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浓度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之间的联系以及LEAD的早期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6例T2DM患者为糖尿病组,其中新发无并发症者82例为DM1组,合并LEAD者144例为DM2组,6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水平。结果 DM2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63±7.83) ng/ml vs (24.77±5.92) ng/ml,P <0.01],DM1组略低于对照组。DM2组TNF-α、RBP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NF-α:(2.67±0.75) pg/ml vs (0.43±0.22) pg/ml;RBP4:(39.00±2.10)μg/ml vs (14.82±1.84)μg/ml,P <0.01]。25(OH)D水平与TNF-α(r=-0.267,P=0.045)、RBP4(r=-0.538,P=0.015)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25(OH)D水平降低与T2DM患者LEAD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LEAD的早期变化亦与细胞炎性因子及内皮损伤有关。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方法 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前后胰岛素(INS)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NS水平低于治疗前、GLP-1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NS(46.02±9.96)mU/L低于对照组的(52.47±7.93)mU/L、GLP-1(81.92±14.44)pmol/L高于对照组的(74.74±14.48)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在疗效提高的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