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芳

作品数:42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7篇发病
  • 7篇发病率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5篇血压
  • 5篇肿瘤
  • 5篇慢性病
  • 5篇患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患病率
  • 3篇队列研究
  • 3篇血糖
  • 3篇高血压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肠癌
  • 2篇血红蛋白

机构

  • 35篇上海市嘉定区...
  • 9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35篇向芳
  • 31篇张一英
  • 15篇邵月琴
  • 14篇袁红
  • 13篇李安乐
  • 10篇彭慧
  • 8篇黄芳
  • 6篇盛宇文
  • 5篇季莹
  • 5篇张勇
  • 3篇白雅敏
  • 3篇陶敏亚
  • 3篇姜欣志
  • 3篇彭谦
  • 2篇吕军
  • 2篇刘星
  • 2篇于宏杰
  • 2篇励晓红
  • 2篇郑继翠
  • 2篇陈波

传媒

  • 7篇中国慢性病预...
  • 6篇健康教育与健...
  • 3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上海计量测试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嘉定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危险概率与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概率和影响因素,为今后社区高血压管理及脑卒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访观察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嘉定区2002年1月—2020年9月高血压随访管理系统中138284例≥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信息,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长期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概率,并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嘉定区138284例≥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观察3754812人年,累积发生脑卒中患者13824例,脑卒中累积发生率为10.0%,发病密度为0.00368/人年;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上海市嘉定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累积概率不断增大,且增长的间距不是等距的,当发病危险概率到达中位数时所对应的患病时长为(23.89±0.24)年;脑卒中发生累积危险概率为0.817(81.7%),其中男性为0.952(95.2%)、女性为0.728(72.8%);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呈现出4个时间点的发病概率高值,分别在高血压患病第8、15、22和26年,概率风险值分别为0.044(4.4%)、0.143(14.3%)、0.062(6.2%)和0.143(14.3%),男女性患者的脑卒中发生概率不完全相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血压分级≥2级、经常吸烟、每天吸烟、每天饮酒、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有脑卒中家族史、超重、肥胖和观察时长≥1年是上海市嘉定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女性、偶尔饮酒、经常饮酒、偶尔运动、经常运动、每天运动和体重过轻是上海市嘉定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嘉定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概率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累积危险概率最高的峰值可达半数以上;性别、年龄、血压分级、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运动情况、有无糖尿病家族史、有无高血
李安乐季莹朱帅张一英向芳胡志昊许学进王亚伟姜欣志
关键词:脑卒中危险概率影响因素高血压患者老年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被引量:13
2010年
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常见传染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居民死因的主要卫生问题。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慢性病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07年对辖区内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陶敏亚张一英黄芳向芳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
上海市嘉定区2002~2012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肿瘤登记资料可比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嘉定区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方法]基于嘉定区2002~2012年的肿瘤登记数据,计算MV%、DCO%、M/I、O&U%、逐年发病率变化趋势的稳定性等肿瘤登记资料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嘉定区2002~2012年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1 716例,死亡病例13 859例,死亡例数与新发病例数之比(M/I)为0.64;病理诊断比例(MV%)为61.9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NC%)为10.08%,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为0.06%;未指明部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比例(O&U%)为2.46%,且逐年下降。[结论]嘉定区肿瘤登记数据质量逐年提升,但MV%指标仍处在较低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嘉定区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质量。
彭慧黄芳张一英邵月琴袁红向芳李安乐盛宇文胡志昊
关键词:肿瘤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上海市嘉定区2013~2017年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分析评价上海市嘉定区大肠癌筛查项目的效果。[方法]采用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结合粪便隐血试验(FOBT)两步初筛模式,初筛阳性提示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建议肠镜检查。收集和整理2013~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大肠癌初筛及肠镜检查结果。[结果]5年间共计完成大肠癌初筛151 824人次,男性占比低于女性,且50~54岁及70~74岁年龄组占比较低。初筛阳性率24.01%,其中肠镜检查顺应性仅为29.42%,男性肠镜检查顺应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高年龄组的肠镜检查顺应性较低。检出大肠癌218例,早期比例为38.06%,其中男性及高年龄组人群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初筛FOBT阳性居民较危险度评估阳性居民的肠镜检查顺应性及大肠癌检出率高。[结论]大肠癌筛查项目通过初筛及肠镜检查,显著提高了大肠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将对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及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初筛阳性居民的肠镜检查顺应性较低的问题将是未来大肠癌筛查工作的重点。
王巧燕彭慧黄芳张一英向芳谢娟袁红彭谦邵月琴
关键词:大肠癌
常规检测在人群慢性病筛查中的测量偏性
2018年
目的:探讨血压与血糖常规检测项目在人群慢性病筛查中的测量偏性,为人群筛查结果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前后两次血压测量值、手指末梢血与静脉血清的空腹血糖检测值,比较测量结果以及高血压、糖尿痛、空腹血糖受损检测阳性率的判定差异。结果:第一次测量的收缩压值(134.04 mmHg±18.95 mmHg)、舒张压(80.23 mmHg±11.04 mmHg)均高于第二次测量的收缩压(131.35 mmHg±17.50 mmHg)与舒张压(78.85 mmHg±9.93 mmHg),第一次测得的高血压阳性率(40.0%)高于第二次测得的阳性率(34.72%)。静脉血测得的空腹血糖值比手指末梢血测得的高(0.06±0.61)mmol/L,静脉血检测出的空腹血糖受损率(8.74%)、糖尿病阳性率(6.24%)均高于手指末梢血的空腹血糖受损率(7.84%)与糖尿病阳性率(6.16%)。结论:第一次测量的血压值与高血压阳性判定率高于第二次测量;静脉空腹血检测出的空腹血糖受损判定率与糖尿病阳性判定率高于手指末梢血。建议:测量血压时最好连续测量2~3次,并取平均值,避免一次血压测量结果引起的判断偏差;在手指末梢血检测出的空腹血糖处在临界值附近时,最好再次检测静脉血清的血糖。
