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正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化合物
  • 6篇新化合物
  • 6篇晶体
  • 6篇晶体结构
  • 5篇相变
  • 4篇和晶
  • 4篇SR
  • 3篇超导
  • 2篇射线
  • 2篇CA
  • 2篇超导相
  • 1篇多晶
  • 1篇酸盐
  • 1篇钨酸
  • 1篇钨酸盐
  • 1篇相变温度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半径
  • 1篇离子化
  • 1篇离子化合物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山西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央民族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1篇傅正民
  • 4篇李文秀
  • 3篇黄家山
  • 3篇吴乾章
  • 2篇唐棣生
  • 2篇程先安
  • 2篇李妍艳
  • 1篇穆建平
  • 1篇陈莺飞
  • 1篇储少岩
  • 1篇王高尚

传媒

  • 4篇中国科学(A...
  • 3篇低温与超导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0
  • 3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状态下的离子有效半径
1997年
文献[1]和[2]论证了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离子半径会增大和缩小.因为知道离子室温时的半径,能解释离子化合物在室温时发生的很多现象,因此,若知道离子在高温时的半径,则离子化合物在高温发生的很多现象也能得到一些解释.所以,计算出离子在高温时的有效半径是十分有意义的.例如“KIO_3-CsIO_3赝二元系相图的研究”表明,这个赝二元系在室温时不能形成连续固溶体,但到高温时则能形成连续固溶体,当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从文献[1]和[2]知道,基团外的阳离子,当它们处于同样的环境中时,较轻的离子随温度的升高。
傅正民
关键词:高温离子半径离子化合物
新化合物——Sr_2CdWO_6的相变和晶体结构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用差热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及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新化合物——Sr_2CdWO_6的相变,证明该化合物在807℃±5℃存在一级位移型相变.低温相a-Sr_2CdWO_6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_(mm2),室温时点阵常数为a=8.1673,b=5.7436,c=5.8188.测量密度D_m=7.01g/cm^3,单位晶胞内具有2个化学式量.高温相β-Sr_2CdWO_6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_(m3m),在860℃时的点阵常数为a=8.201,z=4.本文还用X射线多晶衍射方法分别测定了上述a-Sr_2CdWO_6和β-Sr_2CdWO_6的晶体结构,并研究了相交机理和畸交度.
傅正民
关键词:相变晶体结构
X 射线粉晶衍射谱在超导氧化物 YBa_2Cu_3O_x 研究上的应用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叙述 X 射线粉晶衍射谱在超导氧化物 YBa_2Cu_3Ox 研究中的应用如下:1.鉴定高 T(?)相;2.确定超导的正交相和半导体的四方相的相对含量;3.估计晶粒择优取向度;4.测定 YBa_2Cu_3Ox中的氧含量;5.估计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 T(?)。
黄家山王高尚傅正民王祖仑容锡燊李妍艳唐棣生吴乾章
关键词:YBA2CU3OX超导氧化物
新化合物——Sr_2CaMoO_6的相变与晶体结构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用差热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及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新化合物Sr_2CaMoO。的相变,证明该化合物在(767±5)℃存在一级位移型相变。低温相α-Sr_2CaMoO。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m2,室温时点阵常数为:α=8.1933,b=5.7611,c=5.8410。测量密度Dm=4.97g/cm^3,单位晶胞内具有2个化学式量。高温相β-Sr_2CaMoO。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在800℃时的点阵常数为a=8.281,Z=4,计算密度Dx=4.76g/cm^3。 本文还用X射线多晶衍射方法分别测定了上述a-Sr_2CaMoO。和β-Sr_2CaMoO的晶体结构,并讨论了结构的特征和影响相变温度的因素。
