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立新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围产儿死亡现状,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围绕国内外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现状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和脐带因素。除了上述生物学因素外,它还与诸多社会学因素有关,如母亲营养状况、生活条件、吸烟、酗酒、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结论:围产儿死因中母体因素逐渐居首位,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围产期卫生服务,评估和管理妊娠风险,特别是对高龄孕妇,重视产前诊断,积极应对妊娠并发症和并发症,以降低围产期死亡率。
- 万航万立新
- 关键词:围产儿
- 2017—2019年吉林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吉林省2017—2019年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数据,了解主要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患病率和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为抓准并改善孕产期服务质量薄弱环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对13家监测医院上报的143 901例孕产妇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主要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患病率及变化趋势。结果全省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患病率为56.3%,呈上升趋势(P<0.001);危重孕产妇发生率4.58‰,呈下降趋势(P<0.001);院内孕产妇死亡率为9.03/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直接产科因素占17.68%,间接产科因素占82.32%,直接产科因素发生比例逐渐减少,间接产科因素发生呈上升趋势(P<0.001);孕产妇患病顺位前四位为贫血、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科出血,分别占26.87%、10.73%、4.56%和2.98%;分娩方式以剖宫产居多,占49.9%。结论强化早孕筛查与妊娠风险评估制度落实;严格剖宫产指征,加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预防与监管,着力改进产科质量薄弱环节,是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姜停停万立新何欢易立岩
- 关键词:孕产妇妊娠合并症患病率
- 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培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吉林省全部助产机构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及超声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护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认知情况(10个条目)及医护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应用知识了解情况(5个条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医护人员1 297人,其中医生590人(45.49%),护士707人(54.51%)。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认知情况总分为(73.80±13.98)分,应用知识总体回答正确率为20.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医院级别均会对医护人员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认知情况有影响(均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是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认知程度尚可,应用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其认知情况受到医院级别的影响,应针对不同级别医院实施有侧重点的技术培训,促进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有序开展。
- 朱颖杰邴佳郑莉莉宋萍万立新
- 关键词:医护人员新生儿
- 地方性甲状腺肿致病危险因素评述被引量:2
- 2008年
- 万立新刘玉红
- 关键词:地方性甲状腺肿致病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环境污染地方病
- 吉林省孕产妇膳食模式与睡眠障碍的关系研究
- 2023年
- 目的:调查吉林省孕产妇睡眠质量,并分析孕产妇膳食模式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调取中国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科学调查项目中吉林地区908例孕产妇基本信息、睡眠状况、饮食习惯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建立膳食模式,不同膳食模式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出有睡眠障碍的孕产妇200例,检出率22.03%;其中孕早、中、晚期及产后的检出率分别为14.8%、25.4%、28.2%和21.5%。因子分析共提取出大豆菌菇模式、畜禽水产模式、零食模式、薯类粗粮模式、综合模式、高油盐模式、面食坚果模式7种膳食模式。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豆菌菇模式(T2:T1,OR=0.61,95%Cl为0.40~0.93)及薯类粗粮模式(T3:T1,OR=0.50,95%Cl为0.33~0.77)是孕产妇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较高比例蛋白质的摄入以及基于植物的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模式与孕产妇睡眠障碍发生风险降低有关。
- 郭文静万立新马跃孙雅静邱静
- 关键词:孕产妇睡眠障碍膳食模式
- 吉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估吉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的成本效益,为卫生行政部门推广此项筛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吉林省新生儿CH筛查结果、调查数据和吉林省经济数据,测算新生儿CH筛查的成本和效益。结果吉林省新生儿CH筛查投入成本为221 702元,节约的治疗、康复及增加的工资收入等为1 693 316元,成本/效益比为1∶7.64。结论新生儿筛查在我省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我省的人口素质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张雯艳万立新赵淑华吴伯龙
