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塞
  • 4篇急性心肌梗塞
  • 4篇梗塞
  • 2篇溶栓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炎
  • 1篇多发性大动脉...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管扩张剂
  • 1篇血压
  • 1篇医生
  • 1篇再灌注
  • 1篇溶栓后
  • 1篇溶栓后再灌注
  • 1篇溶栓疗法
  • 1篇抢救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军区

作者

  • 5篇刘广仁
  • 3篇马越溪
  • 2篇杨春珠
  • 2篇王秀杰
  • 1篇黄永麟
  • 1篇苏志强
  • 1篇王丽娟
  • 1篇傅世英
  • 1篇殷恒强
  • 1篇马玉兴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66例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1994年
作者对1988年10月—1993年12月间三个医院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了尿激酶静脉溶栓。其中发病6小时以内开始溶栓者92例,80例冠状动脉再通,66例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现率82.5%。冠状动脉再通前出现的心律失常称为缺血性心律失常(HA)。
马玉兴易德云张复修韩志新李英钱惠奋刘广仁马越溪王秀杰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心律失常
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急性心肌梗塞(附四例报告)
1990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病、大动脉炎综合症、高安氏动脉炎(Takayasu)、缩窄性大动脉炎或主动脉弓综合症。亚洲多见,欧美比较少见,多见于女性,主要为大动脉及其分枝慢性炎症引起的动脉间腔狭窄闭塞性病变。
刘广仁黄永麟王茹真傅世英杨春珠殷恒强
关键词:大动脉炎心肌梗塞合并症
苄胺唑啉、硝普钠、巯甲丙脯酸在心血管急重症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89年
急性左心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及脑病等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重症,也是内科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十余年来,国内外已广泛应用血管扩张剂,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1981年至1987年两个医院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共130例上述疾病应用苄胺唑啉、硝普钠和巯甲丙脯酸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刘广仁邵静莲马越溪李庆环杨春珠王丽娟王秀杰苏志强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苄胺唑啉高血压危象急诊科医生血管扩张剂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及急救被引量:1
1991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发病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少数见于30至40岁大量吸烟男性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停经后发病率急剧上升。美国每年有130万人患此病,发病率2‰,十年前每年因 AMI 死亡者有50万人。
刘广仁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大剂量溶栓及其降低治疗后脑卒中的临床探讨
1996年
本文综合三个医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患者(治疗组)113例,对治疗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同时,与同期非溶栓治疗AMI患者(对照组)130例对照分析。结果:①早期溶栓治疗与改善左心功能、提高冠脉再通率呈正相关,溶栓越早,剂量越大,疗效越高,若溶栓过迟,剂量再大,也不会有冠脉再通可能性,而且危险性愈高。②溶栓可降低AMI近期与远期病死率,治疗组分别为0.89%与17.68%,对照组分别为2.31%与40%(p均<0.05)。③治疗组0.17%患者溶栓后导致有症状性治疗后脑卒中,与对照组(4.62%)无显著差异(p>0.05)。指出正确掌握溶栓时机和剂量以及注意易出血高危AMI,降低治疗后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性。
马越溪刘广仁袁秀琴李如树谷克玉石卉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AM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