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芳莉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21-2022年度海南省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21—2022监测年度海南省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分析其抗原性、耐药性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选取33株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利用标准雪貂抗血清进行抗原性分析和荧光法检测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的敏感性,应用Illumina公司MiSeqDx深度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序列测定,使用MEGA 10.1.8和DNAStar 7.0.1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并采用邻位归并法(N-J)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2021—2022监测年度海南省流感病毒基因型为B型Victoria系,依据WHO命名方式,33株分离株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均属于1A.3遗传分支,未发生HA与NA基因分支间的重配,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2020—2022)抗原性类似,对磷酸奥司他韦敏感,检测到1株NA基因发生D197E氨基酸位点变异并对扎那米韦的敏感性高度降低的毒株。结论2021—2022监测年度海南省流行的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相匹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 孙初阳王如敏唐潆芳冯芳莉李丹丹邱仁李俊遇晓杰
- 关键词:流感病毒抗原性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基因特性血凝素
- 海南省2007—2008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规律。方法对2007—2008年海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海南省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出现在夏季和冬季,2年间不同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33,P<0.01);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各年龄组间流感样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0,P<0.01);2007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1.26%,B型为优势毒株;2008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6.62%,H1N1型和B型为优势毒株;2007年的分离率高于2008年(χ2=9.691,<0.01)。结论海南省夏季和冬季是流感预防控制重点时段,儿童和少年是重点防控人群,同时应重视病毒优势毒株的变迁。
- 李臻潘家兴邱丽曾祥洁冯芳莉吴维学
- 海南省2007~2011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掌握海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海南省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年间海南省狂犬病发病率持续居全国前3位且地区分布不平衡,保亭县、陵水县、万宁市相对高发,年均发病率超过全省平均发病水平433.77%、275.32%和119.48%。时间上发病未见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54.24%。年龄上40~59岁组发病数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2.24:1。结论近5年海南省狂犬病疫情出现高发的态势,今后应针对高危地区以及重点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加大防控力度。
- 陈莉冯芳莉李臻
-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 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高峰后期人群感染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1-3月共5次在海口市抽取医院门诊患者、血液中心志愿者,利用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血清标本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结果 5次调查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0.50%(40/381)、16.06%(62/386)、31.35%(121/386)、23.16%(91/393)和38.02%(146/384),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χ2=81.17,P<0.05);除0~5岁组外,6~17岁、18~55岁及≥56岁组抗体阳性率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χ2=4.22,P>0.05;χ2=21.25,P<0.05;χ2=39.05,P<0.05;χ2=26.85,P<0.05);6~17岁组抗体阳性率5次调查均最高。结论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人群免疫水平逐步提高,该疾病在海南省的流行将维持在较低水平;6~17岁人群为主要感染人群。
- 曾昭长邱丽曾祥洁金玉明林春燕李臻冯芳莉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抗体
- 应用R软件制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态交互地图
- 2021年
- 目的介绍使用R软件leaflet程序包制作疾病动态交互地图的方法和具体步骤,为展示疾病的地区分布、疫情的分析和现场处置提供帮助。方法通过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收集海南省截至2020年8月3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地址、病例分类、发病日期等资料。将病例地址录入高德地图坐标拾取系统,获取病例地址的经纬度坐标。利用R软件leaflet程序包调用高德地图、Esri卫星地图做为底图,添加病例标记,病例聚合功能及测量工具。结果R软件制作的海南省新冠病毒动态交互地图可以实现放大、缩小、拖拽等操作,可以切换行政区划地图和卫星地图,点击病例可以显示病例序号,现住址和发病日期等信息,可将地图以html文件方式分享给相关研究人员,并可以测量病例间或病例与可疑暴露地点间的距离。结论软件作为一款免费、开源的软件,可以简便、灵活的制作疾病动态交互地图,直观、全面的展示疾病的地区分布,对于分析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疫情的现场处置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值得推广应用。
- 陈少明邱丽苏新元贾鹏本冯芳莉罗艳陈菁菁劳世军闫秀娟邱仁王南来金玉明何滨陈言
- 关键词:R软件
- 海南省2019—2023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 2024年
- 目的分析海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南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海南省2019—2023年ILI哨点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19—2023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3.25%,不同年份ILI%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5 528.340,P<0.05);ILI%具有明显季节性,流行峰值出现在4—6月、11—12月。流感样病例以0~<5岁组占比最高(38.38%,125 331/326 582),≥60岁年龄组最低(5.81%,18 975/326 582);ILI%地区分布以中部片区最高(4.39%,3 676/83 705),西部片区最低(2.66%,11 535/433 589),各区域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201.647,P<0.05)。2019—2023年ILI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13.69%,不同年度阳性率有差异(χ^(2)=1 263.707,P<0.05),各年度流行优势毒株不同,2019—2020年为甲型H1N1型、甲型H3亚型、Bv系之中2种或2种以上混合流行,2021—2023年为甲型H1N1型、甲型H3亚型、Bv系之中单一亚型作为优势毒株交替流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以5~<15岁组最高(21.54%,2 138/9 928)。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与ILI%呈正相关(r=0.748,P=0.005)。结论海南省2019—2023年流感样病例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高发于4—6月和11—12月,人群普遍易感,儿童青少年居多,各年流行优势毒株不同,提示流感防控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人群,强化学校等重点场所流感监测与防控,在高发季节到来前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开展流感防控的科普与宣教。
- 王南来马宾冯芳莉张玲邱仁谢永慧陈菁菁罗艳贾鹏本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
- 海南省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 邱丽冯芳莉潘家兴金玉明马焱李臻苏新元
- 该研究首次在海南省系统的开展职业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状况血清学调查,获得了海南省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水平的本底资料,并连续4年对职业暴露人群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禽流感病原监测,掌握了海南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
- 关键词: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职业暴露人群
- 海南省2004-2012年斑疹伤寒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了解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斑疹伤寒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2004-2012年网络直报的斑疹伤寒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圆形分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2004-2012年斑疹伤寒共报告病例396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中部内陆地区发病率远高于沿海地区,斑疹伤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5-10月为发病高峰(P〈0.01)。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9倍,0-5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病例分类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占52.53%。结论 海南省斑疹伤寒的防控工作应以中部山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训,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的比例,进一步明确诊断。
- 陈少明杜建伟金玉明熊昌富邱丽贾鹏本黄芳冯芳莉杜中华罗艳
- 关键词: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海南省2010~2011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求防控狂犬病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收集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病例、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海南省共报告狂犬病115例,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70例和4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南部。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农民占病例总数的53.04%。男女性别比为2.38:1。暴露于犬只的占88.69%。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不同市县狂犬病暴露分级构成比差距大。结论海南省狂犬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防控狂犬病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各级各类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建设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寻求适合海南省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人源免疫球蛋白的优惠政策。
- 冯芳莉金玉明贾鹏本
- 关键词:狂犬病
- 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2009年确诊的861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报告时间、地区分布、临床表现等流行病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9月份甲型H1N1流感病例迅速攀升,10月底~11月份初达到新的高峰,报告的861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占58.54,年龄中位数为15岁;学生占82.58;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口市(475例,占55.17),其次为三亚市(138例,占16.03)、文昌市(78例,占9.06);重症9例,占1.05;有个案资料的171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91.81)、咳嗽(80.70)、咽痛(57.89)、头痛(30.99)等症状为主。[结论]海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主要经历了2个高峰,学生是主要的感染人群,病例以轻症为主,重症病例发生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 邱丽金玉明曾祥洁冯芳莉贾鹏本李丹丹曾昭长李臻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