李安乐胡志昊张一英向芳袁红尹先宏谢娟
关键词:血压测量血糖测量慢性病
2007年上海市嘉定区中学生吸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嘉定区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吸烟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嘉定区初中、高中、职校各1所,对各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嘉定区学生吸烟率为11.8%,男生17.2%,女生5.3%,职校生吸烟率为18.3%,高中生为12.5%,初中生为4.8%,不同性别、学校间学生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认为吸烟与被动吸烟有害的比例分别为99.4%、99.2%,知晓率较高。在对吸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方面,认为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吸烟有关的知晓率较高,分别占95.4%、91.4%、86.2%,但认为膀胱癌、中风及高血压与吸烟有关知晓率较低,分别占35.6%、38.0%、50.0%。结论职校生和男生应作为控烟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宣传。
张琴向芳张一英吴兴珠孙思飞张丽华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3年发病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科学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线调查于2017年6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20岁以上常住居民户作为队列,选取队列中1903例35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疾病史、生活习惯、生化指标等资料,每季度随访1次,调查随访对象是否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并收集脑卒中发病时间、诊断类型等信息,随访至2020年7月。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903例高危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0.3±7.7)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2.79±2.69)个月,共33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为1.7%。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HR=2.405,95%CI:1.170~4.944)、血同型半胱氨酸(HR=4.144,95%CI:1.375~12.483)、大型血小板比例(HR=3.051,95%CI:1.259~7.394)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3年发病率较高,应当加强脑卒中一级预防,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并合理控制高危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大型血小板比例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朱帅张一英向芳姜欣志刘峰陈波刘星梁冬妮周晶季莹
关键词: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队列研究
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死亡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了解10年中因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2009年上海市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嘉定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个案资料,分析其死亡趋势及其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年—2009年,嘉定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13.64/105,标化死亡率为108.03/105。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266.82/105,标化死亡率为146.12/105;女性粗死亡率为161.05/105,标化死亡率为76.30/105,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678.90,P=0.000)。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3.861,(P=0.001)],当考虑人口变动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后,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比较稳定(APC=-0.444,P=0.450)。老龄系数和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间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2000年—2009年,嘉定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表现出平稳趋势,但由于本区人口老龄程度的不断提高,粗死亡率仍保持显著上升趋势,说明老龄人口比例增加是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针对上海市嘉定区的典型老龄化人口特征,结合老年人各部位肿瘤的发病特点,确定肿瘤防治、危险因素研究的重点和对策。
向芳彭慧黄芳张一英陶敏亚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老龄化
2000-2014年我国糖尿病防制政策变迁被引量:21
2016年
从1980年到2001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1%上升到5%[1],2008年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达到9 200余万[2]。中国非传染性疾病2010年监测糖尿病专题调查,通过对近10万人的调查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3],已经超过了美国(11.3%),糖尿病患病人数约1.14亿人,也就是说,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都在中国。
向芳张一英袁红张勇邵月琴
关键词:糖尿病防制
血糖波动及血糖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事件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探讨长期血糖波动及血糖控制情况,对T2DM患者发生脑卒中事件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0月1日,以“上海市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基础,建立T2DM患者观察队列,每3个月随访1次,检测FBG,基本流行病学资料通过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或调查问卷收集、获取,脑卒中发生事件通过“上海市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获取,以观察期内首次发生脑卒中报告事件为准。随访观察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以FBG标准差反映血糖长期波动情况,以FBG控制率反映血糖控制情况,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结果 本研究累计观察时间为91826.1人年,共观察到1785例发生脑卒中事件,累计患病率为5.73%,患病密度为1943.9/10万人年。平均随访(10.29±3.07)次。脑卒中事件中短暂性脑缺血111例(6.22%),非腔隙性脑梗死754例(42.24%),腔隙性脑梗死798例(44.71%),颅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80例(4.48%),颅内出血(非脑实质内出血)8例(0.45%),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0.67%),卒中不分型22例(1.23%);剔除随访次数低于5次研究对象,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BG标准差升高是首次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糖控制率升高是首次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FBG标准差和血糖控制率并非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 长期血糖波动幅度和血糖控制情况均可预测T2DM患者首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长期血糖波动幅度和血糖控制情况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胡志昊朱帅李玉华李安乐向芳于宏杰张一英
关键词:脑卒中血糖糖尿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