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方

作品数:71 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5篇杆菌
  • 33篇双歧杆菌
  • 18篇脂磷壁酸
  • 16篇双歧杆菌脂磷...
  • 11篇细胞
  • 10篇体外
  • 7篇小鼠
  • 6篇衰老
  • 5篇凋亡
  • 5篇肿瘤
  • 5篇菌群
  • 5篇肠癌
  • 4篇婴儿
  • 4篇受体
  • 4篇细胞凋亡
  • 4篇免疫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 4篇癌细胞
  • 3篇椰汁

机构

  • 5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市妇幼保...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4篇刘明方
  • 32篇陈淑惠
  • 27篇王跃
  • 18篇张德纯
  • 11篇胡宏
  • 8篇林居红
  • 4篇王春耀
  • 4篇谢宁
  • 3篇付玉荣
  • 3篇李芙蓉
  • 3篇蒋电明
  • 3篇朱辉
  • 3篇许小辉
  • 3篇刘胜男
  • 3篇郭亚楠
  • 3篇蒋琳
  • 2篇权正学
  • 2篇王晓刚
  • 2篇罗强
  • 2篇邓一平

传媒

  • 27篇中国微生态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全国微生态调...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6
  • 3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8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波特兰水门汀对3种微生物的体外生长抑制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波特兰水门汀(portland cement,PC)、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对3种微生物的体外生长抑制能力。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3种材料对3种微生物的体外生长抑菌效果。将含有1.5×108CFU/ml活菌的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变形链球菌菌悬液分别接种于不同的琼脂平板,将新鲜调拌的直径5 mm、厚度1 mm的材料片等间距放入琼脂平板内,37℃恒温培养24~48 h后,测量材料周围的抑菌环直径大小,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评价3种材料的体外细菌生长抑制能力。结果:研究发现3种材料对变形链球菌均无抑菌环产生;GIC对3种微生物均无抑菌环产生;PC及MTA对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且PC产生的抑菌环直径大于MT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 9);PC及MTA对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结论:PC对白色念珠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生长能力,可考虑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王燕林居红张红梅刘明方
关键词: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
不同银汞粘接剂修复根面龋的细菌学和微渗漏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的银汞粘接剂修复根面龋的充填体边缘细菌学和微渗漏情况。方法将制备洞型后的100颗离体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银汞充填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联合银汞合金组、玻璃离子组、全酸蚀粘接剂联合银汞合金组、自酸蚀粘接剂联合银汞合金组)材料充填,进行细菌培养并菌落计数,染色法观察微渗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组材料的细菌学和微渗漏实验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组细菌数量和微渗漏显著少于其他组,其次分别为全酸蚀粘接剂组、自酸蚀粘接剂组、玻璃离子组,银汞合金组则最为严重。结论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作银汞合金粘接修复的粘接剂能更有效地预防继发龋和充填物脱落。
彭志庆单春城刘明方魏信汉
关键词:银汞合金根面龋微渗漏
椰汁体外促双歧杆菌生长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椰汁体外对4株双歧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4株常见的双歧杆菌作为受试菌,以菌液D(600)值、pH值、活菌计数以及发酵牛乳凝乳时间和乳液pH值等为指标,来研究椰汁对4种双歧杆菌增殖和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按照25%(V/V)添加椰汁时,4株双歧杆菌菌体浓度(光密度值及活菌计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以及长双歧杆菌甚至高于双歧因子阳性对照组﹙P<0.05﹚。4株双歧杆菌发酵含有椰汁的牛乳后,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凝乳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婴儿双歧杆菌却未出现凝乳现象,但4株双歧杆菌pH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椰汁有可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双歧因子,并可作为双歧杆菌的天然培养基。
朱辉张德纯王春耀刘明方刘胜男
关键词:椰汁双歧杆菌促生长作用双歧因子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B16荷瘤小鼠NK细胞受体NKG2D及其配体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黑色素瘤B16荷瘤小鼠NK细胞受体NKG2D及其配体的影响。方法将黑色素瘤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皮下,待触及肿块后于荷瘤小鼠皮下注射双歧杆菌LTA。采用MTT、流式细胞术(FCM)、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B16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NK细胞NKG2D受体蛋白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内Rae-1、H6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B16荷瘤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Rae-1、H60 mRNA表达上升(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双歧杆菌LTA能够增强B16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K细胞受体NKG2D的蛋白表达和肿瘤组织Rae-1、H60 mRNA的表达有关。
李芙蓉王跃刘明方谢宁王强
关键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NK细胞NKG2D
