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玉
- 作品数:92 被引量:755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株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毒死蜱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CH3,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将该菌鉴定为哈夫尼菌属(Hafnia sp.)。CH3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温度为30℃,pH为7.0,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00mg/L的条件下,历时6 d,毒死蜱的降解率可达78.5%。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0,最适降解浓度为200mg/L。对碳、氮源利用广泛,最佳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对氮源选择性不高,在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中均能较好地生长。
- 张利刘红玉曾光明张慧张林达刘婕丝
- 关键词:毒死蜱降解菌降解特性
- 汽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以长沙市环保塑胶炼油厂排污口的污泥为菌源,经过富集筛选、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汽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细菌,命名为Z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合16S rDNA扩增、测序,运用BLAST检索分析,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Z菌的形态及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与芽孢杆菌属一致,而且与蜡状芽孢杆菌(AH1134)的16S r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度为99%);在系统发育树上构成一个分支.由此确定该汽油降解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Z菌降解汽油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0,最适降解的ρ(汽油)为500 mg/L,72 h内降解率为79.4%.能较好利用的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以硫酸铵为氮源,生长量最好.
- 贾彩云刘红玉曾光明张林达武金装
- 关键词:汽油降解菌降解特性RDNA
- 基于苝功能分子构筑硫嵌类戊搭烯衍生物
- 近年来,结构多样且性能优异的多环杂芳烃分子逐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该类分子不仅含有丰富多样的二维共轭结构,而且在反芳香性、氧化还原等方面也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质。此类材料的应用潜力大,可作为功能平台用于研发新型荧光剂、近红...
- 刘红玉
- 关键词:共轭分子电子结构
- 一种利用发酵型产酸菌处理高温蒸汽热水解污泥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发酵型产酸菌处理高温蒸汽热水解污泥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1)发酵型产酸菌的筛选;(2)发酵型产酸菌纯培养;(3)厌氧消化:按照发酵型产酸菌与高温蒸汽热水解污泥的体积比为1:8的投...
- 艾斯佳刘红玉杨春平周振曾光明文珊陈玉娟康丽刘海洋
- 文献传递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稀脉浮萍的损伤作用被引量:30
- 2001年
- 以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相对活性、植物生长量和培养液pH值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对稀脉浮萍 (LemnapaucicostataL .)的损伤作用 .结果显示 :稀脉浮萍的损伤程度与AE浓度直接相关 .浓度小于 1.0mg/L时 ,AE对稀脉浮萍的损伤较轻 ,λ(CAT)、λ(POD)的增加 ,能清除膜上的过氧化物 ;在 10 .0mg/L时 ,稀脉浮萍的生理功能受到中等程度的伤害 .CAT、POD相对活性升高 ,生长率下降 ,光合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培养液 pH值下降 0 .2左右 ;AE为 10 0 .0mg/L时 ,植物受伤严重 ,CAT、POD相对活性下降 ,培养液pH值降低幅度为 0 .6左右 ,植物大部分死亡 .图 6参 12以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相对活性、植物生长量和培养液pH值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对稀脉浮萍 (LemnapaucicostataL .)的损伤作用 .结果显示 :稀脉浮萍的损伤程度与AE浓度直接相关 .浓度小于 1.0mg/L时 ,AE对稀脉浮萍的损伤较轻 ,λ(CAT)、λ(POD)的增加 ,能清除膜上的过氧化物 ;在 10 .0mg/L时 ,稀脉浮萍的生理功能受到中等程度的伤害 .CAT、POD相对活性升高 ,生长率下降 ,光合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培养液 pH值下降 0 .2左右 ;AE?
