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丽辉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型
  • 4篇血型鉴定
  • 4篇不规则抗体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抗体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溶血
  • 2篇新生儿溶血病
  • 2篇血小板
  • 2篇药物
  • 2篇用血
  • 2篇质控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病
  • 2篇手术
  • 2篇输血
  • 2篇输注
  • 2篇特异性分析
  • 2篇抗体特异性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血液中...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21篇付丽辉
  • 18篇马春娅
  • 18篇汪德清
  • 14篇于洋
  • 14篇张晓娟
  • 11篇陈麟凤
  • 9篇罗圆圆
  • 7篇冯倩
  • 5篇关晓珍
  • 5篇孙晓琳
  • 5篇王可
  • 3篇陈鑫
  • 2篇杨璐
  • 2篇孙丹
  • 1篇潘纪春
  • 1篇佟珊
  • 1篇张婷
  • 1篇林子林
  • 1篇桂萍
  • 1篇潘继春

传媒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医学会临...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用于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根据ABO血型基因DNA全序列和mRNA序列设计4对引物,选择20例健康供者血浆,提取血浆中DNA进行扩增,探索最佳的血浆DNA提取及PCR扩增条件,初步建立单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将O型血浆DNA与A型或B型血浆DNA按1:1、2:1、4:1、8:1、10:1、20:1、40:1、100:1进行混合,模拟孕妇外周血胎儿与孕妇自身ABO基因混合状态,建立混合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选取14例孕30周以上的孕妇外周血标本,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型鉴定,并对孕妇进行追踪,尽量获取胎儿出生以后的外周血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以评价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的灵敏度与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人血浆进行准确血型鉴定的最少模板DNA量约为0.625ng,500μl血浆提取的DNA量即可达到PCR扩增要求;当混合血浆中O型DNA所占比例≤10时,可以准确检测出非O基因的存在;14名O型孕妇外周血标本中9例标本扩增出非O型基因,5例未扩增出非O基因;通过血清学方法对5例胎儿出生后外周血进行ABO血型鉴定,其中A型3例,B型1例,O型1例,与其基因分型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提取、分型技术,可以对妊娠中晚期胎儿ABO血型基因型进行准确鉴定,从而为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与预防提供指导意见。
于洋冯倩林子林潘纪春张婷马春娅张晓娟葛国峰陈鑫关晓珍任乐孙丹付丽辉骆群汪德清
关键词:基因分型方法孕妇外周血新生儿溶血病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2025年
目的建立针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的检测流程,为临床及时诊断DITP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固相凝集法完成血小板抗体筛查检测,通过在固相凝集法检测体系中加入待检药物,完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奥美拉唑依赖的血小板药物抗体检测。通过体外红细胞致敏方法,应用抗人球蛋白法完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依赖的红细胞药物抗体检测。对患者停药后1天、2天、5天和8天进行跟踪监测,以研究体内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依赖的血小板药物抗体强度和血小板计数变化趋势。结果患者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3天后,检出其体内存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依赖的血小板药物抗体,该抗体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重度降低合并出血。结论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筛查检测体系加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用于该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快速诊断。
马春娅张敏付丽辉朱建玲罗圆圆关晓珍于洋
关键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不规则抗体影响血型鉴定95例特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95例影响血型鉴定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分析,探讨不规则抗体影响患者血型鉴定的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45157例申请输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其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并干扰血型反定型的样本进行16系谱细胞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类型及其特异性。通过筛查献血员红细胞表面抗原选择与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制备反定型细胞进行血型鉴定,以排除不规则抗体对血型反定型的干扰。以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验证血型鉴定结果。结果 95例样本(男27例,女68例)因MNSs、RH、Lewis、P、Duffy、Kidd、Kell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其中不规则抗体产生最多的是MNS系统55例,占57.89%;其次为RH系统10例,占10.53%;Lewis系统8例,占8.42%;P系统2例,占2.11%;Duffy系统1例,占1.05%;Kidd系统1例,占1.05%;Kell血型系统1例,占1.05%;MNS系统与RH系统联合2例,占2.11%;未鉴定出抗体特异性15例,占15.79%。95例样本中Ig M类76例,占80%,Ig G类19例,占20%。结论影响血型鉴定的不规则抗体以Ig M类为主,少量高效价的Ig G类抗体也可影响血型鉴定。
付丽辉马春娅张晓娟封彦楠陈麟凤于洋汪德清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血型鉴定抗体特异性