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体外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新型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TiO2-Ag-nHA/PA66)的体外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及菌落总数测定法检测不同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A1、A2、A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细菌的抗粘附作用。结果抑菌环试验显示,不同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形成明显的抑菌环,以作用24 h抑菌环直径最大,并随作用时间延长,抑菌环直径逐渐缩小。其中银含量为0.64%(质量比)的材料A3的抗菌作用最明显,持续时间最长,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持续时间分别达到33 d和24 d;菌落总数测定法显示细菌与材料A3接触24 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4.18%和85.96%;扫描电镜发现载银材料能够明显减少细菌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结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有明显抗菌作用,为其应用于慢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刘明方邓一平周莲娣蒋电明
关键词:抗菌性能
复方双歧杆菌豆奶治疗小儿腹泻被引量:6
1992年
饮用复方双歧杆菌豆奶治疗小儿腹泻3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提示,用复方双歧杆菌豆奶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97%,平均疗程2.7天;而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3%.平均疗程4.9天,表明复方双歧杆菌豆奶治疗小儿腹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刘少银王晓刚张德纯刘明方陈淑惠胡宏
关键词:腹泻儿童
605例临床感染标本的细菌学研究
1999年
为了解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分布及混合感染,给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对605份临床感染标本进行了细菌学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感染已成为临床细菌感染的重要类型(695%),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
王跃胡宏陈淑惠刘明方
关键词:细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
纳米细菌的分离培养和保存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钙化的胎盘组织为例,寻求在钙化组织中分离纳米细菌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多疑似与纳米细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得以准确分离出纳米细菌菌株,并探讨培养和保存纳米细菌的最适宜的条件。方法 (1)胎盘钙化组织标本分别用盐酸脱矿与超声振荡脱矿的方法分离纳米细菌,计算其分离阳性率。(2)分离出的纳米细菌分别用细胞培养箱与细菌培养箱培养1个月,利用分光光度计记录两种条件下纳米细菌浓度的变化,并描绘生长曲线。(3)分别用4、-20与-80℃冰箱保存钙化组织和纳米细菌,记录纳米细菌分离和复苏的生长状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1)钙化组织用盐酸脱矿更易分离得到纳米细菌。(2)细胞与细菌培养环境下纳米细菌的生长速度并无明显差别。(3)4℃保存钙化组织和纳米细菌对于其分离和复苏都要优于-20℃和-80℃。结论对钙化组织进行盐酸脱矿可以更好的分离出纳米细菌,并且可以在细菌培养箱内培养纳米细菌,新鲜钙化组织标本和纳米细菌可以短时间保存在4℃。
郭亚楠张德纯陆合李金玲沈学成刘明方
关键词:纳米细菌胎盘钙化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抗免疫衰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每日注射双歧杆菌LTA。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增长曲线、胸腺形态、胸腺指数、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腺c-fos、p16蛋白表达及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的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小鼠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胸腺组织形态结构异常,体重、胸腺指数、胸腺c-fos蛋白表达与外周血IL-2含量显著下降,胸腺p1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这些变化。结论:双歧杆菌LTA具有抗衰老作用。
王跃付玉荣刘明方陈淑惠
关键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免疫衰老
国产水溶性蜂胶对主要致龋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致龋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国产水溶性蜂胶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ATCC 25175,S.m)、远缘链球菌(S.sobrinus6715,S.s)及其耐氟菌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防龋途径。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递增法对S.m、S.s进行氟化钠体外诱导耐氟菌株(S.m-FR、S.s-FR),采用液体稀释法观察水溶性蜂胶对S.m、S.m-FR、S.s、S.s-FR生长的影响;用酶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蜂胶对GTF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水溶性蜂胶对S.m、S.m-FR、S.s、S.s-FRMIC分别为0.39、0.78、0.20、0.39 g/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8、1.56、1.56、1.56 g/L;随着蜂胶浓度增高,葡糖基转移酶活性逐渐降低,6.25、3.13、1.56 g/L与0.78、0.39 g/L 2个浓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水溶性蜂胶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及耐氟菌株的生长,对GTF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彭志庆林居红刘明方邓一平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葡糖基转移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