- 刘红玉周朴华杨仁斌廖柏寒鲁双庆
- 关键词:稀脉浮萍表面活性剂过氧化氢酶生长量PH值变化水体污染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大薸损伤程度的酶学诊断被引量:7
- 2001年
-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比活力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进行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对大薸 (PistiastratiotesL .)损伤程度的酶学诊断 .结果表明 :在 17℃下 ,ρ(AE) 0 .1mg L的AE对大薸的伤害程度极微 ;ρ(AE)为 1.0、10 .0mg L时 ,大薸受到较大的伤害 ,但能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活动 ;ρ(AE)为 2 0 .0、5 0 .0mg L时 ,由于伤害程度大 ,超出了酶的修复能力 ,组织逐渐坏死 .同时推测 :在AE污染下 ,大薸的POD是起保护作用的主导酶 .图 3表 1参
- 刘红玉周朴华杨仁斌廖柏寒鲁双庆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水生植物酶学诊断
- 微氧水解酸化处理石化废水的生物降解特性被引量:14
- 2015年
- 本研究采用微氧水解酸化技术处理石化废水,以抑制硫酸盐的还原,减少硫化氢的产生.同时,通过与厌氧水解酸化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微氧水解酸化的生物降解特性.微氧反应器的ORP控制在(-290±71)m V,厌氧反应器的ORP为(-398±31)m V.反应器运行近7个月的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02~514 mg·L-1、硫酸根浓度为350~650 mg·L-1及HRT为12 h时,微氧水解酸化反应器COD的平均去除率为31.2%,高于厌氧水解酸化的26.4%.厌氧出水的VFA浓度((2.34±0.60)mmol·L-1)高于微氧出水((1.89±0.48)mmol·L-1).微氧出水的平均比紫外吸收值(UV254/DOC)为0.017,显著低于厌氧出水(0.025),表明微氧环境可以提高兼性水解酸化菌的生理代谢功能,强化难降解芳香有机物和含共轭双键大分子化合物的去除.微氧水解酸化出水的硫离子浓度((0.11±0.04)mg·L-1)显著低于厌氧出水((1.27±1.22)mg·L-1).454焦磷酸测序结果表明:微氧水解酸化菌群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菌群丰度(所占比例分别为39.7%、20.3%、1.9%)高于厌氧水解酸化菌群(分别为36.9%、17.5%、1.3%),对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厌氧水解酸化菌群中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所占比例较大,酸化效果更好.在属的水平上,微氧水解酸化污泥中鉴定出的硫酸盐还原菌的种群多样性和丰度均低于厌氧污泥,这与其出水较低的硫离子浓度一致,表明微氧环境能够有效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氧水解酸化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石化废水预处理技术.
- 王星初里冰丁鹏元张楠杨春平刘红玉王建龙
- 关键词:石化废水污水处理
- 一种利用简青霉去除废气中正己烷的方法
- 一种利用简青霉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正己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装有适量的无机盐营养液且密封性能良好的生物净化装置内接种一定量培养好的简青霉菌体;2)气态正己烷通入到生物净化装置,装置内简青霉(g):无机盐营养液(L...
- 杨春平程燕何慧军代传花王璐涂燕红曾光明刘红玉
- 文献传递
- 加压溶气恒定溶解氧生化反应器处理复杂工业废水
- 2017年
- 设计了1套可自动控制溶解氧浓度和反应器内部压力的生化反应器,在加压状态下,氧传递速率加快,微生物活性更高,加快了处理效率。试验进水来自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水质复杂,进水指标变化系数大,平均COD为1 349.1 mg/L,平均氨氮质量浓度为237.7 mg/L。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4 h,反应罐内DO质量浓度为3.5 mg/L时,COD去除率稳定在64%左右,氨氮去除率56%左右,相比于其现有工艺,HRT减少了16 h左右。
- 周振刘淑杰陈福明杨春平刘红玉刘旭张其殿
- 关键词:加压溶气工业废水
- 一种钴基立方介孔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催化氧化脱硫脱氮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Co/KIT‑6立方介孔催化剂去除油品中二苯并噻吩的方法,其方法如下:先后称取一定量P123,浓盐酸和去离子水在35℃下搅拌,加入正丁醇,维持35℃搅拌1h,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P123:H<S...
- 杨春平魏赛楠仇璐康丽曾光明刘红玉李惠茹刘海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