膝关节手术患者临床用血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本院骨科膝关节手术用血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上半年在本院行膝关节手术接受输血的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成分血及自体血使用情况,及对输血相关因素如性别、血型、年龄、凝血指标和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1例患者女性较多为141例,AB型患者最少,不同性别和血型与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与手术类型和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5),双膝置换较单膝手术用血量大,50-70岁年龄段平均输血量最大。备自体血患者输血后RBC、Hb和Hct值较输血前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输血浆患者术后凝血指标均正常,随着输血总量的增加,平均住院天数增多。结论年龄和手术类型与平均输血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我们应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选择安全节约的用血方式。
罗圆圆陈麟凤马春娅张晓娟付丽辉王可封彦楠汪德清
关键词:膝关节手术输血合理用血自体输血
鉴定抗-Le^b抗体对输血结果的影响:附1例漏检病例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1例鉴定抗-Le^b抗体的过程,评估Lewis血型系统抗体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集卡和盐水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采用卡式抗人球方法和盐水介质试管法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评估输血效果。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血清检出抗-Le^b抗体,Lewis血型系统表型为Le^a-b-。结论对于体内存在抗-Leb的受血者,建议选择无对应抗原,且抗人球蛋白法和盐水法配血相合的供者红细胞进行输血,以提高输血安全性。
左金玲马春娅付丽辉冯笑梅
关键词:LEWIS血型不规则抗体
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2010年
探讨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应用。采用Capture-R技术对609例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与微柱凝胶法进行比对实验。对实验中不一致的标本用经典抗人球蛋白实验确认。609例标本中Capture-R法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3%(27/609)和3.28%(20/609),两种方法灵敏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77.78%(21/27)和100.00%(20/20),两种方法特异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pture-R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了微柱凝胶法水平,是一种安全、灵敏、可靠的交叉配血技术,而且处理样本具有高通量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
冯倩张晓娟马春娅关小珍付丽辉于洋汪德清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
57例不规则抗体干扰ABO血型鉴定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研究干扰血型鉴定的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类型,为正确的进行血型鉴定提供实验参考依据。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对22 558例患者进行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对因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患者进行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特异性及类型,并选择与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制备反定型细胞进行血型鉴定,以排除干扰明确血型。结果:发现57名患者因MNS、Rh、Lewis、Duffy、P血型系统产生的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其中抗-M最多,共37例,占64.91%,其次为抗-E和抗-e相关抗体,均为5例,分别占8.77%;抗-Lea3例,占5.26%;Ig G与Ig M类混合抗体37例,单纯Ig G类抗体14例,单纯Ig M类抗体6例。研究结果表明,Ig M和Ig G类不规则抗体均可干扰血型鉴定,以Ig M类为主。
马春娅付丽辉于洋陈麟凤孙晓琳杨璐崔若帅汪德清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血型鉴定抗体特异性
1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与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准确鉴定献血者及患者ABO、RhD血型是临床安全输血的最根本保证。献血者血液的ABO、RhD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前3项检查(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意外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均为保障其安全输血的前提。
孙晓琳关晓珍张晓娟马春娅付丽辉王可陈麟凤于洋汪德清
关键词:性能评价
一例意外抗体阳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抗-E意外抗体阳性患者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E阳性抗原后血清学变化特点、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输血策略。方法采用血清学常规方法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意外抗体筛查试验,使用PEG增强技术及酸放散试验进行意外抗体鉴定;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分群检测,分析血型抗原转换及抗体转归规律。结果患者移植前血型为AB型,Rh分型为CCDee,存在抗-E意外抗体。非亲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供者为B型,Rh分型为ccDEE,亲缘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供者为AB型,Rh分型为CcDEe。患者处于血型转型期,意外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但通过PEG增强试验及红细胞酸放散试验均检出IgG抗-E抗体。结论对于移植前存在同种抗体的患者,在移植转型期,建议采用PEG增强抗人球蛋白试验等手段作为常规血清学检测的补充,监测同种抗体水平的变化,预防溶血反应,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
付丽辉马春娅罗圆圆沈伟向东于洋
关键词:抗-E抗体
冰冻血浆输注效果分析和相关依据探讨
目的 分析冰冻血浆输注效果,总结相关文献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下半年心瓣膜手术和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心瓣膜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中红细胞及血浆用量和肝硬化失代偿...
罗圆圆马春娅张晓娟付丽辉封彦楠汪德清
关键词:冰冻血浆心瓣膜手术肝硬化合理用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