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换新

作品数:39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0篇肿瘤
  • 10篇肺癌
  • 9篇蛋白
  • 9篇小细胞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免疫
  • 7篇EB病毒
  • 6篇多药
  • 6篇多药耐药
  • 6篇耐药
  • 6篇基因
  • 4篇原位
  • 4篇原位杂交
  • 3篇荧光
  • 3篇预后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糖尿

机构

  • 24篇武警广东总队...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东药学院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武警广东省总...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二炮兵装备...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9篇刘换新
  • 10篇郭琳琅
  • 9篇袁怀文
  • 5篇白义凤
  • 5篇刘梅
  • 5篇张燕
  • 5篇唐松山
  • 5篇王炜
  • 4篇丁彦青
  • 4篇叶春
  • 4篇梁敏燕
  • 3篇张娟辉
  • 2篇邢德刚
  • 2篇杨玉芳
  • 2篇齐宗利
  • 2篇赵荡
  • 2篇吴晓霞
  • 2篇陈娟
  • 2篇周东
  • 2篇左红艳

传媒

  • 3篇武警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医学信息(下...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3
  • 3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ALL4在调节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SALL4在调节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 检测小细胞肺癌敏感细胞株H69、耐药细胞株H69AR中SALL4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抑制耐药细胞株H69AR中的SALL4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顺铂、多柔比星、依托泊苷)的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SALL4的表达,分析SALL4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SALL4在H69AR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69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小干扰RNA抑制耐药细胞株H69AR中SALL4的表达能够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SALL4在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SALL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疾病的分期、对化疗的敏感性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ALL4参与了调节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SALL4可作为评估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潜在靶基因。
刘换新白义凤王炜郭琳琅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预后
皮肤原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误诊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瘢痕疙瘩是整形美容外科中常见的皮肤病损,但对原发于皮肤的淋巴肿瘤,却可能缺乏应有的警觉或认识,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现就1例皮肤原发问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误诊为瘢痕疙瘩的病例予以报道,以期同行们对ALCL加以重视,减少误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田宜肥陶国贵刘换新
关键词:皮肤病损误诊整形美容外科细胞性淋巴瘤瘢痕疙瘩淋巴肿瘤
乳腺癌患者EB病毒感染与C-er B-2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C-er B-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V阳性乳腺癌(EBVaBC)及EBV阴性乳腺癌(EBVnBC)标本C-er 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3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5例EBER1阳性;EBV-aBC组C-er B-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BVnBC组(P<0.05)。结论EBV感染可能上调了癌基因C-er B-2表达。
刘换新赵荡
关键词:EB病毒乳腺癌癌基因
EB病毒与胃肠道肿瘤相关性研究
Epstein-Barr(EBV)病毒是一种分布广泛、人群感染率颇高的人类DNA疱疹病毒,几乎所有25岁以下的成年人都能检测到EBV抗体.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在多种人类良性或恶性病变中都能检测到该...
刘换新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胃肠道肿瘤
文献传递
ICC和Cx43参与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ICC(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和Cx43(Connexin43)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并建立糖尿病胃轻瘫豚鼠模型。处死豚鼠并取材胃标本后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Kit和Cx43抗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实验各组豚鼠ICC和Cx43的数量及变化,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糖尿病胃轻瘫豚鼠ICC数量,并能修复其受损的超微结构。结论:ICC的数量显著减少并发生变性是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豚鼠ICC的数量并修复其受损结构,进而增强实验豚鼠的胃动力并恢复其功能,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
张燕刘换新梁敏燕张宏袁怀文刘梅叶春邢德刚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糖尿病胃轻瘫ICCCX43
上调Delta-Like1基因可增强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与目的 DLL1(Delta-Like1)与Notch受体结合激活Notch信号通路,从而决定细胞的分化,并调控多种组织的生长发育。已有研究报道DLL1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密切相关。前期基因芯片发现DLL1与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性相关,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DLL1在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化疗敏感细胞株H69及多药耐药细胞株H69AR中DLL1的差异表达;转染DLL1-pIRES2-EGFP表达质粒上调H69AR细胞中的DLL1的表达,构建稳定转染的过表达细胞株H69AR-eGFP-DLL1,通过CCK8检测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ADM,DDP,VP-16)的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DLL1在化疗敏感细胞H69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69AR,过表达H69AR中DLL1的表达能够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促进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及S期阻滞,上调DLL1增加其下游基因HES1、HEY1的表达。结论在小细胞肺癌中上调DLL1的表达可能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DLL1通过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激活HES1、HEY1等下游基因,影响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
刘换新彭娟白义凤郭琳琅
关键词:多药耐药肺肿瘤
Pokemon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Pokemon基因,即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 factor),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该基因参与一些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及细胞分化,它也是重要抑癌基因-可变读框基因(alterative reading frame,ARF)的中心调节因子.现研究发现,Pokemon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缺乏Pokemon基因的细胞对致癌转化不应答,它还能控制其他癌基因的活性,并对肿瘤细胞的一些重要特性产生影响,促进癌瘤发生.已经证实一些人类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中其表达水平很高,因此,对Pokemon基因的研究有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该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刘换新唐松山
关键词:POKEMON基因人类肿瘤肿瘤发生过程致癌因子
乳腺癌Survivin与TK1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Survivin蛋白与胸苷激酶1(TK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70例,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8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urvivin蛋白及胸苷激酶1(TK1)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2.8%,TK1标记指数在survivin蛋白阳性组为69.6%,survivin蛋白阴性组为50.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6%,明显低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92.1%)。结论乳腺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表达与TK1表达相关,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刘换新孙亚欧袁怀文
关键词:SURVIVIN蛋白胸苷激酶1乳腺癌
宫颈毛玻璃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毛玻璃细胞癌(glassy cell carcinoma,GCC)的诊断、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分析3例宫颈GCC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诊断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HPV感染情况。对照组为宫颈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3例,鳞状细胞癌3例及腺鳞癌3例,无肿瘤病变宫颈组织3例。结果 3例GCC患者平均33.7岁,症状为阴道流血,其中2例有明显肿块,1例无明显肿块,3例组织学特点相似,均为细胞呈巢状,小灶状分布,细胞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呈毛玻璃样、胞质丰富、含大量嗜酸性颗粒、核膜薄、染色质细腻、核仁嗜酸性且较大。核分裂象及凋亡易见,间质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p63、CK34βE12、CAM5.2、MUC1均阳性,HER-2有2例阳性(2/3),Ki-67指数80%,ER、PR、CK8、CK10、Syn、S-100均阴性。治疗均采取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化疗,术后无癌生存时间3~28个月。结论宫颈GCC是腺鳞癌的特殊亚型,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谱,准确诊断该肿瘤对临床治疗有较大意义。
刘换新王彩霞刘梅叶春梁敏燕
关键词:宫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EB病毒感染及C-erbB-2基因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胃癌癌组织中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感染与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V阳性胃癌(EBVaGC)及EBV阴性胃癌(EB-VnGC)标本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21例EBER1阳性;EBVaGC组C-erbB-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BVnGC组(P〈0.05)。结论EBV感染可能上调了癌基因C—erbB-2表达。
刘换新赵荡袁怀文刘梅
关键词:EB病毒胃癌癌基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