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祚琼

作品数:40 被引量:14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皮瓣
  • 6篇缺损
  • 5篇软组织
  • 5篇皮肤
  • 5篇肿瘤
  • 5篇恶性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烧伤
  • 4篇组织缺损
  • 4篇肌肌
  • 4篇肌皮
  • 4篇肌皮瓣
  • 3篇胸壁
  • 3篇眼睑
  • 3篇上睑
  • 3篇皮瓣修复
  • 3篇重睑
  • 3篇重睑术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机构

  • 3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吴江市第二人...

作者

  • 36篇侯祚琼
  • 22篇章宏伟
  • 16篇姚刚
  • 8篇周芳
  • 7篇陈默轩
  • 7篇史京萍
  • 5篇苏新
  • 5篇罗滨林
  • 4篇马来祥
  • 4篇汤建平
  • 4篇王立夫
  • 4篇罗彬林
  • 3篇陈光华
  • 3篇胡恺轩
  • 3篇王鸣
  • 2篇葛小静
  • 2篇周守贵
  • 1篇姚刚
  • 1篇胡寅
  • 1篇陈琳

传媒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江苏省第十一...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首届两岸四地...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x2、Pten、Stat3、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SOX区域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2(sry-related high-mobility box-2,So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中表达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7例CMM蜡块中Sox2、Pten、Stat3和Vegf的表达。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在CMM中,Sox2、Stat3和Vegf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Sox2、Pten、Stat3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ten与Vegf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在CMM的发生及演变中,Sox2、Stat3和Vegf之间或Pten、Sox2、Stat3之间可能存在单向信号调控或环状调控通路,可能在CMM的发生中存在作用。
端木颖朱喆辰汤由之王鸣姚刚章宏伟侯祚琼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色素瘤SOX2PTENSTAT3VEGF
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
侯祚琼陈光华罗彬林
肢端恶性黑素瘤的三级阶梯式外科治疗76例临床分析
2020年
恶性黑素瘤(MM)起源于皮肤及皮肤黏膜上皮基底细胞间的黑素细胞,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5%,是一种转移早和预后差的高度恶性肿瘤。MM的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欧美的高加索人以浅表扩散型为主,原发灶常见于躯干;而我国患者以肢端雀斑样黑素瘤最多见,占我国MM的41.8%,原发灶多见于肢端,即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1]。肢端恶性黑素瘤(AM)作为一种特殊的亚型,相比于一般的皮肤MM更具侵袭性,预后也更差[2-3]。AM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就诊时的病情也不尽相同。AM的外科治疗需在确诊患者的肿瘤分期基础上,进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及淋巴结清扫等多次手术治疗。我院整形烧伤科2015年12月—2019年2月共收治76例AM患者,均采用"肿瘤原发灶-前哨淋巴结-Cloquet淋巴结"的三级阶梯式外科治疗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李楚鋆侯祚琼姚刚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肢端前哨淋巴结
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额部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眼睑皮肤松垂症25例,通过发迹内或发迹缘小切口行帽状腱膜下剥离,眉毛及发迹缘行埋没导引缝合悬吊额眉部软组织,额眉组织提升后再行重睑成形术。结果本组切口平均0.9(0.8~1.0)cm,术后5~10d消肿,术后1月眼部形态恢复,额眉眼比例恢复。无一例大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上眼睑皮肤提紧,手术疤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简单、有效,不需特殊设备,在解除眼部症状的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侯祚琼陈光华罗彬林
关键词:眼睑下垂眼睑成形术
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
侯祚琼史京萍
3D-CTA和DSA技术在整形外科轴型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整形外科轴型皮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10月~2009年8月,对拟行轴型皮瓣切取的15例患者行3D-CTA或DSA术前检查,并根据造影结果,设定手术方式及术前设计。结果:DSA及3D-CTA均能清楚地显示知名轴型动脉如腹壁上下动脉、胸背动脉,能显示血管的起源、是否通畅、走行及进一步的分支情况,可以观察到皮肤的营养状况,可根据检查的情况设计手术方案及皮瓣走行。结论:在3D-CTA及DSA的指导下,可以更合理的制定轴型皮瓣切取的手术方式,简化手术步骤,节约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汤建平侯祚琼章宏伟姚刚陈默轩马来祥
关键词:3D-CTADSA轴型皮瓣
体表中间型软组织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
2009年
目的总结体表中间型软组织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及其疗效。方法33例体表中间型软组织肿瘤,其中25例(75.8%)为术后复发病例,8例为首次病例,均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在足够的深度、广度下切除肿瘤,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本组行邻近皮瓣+皮片移植修复18例,远位皮瓣+皮片移植修复7例,皮片移植修复8例。3例游离皮片部分坏死,补充植皮后创面修复;1例后斜角肌肌瓣坏死后锁骨外露,行胸大肌肌瓣转移+皮片移植后创面修复。随访0.5~4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中间型软组织肿瘤手术治疗时需注意切除的深度和广度,以减少复发机率;采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创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侯祚琼章宏伟姚刚周芳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
恶性血管内皮瘤合并疱疹样天疱疮一例
2010年
患者男,71岁,因额面部结节破溃伴涨痛9个月,全身红斑、水疱伴痒20 d,于2009年7月14日入院.患者自述9个月前不慎撞伤头部后,前额皮肤红肿伴疼痛,局部出现黄豆大小的结节,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治疗,结节仍渐增大,胀痛明显.1个月后,于多家医院求治,先后诊断为皮肤感染、带状疱疹、孢子丝菌病等,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间质胶原化,轻度增生伴退变,部分区毛细血管增生伴少量炎细胞浸润.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曾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和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结节增大、增多,局部破溃,易出血.
鲁严张美华骆丹王大光高英英潘永年奚鑫侯祚琼朱文元
关键词:恶性血管内皮瘤疱疹样天疱疮毛细血管增生穿刺细胞学检查孢子丝菌病糖皮质激素
先天性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侯祚琼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属于一种起源未定的中间型的软组织肿瘤,表现为低度恶性,临床上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一般不引起远处转移或死亡[1]。由于术前容易误诊,若治疗方法不当也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因而重视并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对提高其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侯祚琼马来祥陈默轩章宏伟姚刚周芳
关键词: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