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百静 作品数:48 被引量:197 H指数:8 供职机构: 皖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医学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原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特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法,观察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肝原性糖尿病发病率最高;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的占3.13%,其空腹血糖平均值低于原发性糖尿病组(P<0.05),空腹及餐后血糖、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平均值高于单纯肝病组(P<0.01),白蛋白平均值低于单纯肝病组(P<0.05),餐后2h血糖与转氨酶呈正相关(P<0.05);治疗上部分患者随肝病治疗的好转血糖复常。结论:肝原性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有加重肝损害的趋势,治疗需以肝病治疗为主。 丁百静 关英慧 朴云峰关键词:糖尿病 血糖 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基因对荷瘤裸鼠肝癌生长的抑制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基因在体内实验中对荷瘤裸鼠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pSilencer 3.0-H 1-siRNA-STAT3重组质粒,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荷瘤裸鼠模型,采用瘤内注射... 李静 朴云峰 蒋政 唐彤宇 丁百静 王凯 祝尔健关键词:RNA干扰 STAT3 肝癌 单纯性脂肪肝与血清瘦素水平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纯性脂肪肝患者 2 3例 ,正常对照者 1 7例 ,分别测定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 ,以及肝功、血脂、血糖等指标。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体脂肪含量 (%Fat)。瘦素采用酶联免疫 (ELSA)方法测定。结果 脂肪肝组血清瘦素水平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血清瘦素与BMI、%Fa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胆碱脂酶 (CHE)相关。结论 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是升高的 ,且与其发生、发展有关。 吴瑕 丁百静关键词:单纯性脂肪肝 血清瘦素 肝功 血脂 血糖 STAT3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STAT3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urvivin、VEGF的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基因的蛋白水平及定位表达。结果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基因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survivin、VEGF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p53基因mRNA的表达下调,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STAT3基因的持续激活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及治疗的新靶点。 李静 朴云峰 丁百静 祝尔健 王凯 唐彤宇关键词:STAT3基因 肝癌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慢性胃炎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干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8月门诊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达喜)1.0 g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日晨服1片(含氟哌噻吨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同时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达喜)1.0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结果经过4周治疗,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到93.75%。单用胃黏膜保护剂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通过改善焦虑情绪,合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安全并显著提高疗效。 王震 丁百静 程珍 李宗先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焦虑 慢性胃炎 内脏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正常人群的比较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采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检测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3186C>T),并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01/2007-05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9例,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9例,运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肝功能、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所有受试者均为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①CC,CT,TT基因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分别为22.78%,50.63%,26.58%,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21.74%,53.62%,24.64%。SNPs-3186C>T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SNPs-3186C>T不同基因型的各测量指标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东北地区汉族人中存在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无相关性。 丁百静 关英慧 李静 王凯 祝尔健 朴云峰内脏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2008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ID)是一种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脂肪组织具有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功能,其分泌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参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又一新发现的脂肪因子——内脏素对NAFLD的可能作用综述如下。 丁百静 朴云峰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分泌功能 高胰岛素血症 代谢相关疾病 病理综合征 NAFLD 肝原性糖尿病64例临床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与肝病本身的关系及指导治疗,进行该病例分析.以该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间收住的334例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合并肝原性糖尿病的64例肝病患者进行具体的临床分析... 丁百静关键词:肝原性糖尿病 发病率 胰岛素治疗 文献传递 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Inal tumors,GIM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经EUS发现102例GIMTs的临床相关资料,通过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EUS在GIMTs中诊断的价值.结果 EUS初步诊断间质瘤44例、平滑肌瘤47例、脂肪瘤11例,其中85例经病理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76例符合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9.4%.超声内镜对脂肪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对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 vs 74.5%,77.8% vs 91.1%,67.4% vs 71.4%,100.0% vs 95.3%.结论 应用超声内镜检查对于判断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一些少见、不典型疾病的诊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陈明锴 刘云燕 丁百静 李生 戴敏关键词:超声内镜 RGC-3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RGC-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 3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结肠癌患者及20例正常患者行结肠镜活检或结肠癌根治术的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GC-3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RGC-3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GC-3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84.4%vs.15%,P<0.05);结肠癌组织中RGC-32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RGC-32在结肠癌高表达,并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汪再炎 丁百静关键词: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