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诊断侵袭性阿米巴病
- 1990年
- 应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A)检测64例侵袭性阿米巴病患者的血清阿米巴抗体,42例阿米巴肝脓肿和1例阿米巴肺脓肿患者均呈阳性反应,滴度分布为1:16~1:8192;21例肠阿米巴病(痢疾和肠炎)患者的抗体滴度为1:4~1:2048,其中19例阳性。139例对照中有3例呈阳性反应。和ELISA相比较,本试验节约抗原和材料,操作简便,适于一般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应用。
- 郭增柱纪爱华卢恩奇王正仪吕兴侠陈明吴文漪俞幼知
- 关键词:阿米巴病免疫诊断
- 乙肝DNA聚合酶在187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类肝病中的检测
- 1985年
- 采用免疫沉淀法对187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了DNA聚合酶(DNA--P)的测定。在各类肝炎中DNA—P的阳性检出率以慢活肝最高为66.6%,依次为急性肝炎45%,携带者33.5%,慢迁肝31.5%。本文分析了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与DNA—P检出率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DNA—P检出率与HBsAg滴度增高呈正相关γs=0.99,P<0.01。HBeAg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62.4%,抗—HBe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29.5%,抗—HBs阳性8例、DNA—P均为阴性。抗—HBc—IgM强阳性组DNA—P检出率为86.4%。作者认为1/3无症状携带者DNA—P活力增高表明病毒在复制,因此携带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又鉴于18例抗—HBe阳性血清DNA—P活力增高,因此在判断HBeAg^-/抗—HBe^+患者病毒复制情况时,应予慎重。
- 吴文漪徐娉华周广华吕兴侠张晓筠魏来
- 关键词:DNA聚合酶乙肝病毒感染
- 不明原因慢性肝炎患者TT病毒的检测及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1997年,国际上报道了一个新发现的与人类肝炎相关的DNA病毒———TT病毒[1]。为进一步探讨TT病毒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我们测定了慢性非甲~戊,非庚型肝炎患者中TT病毒的核酸及其部分核苷酸序列。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及血清标本:(1)...
- 魏来潘修成陶其敏张言超吴文漪吕兴侠
- 关键词:肝炎慢性TT病毒核苷酸
- 肝硬化患者肝动、静脉血流时间的变化
- 1991年
- 用放射性核素法探测了健康组和肝硬化患者组肝动、静脉的血流时间,结果表明后者较前者的血流时间非常显著性地减慢。说明肝硬化患者肝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并对造成肝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作了描述。
- 张继和丁萍吕兴侠
- 关键词:肝硬变肝动脉肝静脉
- 48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周根洪张超李励吕兴侠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慢乙肝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0年
- 陈明崔建华吕兴侠韩方正王金章封波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 腹膜透析抢救鱼胆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成功1例
- 1998年
- 腹膜透析抢救鱼胆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成功1例周文生吕兴侠1(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肾病科徐州市221006)鱼胆中毒一般书籍描写甚少,由此引起的MOF(多脏器衰竭)医学杂志报道亦不多。我们采用腹膜透析及一般药物治疗成功抢救1例鱼胆中毒致四脏器衰竭病人,现报...
- 周文生吕兴侠
- 关键词:鱼胆中毒多器官衰竭并发症腹膜透析抢救
- 徐州地区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临床特点比较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徐州地区戊型肝炎 (HE)与甲型肝炎 (HA)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总结 7a中收治的 10 6例HE临床特点并与 78例HA比较。结果 本地区HE全年散发 ,男性占 83.9% ,平均年龄 38.1岁 ,病初发热率88.9% ,热程 (5 .6± 4.5 )d ,平均住院时间 (4 8.1± 16 .5 )d ,黄疸持续时间 (4 0 .1± 2 2 .7)d ,血清胆红素 (SB)水平 (12 3.0± 133.1) μmol/L ,淤胆型肝炎占 18.1% ,脾肿大发生率为 2 5 .0 % ,亚急性重型肝炎占 6 .6 % ,病死率为2 .8%。结论 HE与HA相比 ,临床经过相似 ,但黄疸深 ,淤胆型肝炎多 ,易出现脾肿大 ,重症型较多见 ,病死率高。
- 王金章颜学兵陈明吕兴侠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
- 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肝血流图动态观察
- 1997年
- 吕兴侠陈明张晓筠王胜国
- 关键词:阿米巴肝脓肿肝脓肿肝血流图
-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王金章梅存金陈明吕兴侠
- 关键词:干扰素胸腺肽乙型肝炎联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