傅正民李震武李文秀
关键词:钨酸盐相变晶体结构碱土金属
Ba_2CdMoO_6及新化合物—Sr_2CdMoO_6晶体结构的研究
1989年
自从对Sr_2CaWO_6的相变和晶体结构研究以后,引起了我们对该类型化合物A_2~ⅡB~ⅡB~ⅥO_6的兴趣(A~Ⅱ=Ba^(+2),Sr^(+2);B~Ⅱ=Ca^(+2),Cd^(+2),Fe^(+2),Co^(+2),…;B~Ⅵ=W^(+6),Mo^(+6)),它们属于复杂的钙钛矿型结构,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据文献[2]报导Ba_2CaWO_6属立方晶系,而文献[1]报导Sr_2CaWO_6低温相属正交晶系。在元素周期表中Mo和W同属于ⅥB族,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二元素的离子半径也非常相近,Cd和Ca虽不同族,但离子半径很相近,化合价相同。为此,本文用Mo^(+6)代替W^(+6),Cd^(+2)代替Ca^(+2)来研究Ba_2CdMoO_6和Sr_2CdMoO_6的晶体结构。文献[3]对Ba_2CdMoO_6做了简单的报导,但Sr_2CdMoO_6则未见报导。
傅正民马凤枝穆建平
关键词:晶体结构
中心对称度与倍频
1990年
本文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观点将晶体结构的中心对称度与物理性质之一的晶体粉末倍频效应联系起来,得到它们间的定性(或半定量)的基本规律:晶体的中心对称度高,粉末倍频效应小,反之,粉末倍频效应就大.
傅正民戴金璧
关键词:晶体结构倍频
新化合物Ca_2FeWO_6的相变、相变机理和晶体结构被引量:1
1995年
用固态烧结法合成了新化合物Ca_2FeWO_6。 用差热分析和X射线物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新化合物Ca_2FeWO_6的相变,证明该化合物在(706±5)℃存在一级位移型相变。低温相α-Ca_2FeWO_6,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m2,室温时点阵常数为:a=0.770 5l nm,b=0.542 42 nm和c=0.551 08 nm。测量密度为D_m=6.04g/cm^3,单位晶胞内具有2个化学式量。高温相β-Ca_2FeWO_6,属立方晶系,空问群为Fm3m,在750℃时的点阵常数为a=0.780 8 nm,z=4。计算密度为D_x=5.802 g/cm^3。并用X射线多晶法分别测定了α-Ca_2FeWO_6和β-Ca_2FeWO_6的晶体结构。详细地阐明了相变机理。
傅正民李文秀
关键词:相变
全文增补中
新化合物Sr_2FeWO_6的相变和晶体结构被引量:3
1994年
用固态烧结法合成了新化合物Sr_2FeWO_6。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物相分析及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新化合物Sr_2FeWO_6的相变,证明该化合物在(360±5)℃存在一级位移型相变。低温相α-Sr_2FeWO_6,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室温时点阵常数a=5.5702A,c=7.9094A。测量密度D_m=6.93g/cm^3,单位晶胞内具有2个化学式量。高温相β-Sr_2FeWO_6,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在400℃时的点阵常数a=7.939A,z=4。计算密度D=6.780g/cm^3。
傅正民李文秀
关键词:晶体结构相变
BiSrCaCuO系2212超导相的同质异构体
1990年
在用熔融法生长 Bi 系2212超导相单晶体的晶片中,发现除报导过的 I 点阵相外,还存在多种 P 点阵的同质异构体。可能是由于调制作用,在(001)衍射谱中,部分衍射线呈“肩”状形,少数晶片的低温测试表明,有少量105K 相存在。
黄家山容锡燊储少岩牛宏达易孙圣傅正民程先安吴乾章
关键词:超导相
Bi-Sr-Ca-Cu-O体系中T_c 为85K 超导相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叙述了 Bi—Sr—Ca—Ca—O 体系中85K 相的合成,稳定性和在样品中消除20K 相出现的方法。得到 P 点阵的85K 相,总结出 Tm 和点阵常数 C 的关系曲线,并对110K 相的合成做了初步的探讨。
吴乾章陈莺飞黄家山傅正民容锡燊李妍艳黄学琍程先安徐孝贞唐棣生
关键词:超导相超导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