。
吴俊兰罗张兴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人功能性早搏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早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琥珀酸美托洛尔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1.2g/次,3次/d...
吴俊兰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PWV、ABI检测在早期动脉硬化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一种弥漫性、进展性和全身性疾病。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他闭塞性血管性疾病的基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吴俊兰罗张兴马斌武徐元胜李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阵发性房颤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稳心颗粒加卡托普利组(联合组),稳心颗粒9.0g,口服,每日3次,卡托普利12.5mg,口服,每日3次,5d后卡托普利改为25mg,口服,每日3次;卡托普利组仅予卡托普利;稳心颗粒组仅予稳心颗粒。3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病人用药前后阵发性房颤控制率、主要症状改善率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7%,症状改善率96.7%;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86.7%,症状改善率93.3%;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90.0%,症状改善率96.7%。在阵发性房颤控制率及症状改善方面,稳心颗粒组分别与联合组、卡托普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有效控制老年阵发性房颤,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负性心率。
吴俊兰何家琦
关键词:稳心颗粒卡托普利阵发性房颤
baPWV、ABI与不同数量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同时罹患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危险因素时其肱-腘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胫后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ABI)与无危险因素组之间的关系,证明baPWV、ABI对动脉粥样硬化强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病例2033例,采集病史、年龄、血压、体重指数(BMI)、血糖(GU)、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左右baPWV(LbaPWV、RbaPWV)、左右ABI(LABI、RABI)等指标,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多少将病例进行分组。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比分析各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baPWV、ABI的差异。结果同时具有3个或3个以上、2个、1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组,其baPWV与无危险因素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I在不同组之间比较,部分差异显著、部分差异不显著,相关性较差。结论 baPWV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良好,危险因素越多相关性越强,可作为一项独立预测因子,在早期识别普通人群动脉硬化程度、早期干预和早期诊断动脉血管硬化中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ABI与危险因素的多少相关性较差。
吴俊兰罗张兴马斌武徐元胜李琳
关键词:踝肱指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分为参仙升脉组、心宝丸组、氨茶碱组。参仙升脉组:口服参仙升脉口服液,每次20ml,2次/日;心宝丸组:口服心宝丸,每次4丸(240mg),2次/日;氨茶碱组:口服氨茶碱,每次0.2g,3次/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1)每组治疗前后比较,24小时总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早搏数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参仙升脉组的24小时总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早搏数与心宝丸组、氨茶碱组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4周后,三组心电学疗效方面,参仙升脉组显效2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4.4%;心宝丸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2.5%;氨茶碱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1.9%。参仙升脉组与心宝丸组、氨茶碱组比较P<0.05。(3)治疗4周后,三组临床症状疗效方面,参仙升脉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7.5%;心宝丸组显效1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65.6%;氨茶碱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2.5%。参仙升脉组与心宝丸组、氨茶碱组比较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心宝丸或氨茶碱。
吴俊兰朱菊花杨潇宇
关键词:参仙升脉口服液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2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氨茶碱,观察组口服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8%,观察组为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茶碱。
周璇马斌武吴俊兰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参仙升脉口服液氨茶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