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官丹罡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头孢
  • 2篇雄黄
  • 2篇药物
  • 2篇酸碱反应
  • 2篇头孢哌酮
  • 2篇细胞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途径
  • 2篇粒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粒细胞
  • 2篇纳米雄黄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簇
  • 2篇复合药物
  • 1篇单胞菌
  • 1篇胆碱
  • 1篇督脉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色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4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湘北威尔曼制...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8篇上官丹罡
  • 3篇伍奕
  • 2篇周星辰
  • 2篇王霆
  • 2篇廖德华
  • 2篇龙明辉
  • 2篇杨立平
  • 1篇刘敏
  • 1篇袁玉莲
  • 1篇曹丽芝
  • 1篇张陆勇
  • 1篇龚倩
  • 1篇谷梅

传媒

  • 2篇中南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诊断并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督脉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候、癌因性疲乏、疼痛评分(VAS)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乳房胀痛、神疲食少和月经失调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降低化疗后的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
上官丹罡袁玉莲谷梅
关键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
150例头孢哌酮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50例头孢哌酮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类型多,且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以变态反应和双硫仑样反应居多。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头孢哌酮的用药监护,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做出处理;尤其要叮嘱患者用药前后禁止饮酒,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上官丹罡龙明辉伍奕刘敏杨立平
关键词:头孢哌酮双硫仑样反应
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中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方法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并观察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为目标,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并改进;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7种新型化合物对该细胞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药液的溶解、溶剂毒性、化合物的颜色及关键步骤的操作,对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应当合理进行实验设计,减弱或避免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降低,抑制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提供了方法参考。
上官丹罡龙明辉龚倩曹丽芝伍奕杨立平
关键词:MTT影响因素
肿瘤显像药物^(11)C-胆碱在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PET显像药物11C-胆碱在多种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完成肿瘤显像药物11C-胆碱的放射性标记和质量控制,收集6名脑转移瘤志愿者的11C-胆碱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成像,并进行脑转移瘤显像诊断的对比分析。结果11C-胆碱产品溶液的放化纯度为>99%,其颜色、澄清度、pH值以及细菌内毒素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PET/CT显像结果显示,6名志愿者中11C-胆碱共检出病灶7个,靶/本底比值分别为6.00、8.35、9.10、45.80、7.14、54.60、13.70,而18F-FDG共检出病灶1个,靶/本底比值为3.30。结论本实验合成的11C-胆碱质量符合放射性药物注射要求,11C-胆碱对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作用明显优于18F-FDG。
上官丹罡陈小娟杨健伍奕
关键词:脑转移瘤
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其复方制剂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主要用于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国内外研究表明,它们的不良反应与其所含有关物质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有关物质的来源、化学结构、分析方法以及国内外限量标准等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为控制有关物质含量,减少不良反应提供指导意义。
上官丹罡周星辰李苌清邓桂兴张陆勇王霆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复方制剂化学结构分析方法
国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性的回顾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2001-2008年国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的全部文献,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归类、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到文献165篇。经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变化存在差异,2001~2007年国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总体增长了9.6%,2008年的耐药率有所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也存在差异,例如产ESBLs的菌株耐药性更强。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不仅与自身耐药机制有关,并且与头孢他啶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合理选用及使用抗菌药物,并同时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周星辰上官丹罡李苌清王霆
关键词: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纳米雄黄复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雄黄复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雄黄复合药物主要包括As<Sub>4</Sub>S<Sub>4</Sub>、BSA、IMA和FA。其制备方法为以As<Sub>4</Sub>S<Sub>4</Sub...
上官丹罡廖德华周治波
文献传递
纳米雄黄复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雄黄复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雄黄复合药物主要包括As<Sub>4</Sub>S<Sub>4</Sub>、BSA、IMA和FA。其制备方法为以As<Sub>4</Sub>S<Sub>4</Sub...
上官丹罡廖德华周治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