-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成本-效益
- 新生儿串联质谱扩展筛查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串联质谱扩展筛查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串联质谱扩展筛查的认知度,并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生产的孕产妇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孕产妇及家属171名,串联质谱扩展筛查知晓率为60.23%(103/171);串联质谱扩展筛查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7.37%;90.06%(154/171)的孕产妇及家属愿意给孩子做串联质谱检查,仅有9.94%(17/171)的孕产妇及家属拒绝检查。其原因主要是感觉没必要(35.29%)和害怕采血产生伤害(23.53%);97.08%(166/171)的孕产妇及家属愿意给可疑阳性患儿进一步复查;85.38%(146/171)的孕产妇及家属有意愿了解更多关于串联质谱扩展筛查的相关知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群之间串联质谱扩展筛查认知情况无差异。结论此次调查的孕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串联质谱扩展筛查的认知情况总体一般,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不同人群之间串联质谱扩展筛查认知情况无差异。
- 张雯艳朱颖杰万立新侯祥
- 关键词:串联质谱影响因素
-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潜在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对策被引量:4
- 2015年
-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50年来,世界范围内开展的新生儿筛查项目已拯救了许多婴儿的生命,或免除了他们严重智力障碍与体格发育障碍的发生,给千千万万家庭带来了欢乐〔2-4〕。
- 侯祥张雯艳万立新朱颖杰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法律责任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体格发育障碍新生儿筛查
- 国家政策对中西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覆盖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国家政策对中西部地区(以下简称为研究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NIMD)筛查覆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2020年国家出台NIMD筛查相关政策背景下的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为研究地区22个区域)NIMD筛查覆盖率为研究对象。收集影响中西部地区NIMD筛查覆盖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研究地区的经济水平[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文化教育水平(采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示),卫生服务水平(采用住院分娩率表示)、国家相关政策与措施等。根据国家NIMD筛查相关政策特点,将2006—2020年分为第1~4政策阶段,分别为2006—2009年、2010—2012年、2013—2015年、2016—2020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经济与文化教育水平的综合指标(以下简称为E&C),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4个政策阶段、E&C及住院分娩率对研究地区NIMD筛查覆盖率的影响。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对研究地区E&C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反映E&C:C=0.7071z1+0.7071z2,其中z1和z2分别表示2006—2020年研究地区人均GDP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②对研究地区NIMD筛查覆盖率影响因素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C和住院分娩率均为研究地区NIMD筛查覆盖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7.89、0.42,Z=3.448、2.477,P=0.001、0.013);与第1政策阶段研究地区NIMD筛查覆盖率相比,至第2、3、4政策阶段,研究地区NIMD筛查覆盖率绝对增加值分别为16.80%(95%CI:11.66%~21.94%,Z=6.407、P<0.001),34.87%(95%CI:27.87%~41.86%,Z=9.770、P<0.001)与38.05%(95%CI:29.05%~47.06%,Z=8.280、P<0.001)。③第1~4政策阶段研究地区NIMD筛查平均覆盖率分别为31.34%、59.60%、85.43%、95.09%,第2~4政策阶段较上一政策阶段绝对增加值分别为28.26%、25.83%、9.66%,可被国家NIMD筛查相关政策解释的绝对增加值分别�
- 刘檑朱军万立新万立新邓奎阎亚琼姚永娜向良成袁雪莲李琪李琪刘铮
- 关键词:代谢疾病新生儿筛查卫生政策混合线性模型
- 吉林省2014-2018年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2014-2018年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死亡原因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通过全省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2014-2018年41例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的监测及评审结果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构成及相关特征,应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5年间吉林省孕产妇死亡148例,其中产科出血死亡41例,占死亡总数的27.7%;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构成首位为宫缩乏力(36.6%),其次为子宫破裂(22.0%)和软产道裂伤(17.1%);居住农村、高龄、文化程度低、孕产次数多、基层产科技术薄弱等是产科出血死亡的重要原因;评审结果表明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病例中97.6%为可避免死亡。结论加强产科人员适宜技术培训;重视生育政策的变化,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是降低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关键措施。
- 姜停停易立岩万立新
- 关键词: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